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ashao 06-01 12:04 阅读 我爱育娃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诸侯拥兵自重,乱世开始!随后黄巾起义被镇压,外戚、宦官相继被灭,永汉元年,董卓率军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诸侯拥兵自重,乱世开始!随后黄巾起义被镇压,外戚、宦官相继被灭,永汉元年,董卓率军入都城,夺取朝政大权,后因其暴政,被司徒王允密谋杀死,部将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另一边,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 ,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十一路群雄并起,共推袁绍为盟主,组建“关东军” 伐董!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而河北四庭柱就是“盟主”袁绍手下的四大猛将,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与后来的蜀汉五虎上将以及曹魏的五子良将齐名。但实际上正史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以及“五子良将”都是后世小说家杜撰而来,而“河北四庭柱”这一说法最早来自于著名评书家张国良先生在《评话三国》中的说法。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虽然“河北四庭柱”这个说法是小说家杜撰而来的,但是袁绍能够担任关东联军盟主,带兵讨伐董卓,之后励精图治,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统一河北地区,其手下武将必然有其特异之处。袁绍手下最猛的本应该是麴义,麴义最出名的战绩是以八百人马大破公孙瓒的三万精锐,但是麴义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最终被袁绍所杀。之后争霸河北所仰仗的还是“河北四庭柱”这四位猛将。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相信大家都听过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但是在此之前,袁绍还说过一句话:“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袁绍对于四庭柱的信心!《三国志》孔融曾评价过:“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也直接说明了颜良文丑的实力,那么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四位的实力。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对于颜良,史书上并没有单独立传,所以我们只能从《三国演义》等小说中分析其战力,颜良一共有五次出场,第一场为救袁绍一刀杀耿武,之后三个回合杀死吕布手下宋宪;然后是一回合打杀魏续,第四次出手就是对战“五子良将”徐晃,要知道徐晃可是战平猛将许诸,战败关羽(关羽有伤)的人物,而许褚有战平五虎将马超的实力,尽管如此,颜良还是二十回合战败徐晃,可见颜良的实力之强,至于后来关羽一刀杀颜良,我觉得并非是实力的原因,而是因为刘玄德的一番话所导致的。颜良之死算是死于偷袭之下的措不及防!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根据记载,颜良出战之前,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袁绍也有命令,说谁能找到关羽,赏黄金万两!因此颜良见关羽过来,是准备与他说明缘由,引他投奔的,因此没有过多的防备,不料赤兔马速度极快,还不等他开口,就被关羽斩于马下,死的过于冤枉了。不过这也是沮授说:“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的原因,作为一方统军大将,却如此大意,纵使勇猛也难堪大用!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而《三国演义》中,文丑也是死于关羽之手,但是正史中并没记载其死因,鉴于《三国演义》凸显大义,贬曹颂刘的脾性,书生认为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但是这也不影响其实力。文丑的战绩很少,但是说起来也不差,首先能和赵云打六十合不分胜败(文丑并非巅峰实力,赵云也还没到巅峰时期),之后官渡之战箭退五子良将张辽,然后在名将徐晃的追杀下逃得性命。最后遇到了关羽,文丑心惊,被一刀所斩。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孙坚私藏玉玺被袁绍识破,颜良、文丑与程普、黄盖、韩当拔剑掣刀相对 。袁绍计逼韩馥,夺取冀州之时,关纯行刺袁绍,被文丑斩杀。磐河一战,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十余合大败公孙瓒,追击时,被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围攻,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其余三将逃走,又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随后与颜良为先锋,击公孙瓒,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锋颜良攻白马被斩,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书生觉得,颜良、文丑之败,并不是由于其武力值不如关羽,而是所投非人!袁绍跟曹操差距太大,曹操用人,可以说是做到了人尽其用,结合个人的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事情。颜良、文丑都是猛将,但是并没有帅才,他们只适合冲锋陷阵,而不适合指挥作战。此二人好比典韦、许诸,曹操一直以来都是把他们作为禁卫军统领来使用,包括五子良将中的几位,都是先锋!而统军作战就是自己或者曹仁这样的帅才。而袁绍就没有这种知人善用的能力!而张郃投曹之后的赫赫战功更是充分说明了袁绍的失败。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张郃是《三国志》里河北四庭柱中唯一有传的。在袁绍手下,张郃的才干完全被埋没,张郃是从袁绍攻取冀州后,从韩馥手下投奔袁绍的,但因为其并非嫡系,尽管在剿灭公孙瓒的时候战功赫赫,但是并没受到重用。这一点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袁绍因为不听张郃之言,被曹操大败!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机会。同时张郃也看出袁绍并非名主,于是归降曹操。曹操知道后大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把张郃比喻成韩信之流,可见对其重视!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曹操亲率精锐袭击乌巢。张郃进言:“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於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必然都要被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遣轻骑救援淳于琼,而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当时,曹军大营是以曹洪为主将 ,荀攸为谋士 。但张郃、高览无法攻下曹洪据守的曹军大营。

张郃也许武力值不如颜良、文丑等人,但是其谋略程度远远高于他们,如果袁绍可以任用张郃为一方主帅,颜良文丑为先锋大将,那么可能真的有逐鹿中原的希望,可惜!也许有人觉得书生过于夸大张郃的能力,言过其实了。其实不然,曹刘汉中一战中,夏侯渊战死,曹军群龙无首之时,张郃挺身而出,统领大军,这才使得曹军全身而退。当时刘备得知夏侯渊之死,并未高兴,而是恼怒道:“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可见对张郃的重视。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后来的街亭大捷也得益于张郃的有勇有谋。但是张郃终归是降将,更是三易其主,其经历好比吕奉先,因而曹操虽然用人颇明,但是还是不愿让张郃掌权过甚。终其一生,也只有汉中一战中临危受命得以统帅一军,后期基本都只作为先锋大将出场。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在三国后期,张郃更是有三国第一猛将的趋势,可是后来因为司马懿的“误判”,战死军中!司马懿作为三国第一谋士之一,深谙兵法之道,怎么会不明白:"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的道理,但是依旧不听劝阻,强令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最终导致张郃被伏身亡!张郃之死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其锋芒太盛,被人算计所为呢?书生觉得可能性很大!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河北四庭柱最后一位高览,能查到的东西实在太少,难以描述。只记载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后就再也没有出场了。但是能够被选入河北四庭柱,与张郃、颜良文丑齐名,想来应该不会很差。在《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时,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但是在评话三国中,高览可与张飞战平,其武力水平相当不错。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

总结来说,河北四庭柱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算是三位猛将(颜良、文丑、高览)一位帅才(张郃)吧!综合实力应该是不弱于蜀汉五虎上将的,可惜袁绍这个主公太废,难以完美地用好这几人!你们觉得呢?

文章评论

比肩五虎上将的河北四庭柱(袁绍手下四大猛将)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