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表达思念亲人的作文(故乡端午忆)
《故乡端午忆》
我虽然长在北方,但后来辗转江苏,自幼在秦皇岛喜峰口长城脚下山区长大,读书务农。开门见山,低头见河,遍处梯田,杨柳成行,这是我家乡特有的景色。每到春天,满山葱绿,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房前屋后,满山到处是桃、梨、杏 、李、粟、山渣、山里红、苹果等果树。在我村子的前面,有四条山峰隔开的小河,俗称四道沟。由四座海拔600多米高的山峰隔开。那正沟河和小东岔子河,到处是小溪潺潺,沟沟坎坎,鹅石斑斓。纵延在我家前面有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燕山山脉,像一条巨龙,东卧山海关老龙头,头饮渤海,中部连绵起伏,延伸到长城脚下喜峰口,西卧承德离宫避暑山庄,尾盘西部黄沙。
自古以来,河北山区人过端午节十分隆重。各家农户每年重视的三大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和中秋。那里人在观念上把这三大节日作为家家户户的盛大庆典。 北方人自古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据说端午节并非从屈原起,而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过端午了。古时称“午”为阳辰,所以端午节俗称端阳节,时有“夏至日食棕”的说法。
五月初五是端午。北方人的端午节其实是从五月初一提前五天就开始了。儿时,五月初一的清晨,大人叫我们小孩上山去采摘艾叶(蒿草)、桃树叶、香蒲草,俗称百叶草。艾叶散发出一种幽香,连同桃树叶挂在门帘上系上红线,可以“驱鬼避邪”。因此,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屋檐门前挂艾叶。男女孩胸前挂香包,房屋里洒雄黄酒,用香蒲艾叶、白芷佩兰等香草薰房屋,熬成汤给小孩子们洗澡,让小孩在木盆里或到山村小溪去洗龙水,把身上的霉气洗掉。村村户户包棕子、唱端午歌。山村人用楝叶、苇叶包裹的粽子五花八门,有荷叶粽、绿豆糯米粽、香菇粽、咸蛋粽、虾米粽、莲子、红薯、红枣等包的什绵粽等。粽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长枕粽、圆粽、方粽、三角、四角粽等。包粽子的馅有:糯米、大黄米、小黄米、粘高粱米等品种。农家人都表现了高超的传统手艺。如果把各家的粽子放在一起排列的话,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展览馆,琳琅满目,各展风采。
每年到端午节前夕,母亲很早就准备好包粽子的食材。母亲包粽子不但手艺好,动作也快,每个粽子用一把红小豆、三四个枣子和四五片苇叶,一斤米可包七八个粽子。先把苇叶卷成喇叭形状,先放糯米和红豆,然后放蜜枣,再用糯米封上,用拳头压紧,最后用线绳绕粽子几圈捆绑住,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铁锅里一个挨一个地碼好,用一块山溪青石镇住。锅里添满井水,大火煮过后,小火慢慢煮,多次加水,讲究的是煨的功夫。过了三四个小时,粽子就煮好了。晚上是粽子大餐,热气腾腾的粽子出笼。粽叶香、糯米香、红豆香、腊肉香、芝蔴香,随着白白腾腾的雾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粽香,香味一波一浪,香溢满屋,“清香飘逸十里村”。
山里的五月,夏风微拂。山沟小溪的花草绽开笑脸,梨花似雪,山菊花、映山红、桃花、芍药花漫山遍野。牛羊在山坡上吃草,牧童在山间玩耍。一朵朵各种百花竞相绽放。它们的迷人倩影,在葱绿的芳草、百花映衬下,显得格外清静,各家门前的杨柳、梨树上,每到清晨,时常有喜鹊、黄鹂鸟成群结队,飞来飞去。经常听到黄鹂鸟在树枝上亮起清脆的嗓音 “端午啦!端午啦!”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听当地老人介绍说,长城脚下故乡喜峰口一带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河北青龙、迁安、迁西、滦县人民,千家万户支援抗日将士,曾亲自把提前做好的各种粽子送上前线,给前线将士以极大鼓舞。1933年3、4月间,由宋哲元将军指挥的著名的喜峰口战役;与八路军大刀队一起把日本鬼子打得狼狈逃窜。虽然昔日长城古战场的硝烟已灰飞烟灭,但长城与端午记下了军民联合抗战这段历史的履迹。
“清香飘逸端午节,思念故乡情谊浓。”又到端午吃粽时,我曾多次赴故乡秦皇岛,探望故乡,亲身感受到如今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传统的吃粽习俗虽然已沿袭下来,但粽子的品种花样也比过去多了,比过去更丰盛了。令人欣慰的是:我看到故乡又吃上了另一种粽子。今非昔比,建设新农村的脚步明显加快,村村通上了水泥公路;电视、电脑大普及;蔬菜大棚铺遍地;桃李杏果加工厂;星罗棋布楼广厦;人均收入数万元;农民富裕大变样,乡亲们走进了新生活......
-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思念亲人的作文(端午记忆,思念父亲)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