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描写琴的古诗词鉴赏(形容琴声优美的诗句)

longge 09-03 11:21 阅读 我爱育娃
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伯牙子期的知音;一曲《凤求凰》成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自古抚琴和听琴就是雅事,本文收集八首写琴的诗,有人听琴抒情,有人咏琴言志,只有东坡

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伯牙子期的知音;一曲《凤求凰》成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自古抚琴和听琴就是雅事,本文收集八首写琴的诗,有人听琴抒情,有人咏琴言志,只有东坡居士借琴探讨哲理。

【一】听琴抒情篇

【1】《琴歌》

(唐)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今晚主人摆酒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为酒宴助兴。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琴师先弹《渌水》后奏《楚妃》。他的琴声一响,万物俱静,四座无言凝神倾听。奉命远去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诗人李颀奉命赴任清淮,饯别酒宴上听琴抒情写下《琴歌》,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通过营造意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琴歌之美,同时,表达出诗人对官场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厌烦,远不如与知己饮酒、听琴,似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来得逍遥自在。

【2】《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他弹琴的技艺非常高超,“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琴声一会儿温柔一会儿铿锵,一会儿又由刚转柔,好似浮云、柳絮漂浮不定,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悠悠扬扬。诗人的情绪已被这琴声所左右,只能伸手制止,不愿再听。颖师确实是有才能的人,可是别再把冰与火添入我肝肠,让我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此诗写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感受,情绪随着琴声起伏变化,坐立不安、泪雨滂沱、犹如冰火两重天,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

这首诗是唐代音乐诗中比较著名的一篇,尤为特别的是,诗人将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与琴声高低急徐的节奏相协调,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3】《听蜀僧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全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具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挥手”是弹琴动作,出自“伯牙挥手,钟期听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印象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客心洗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的畅快愉悦。诗人这句其实也在说“高山流水”这个典故,借此表现两人通过琴声建立的知己特性、用典含蓄自然;“霜钟”出自《山海经》对时间的描述与下句“秋云”相呼应。琴声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青山已经笼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

李白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的感受,弹者和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描写琴的古诗词鉴赏(形容琴声优美的诗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傍山日影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珠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的想念。

诗人在清幽的夏夜纳凉,闲适愉悦的心情让他想起取琴来弹,一时想起好友,涌起思念之情,同时又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情愫,其实此时诗人对仕途不遇早已释怀,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情之所至,顺理成章。

描写琴的古诗词鉴赏(形容琴声优美的诗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

【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诗人已经完全沉浸于意境幽静的竹林明月之中,抚琴高歌超然物外,何其洒脱!

【二】咏琴言志

【1】《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感慨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纾解世上缺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语言含蓄,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用什么来安慰我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着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的孤独了。

公元819年,白居易被授中州刺史,远离帝京的小城,贬官后的一次升迁。怀着忧喜掺杂的心情,诗人沿长江赴任,途中写下了这首《阴雨》。北窗琴化用了陶渊明无弦琴的典故,诗人已经忘却了年少的踌躇满志流露出归隐之意。

描写琴的古诗词鉴赏(形容琴声优美的诗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琴中哲理

与听琴抒情、咏琴言志的诗人不同,苏轼在他的《琴诗》中发出两连问:琴能发声,为什么在匣子里不发声?指头发的声音,为什么不在手指头上听?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在属于自己的50亩土地上耕作,肆意洒脱的苏轼蜕变成了东坡居士,也难怪他会将“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哲理写得如此清新、形象。

文章评论

描写琴的古诗词鉴赏(形容琴声优美的诗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