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关于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古诗(赞美处暑的诗句)

longge 08-24 10:59 阅读 我爱育娃
公历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进入处暑节气。(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也。”天气的持续高温到了拐点,虽然仍然酷热难耐,但已

关于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古诗(赞美处暑的诗句)

公历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进入处暑节气。(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也。”天气的持续高温到了拐点,虽然仍然酷热难耐,但已是转凉的态势。

古人记载的处暑三侯: 第一候,“鹰乃祭鸟”。鹰捕猎鸟类,摆在四周,好像祭天一样。 第二候,“天地始肃”。意思是,天地间开始呈现秋天特有的肃杀之气。 第三候,“禾乃登”。登,成熟的意思。进入处暑,谷物已经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

关于处暑的诗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喝着酒,抚着琴。落叶和微风,草丛中的虫鸣,让人感觉时间的脚步好像慢下来了。

01

《闲适》(节选)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四季当中,没有一个是陆游不喜欢的,谁让陆游这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呢?虽然都喜欢,但还是有偏好,“最爱新秋时”。

门前有自然的流水,与邻居大爷们时不时约到一起聊天喝酒,这样的日子别提有多快活了。

02

七夕处暑

(清)爱新觉罗·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这首诗的作者胤禛,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七夕与处暑是相距很近的,碰巧的话还会是同一天。胤禛眺望星空,想象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但短暂的相会后又是难舍的分别,一想到这里,作者不禁伤感起来。其中“璇霄火正流”,说的是碧空中“大火”星(不是太阳系中的那颗行星,是一颗很遥远很明亮的恒星——天蝎座a星)的位置下降了。这里诗人化用了《诗经·豳风·七月》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阴历七月大火星位置下移,暑热开始消退,天气转凉,到了九月就要准备冬衣了。

03

处暑属于“人文节气”

古人将天地人分为三套知识体系,所谓“三才天地人”。唐代张怀瓘《文字论》说:“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也”。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分为天文、地文和人文三类。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可以称为天文节气,这八个节气是以太阳为参照物,是在立杆测影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于地文和人文节气,天文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安排了特定的国家祭祀仪式。

雨水、惊蛰、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可以称为地文节气。这类节气主要以山川大地为参照物,是通过观察自然界水的形态变化,掌握雨露霜雪的转换周期和规律,并参照三候为节的时间规律按比例划分设定的。

清明、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八个人文节气,反映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农耕的状况和自身的冷热感知。人文节气中只有清明安排有国家祭祀,大暑节气有读五时令的仪式,其他都没有大的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地文、人文三个知识系统的交叉融合,因此包含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精神内涵。


文章评论

关于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古诗(赞美处暑的诗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