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诗词赏析及解读(敕勒歌诗意鉴赏)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主要是指公元4世纪,存在于中国北方的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与几乎同一时期南方地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对峙,合称南北朝。
《敕勒歌》大概是中国第二首有名的翻译诗歌,原本是用鲜卑语唱的。那么第一首是什么呢?第一首翻译诗歌,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越人歌》,原歌是用南方的古越族语言来演唱的。《越人歌》译成汉语后,总共十句: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诗歌讲述的是一个撑船的越族人,对楚国王子鄂君子皙的恋慕之情,最打动我们的就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两句。
既然《敕勒歌》是一首鲜卑语翻译过来的诗歌,那么在讲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鲜卑这个民族。
鲜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我们知道,古代北方最有名的少数民族是匈奴,号称“天之骄子”,擅长骑射,但后来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逐渐往亚洲西部迁徙。但是北方那么大的草原,不可能匈奴走了,就成了无人区。
事实上,北方草原在匈奴之外,本来还有其他游牧民族,只是都被匈奴压着,匈奴一走,他们像弹簧一样跳了出来,这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就是鲜卑,他们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建立了不少王朝。最有名的,是拓跋氏部落建立的北魏。北魏有个孝文帝,他做了一个很大的政治改革,叫作“孝文汉化”。孝文是他的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权贵死后,政府会依其生平功过与品德修养,另起称号,这就是谥号。汉化,就是指向汉族学习文化和社会制度。这个改革很有效果,鲜卑族由此从游牧民族逐渐变为农耕民族。
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我们要知道,游牧民族的生活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远不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向往的那种大口吃肉、自由自在、四海为家的样子,他们主要靠养殖牛羊为生,要养殖牛羊,就要在草原的季节变换中,不断地寻求水源和牧草。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草原上居住的人们,大都搭帐篷作为家,就是为了迁徙的方便。南北朝时期,即公元四五百年的时候,距今1500多年前,那时没有天气预报,也没有无线电。草原气候变幻莫测,迁徙的过程是非常艰辛和危险的,所以牧民们就结团而居,形成了很多部落。
而另一方面,水源和牧草都是天然资源,不可复制,部落之间为了生存,就会经常展开激烈争斗,为了在斗争中获胜,除了兵强马壮之外,势必要学习更先进的文化和制度。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因为地理优势,靠农业种植为生,称为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安土重迁,农作物的收获相对于游牧民族更为可靠。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就更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当时,制度和文化是最先进的。学习最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自然对鲜卑的繁盛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强大的鲜卑族在中国中古史上非常重要,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就是北魏的分支西魏的继承者。隋文帝杨坚,就有个鲜卑名叫“普六茹那罗延”,掌握大权后,才改回汉姓“杨”。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还有学者认为,李渊的祖先本身就是鲜卑人,后来才改从汉姓。所以鲁迅先生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意思是,李渊一家是有胡人血统的。
总之,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这首歌诞生的时代,北方汉族士大夫家族都以说鲜卑语为荣,因为政权是鲜卑族的。当时的鲜卑语民歌,肯定是非常流行的。赫赫有名的《木兰辞》,就是一首北朝民歌,应该也是从鲜卑语翻译过来的。不过鲜卑语没有文字记录,所以隋唐以后逐渐失传,只剩下少量用汉字记录的鲜卑语词汇,乃至现在学者都搞不清楚它基本的语言特点。
《敕勒歌》的作者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首作品是地道的民歌,一种认为作者是斛律(hú lǜ)金。“敕勒歌”中的“敕勒”,也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古代称“丁零”,后来被鲜卑征服,也鲜卑化了。斛律金是敕勒族斛律部人,擅长骑射,武艺卓绝,曾经在北魏做官;北魏分裂后,又在东魏做官。史书上说,东魏丞相高欢率兵十万进攻西魏,结果兵败,战死七万人,只好撤兵。高欢气得一病不起,西魏就传言高欢被射杀,高欢只好强打精神召见属下,让斛律金在酒席上唱了这首歌,他自己也唱歌相和,泪流满面。一个多月后,高欢就病死了。
讲完了诗歌精彩的背景故事,现在回到诗歌本身。这首诗本身很好懂,就像家常说话一样。
首句写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在阴山之下。那个地方,天空高远,一望无际,没有任何东西遮挡,所以看起来像穹庐似的笼罩大地。
敕勒川乃鲜卑族的聚集地之一,它是阴山脚下一大块平而广阔的土地,是肥沃的牧场。阴山,位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以西,早期曾被匈奴控制,后来汉朝发兵将它占为己有,匈奴人非常悲伤,每次经过阴山附近,都忍不住号啕大哭,可见其牧草的丰厚。
汉朝的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像斗笠一样盖住大地。斗笠是汉族人常用的,而游牧民族最常用的则是穹庐,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包一样的东西。“穹”的意思是高大而深、中间隆起四边下垂的形状,所以用来形容蒙古包似的毡帐,在鲜卑人的心目中,天就像一顶巨大的蒙古包,把一眼看不到边的野地全部盖住了。那苍青色的天空,那茫茫的野地,寂寞无垠,突然一阵风吹来,野草低伏,才发现到处都是牛羊,它们藏身在比人还高的草中,欢快进食。
这首诗歌为什么好?就好在不加雕饰,写景如画。整首诗可以说没有一个难懂的词语,却很耐读。为什么耐读?因为很有诗意。什么叫诗意?诗意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人看到草原美景,他可能会先描述一下天空,描绘一下白云,再描绘一下草原和牛羊,最后总结一句,说在这国泰平安的时候,牧民是多么安居乐业啊,牛羊是多么安详啊。这就不叫诗意,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思维。
诗意:
诗意一定要和别人的切入点不一样。这首诗写草原,因为是回忆性的,首先指明地点,然后描绘他个人独特的感想:天像穹庐一样。斛律金唱这首歌的时候,在座的鲜卑贵族们,肯定是很有共鸣的。因为那就是他们的家乡,他们的童年也许就躺在山坡上,望着高而远的穹庐似的天空。最后一句尤妙,我想会像重锤一样击中那些贵族的胸膛:那美好的童年,那躺在山坡上,看着牧草在风的吹拂下低伏,牛羊豁然显现的美好场景,再也回不去了。这既是乡愁,也是对自己人生的美好回溯。秦朝的李斯被判死刑后,对他一同受刑的儿子说:“真想回到年轻的时候,牵着一条黄狗,出上蔡城的东门去打猎啊。”这也是一样的感情。所以,高欢听了这首歌,也不由得泪流满面。在战事失利、寿命将尽的时刻,想起这些,尤为肠断。
顺便说一下,这首诗歌还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句,很多的版本都写成“天似穹庐盖四野”,少一个“笼”字。大多数人都认为,“天似穹庐盖四野”这样的七字句更符合汉语诗歌的韵律,不过我认为古代的诗歌质朴,不一定像后世那么整齐,还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更好。
关于这首诗,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提一下。“笼盖四野”的“野”,有人说要读“yǎ”,这是不必的,当然读成“yǎ”更接近古代的读音。我们说不必坚持读古音,是因为每个字都有古音,凭什么这个读古音,那个就不读呢?所以一视同仁,用普通话的读音就可以了。如果说为了押韵而读,那么《诗经》这样的诗,古代都是押韵的,大家能够都改读吗?临时改读以便顺口,是朱熹那些人的做法,因为他囿于时代的局限,不太懂古音。我认为,只要大家知道它们当时是押韵的,就可以了。
至于“见”字,古代就有两个读音,一个读“jiàn”,表示“看见”;一个是读“xiàn”,表示“显现”。其实后者是前者的引申义,“显现”是“看见”的结果。这两个意思,早期都是用一个“见”字表示,后来为了方便,就给第二种意思另外造了一个汉字:现。在《敕勒歌》那个时代,“现”字还不通行,依旧用“见”表示。这首诗里读成“现”,当然好;但读成“见”,意思也通。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强调大自然的静谧,牛羊在草低的时候自然显现;后者强调人的眼睛,看见了牛羊。我觉得前者更有诗意,读“现”比较好。
- 上一篇:长歌行诗意及赏析(长歌行古诗讲解)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