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longge 09-16 16:10 阅读 我爱育娃
每一个时代需要自己时代的英雄,每一个时代需要豪放霸气的诗词。 在祖国统一大业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的英雄人物;需要“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情壮志

每一个时代需要自己时代的英雄,每一个时代需要豪放霸气的诗词。

在祖国统一大业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英雄人物;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需要“取义成仁今日事”的过人胆识。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笔者精心选取了了十二首著名的豪迈霸气的诗词,奉献给这个光荣时代的英雄,向英雄们致敬。这些诗词中有刘邦居安思危的霸气心声;有汉武帝四夷宾服的豪迈之歌,有曹操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还有伟人舍我其谁的殷殷期许等等。

一起来聆听英雄豪杰们的诗歌吧!能让您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我是行健不息,一个古典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古典文化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一、《大风歌》唱出刘邦居安思危、志得意满的霸气心声!

垓下之战,项羽彻底兵败,面对乌江亭长,他豪迈大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最后这位悲情英雄壮烈自刎。

刘邦终于笑到了最后,他一统天下,成为大汉的开国皇帝,庙号汉高祖。公元前一九六年,志得意满的刘邦衣锦还乡,宴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宴席上,刘邦回顾往昔,感慨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接着,刘邦慷慨激越地唱出了: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刘邦出身于布衣百姓,是标准的白手起家。他头脑清醒、心胸豁达、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聚集了萧何、张良、韩信、周勃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终于战胜了项羽,统一了华夏,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首诗,简单的三句,从三个方面展现了刘邦的王者霸气。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回顾过去,楚汉相争时战场上的风起云涌。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放眼当下,表现了刘邦衣锦还乡的荣耀与得意。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展望未来,流露出刘邦居安思危的深谋远虑。

刘邦提三尺剑,斩蛇起义,以平民百姓之身而拥有天下,为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功至伟的汉高祖,高,实在是高!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二、《西极天马歌》唱出汉武大帝积极进取、四夷宾服的豪迈之歌!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大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刘彻不仅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还是位文学发烧友,写下了《李夫人赋》、《秋风辞》等著名诗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集的皇帝。

十六岁的刘彻于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一共在位五十四年。他目光如炬,雄才大略,利用“文景之治”为他创造的丰厚家底,选拔了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对外不断进取,北驱匈奴、经营西域、南取百越,征服了当时地理意义上的极限版图,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太初四年。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

《西极天马歌》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一匹汗血宝马本不值得让刘彻为之而歌,汉武大帝是借物抒怀,他唱的是“归有德、降外国、四夷服。”这是他勇于进取的豪迈心声!

我们的民族称为“汉族”、语言称为“汉语”、文字称为“汉字”、男人称为“汉子”,服饰称为“汉服”等这些美好的词汇,以及投敌叛国之人称为“汉奸”这让人鄙视的词汇,都来自于汉武帝的汉朝。刘彻的汉武大帝之名,名不虚传!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三、《龟虽寿》展现曹操老骥伏枥、渴望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公元208年初,曹操亲率大军,平定了乌桓叛乱,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我国的北方。此时,他已经是一位五十三岁的老人了。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一统天下的强烈使命感、责任心,使曹操顾不得休整,他的目光转向江南,准备继续南下,征讨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

在经过河北昌黎碣石山的时候,曹操远观沧海,写下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名句。这浩瀚无垠、气象万千的大海,激发着曹操的雄心壮志,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首《龟虽寿》在他心中水到渠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匹老千里马,即使是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依然是驰骋千里。一位仁人志士即便是到了晚年,他奋发进取的内心依然斗志昂扬、永不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自我调养好身心,就一定可以益寿延年。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尽管曹操最终没有一统江山,但是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强烈进取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人的衰老,固然表现在身体上的衰老,但一定是从内心最先开始的。所以,年纪大的朋友们,拥有一颗依然年轻的心态,持有强烈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生活斗志,放手追逐自己的梦想。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可为,大有可为!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四、《还陕述怀》讲述了“天可汗”李世民济世救民的博大胸怀!

621年,二十三岁的李世民雄姿英发,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盘踞在中原的窦建德、王世充,为唐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在准备回师关中的时候,李世民慨然赋诗《还陕述怀》,吐露了自己的胸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征战之后,李世民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哪里是为了争名夺利啊。昨天的战争虽然会有流血牺牲,但是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书法家和诗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贤臣。”这一人们熟知的名句,就是李世民在《赋萧瑀》一诗中写下的。

作为我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李世民在位期间,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明官员,虚心听取长孙无忌、魏征的劝谏。他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了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被尊为“天可汗”、“千古一帝”。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何惧一战?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五、《咏初日》咏出赵匡胤铲平割据、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赳赳武夫,马上皇帝。他武艺高强,“一条杆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可是,您知道他还写过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吗?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赵匡胤以初日自比,以群星、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并以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抒发了赵匡胤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宋太祖胸怀宽广、仁厚豁达,深得部下的爱戴。夺取天下后,他没有杀戮开国功臣,而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巧妙地解决了将领们的兵权。

赵匡胤重视文化教育,他严格了科举措施,保证了公平竞争,选拔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还立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规定。赵匡胤的这些开明举措,促进了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使宋朝达到了当时世界发展的顶峰。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六、《从军行》展现将士们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心声!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外敌入侵边塞的警报传到了长安,壮士们的心中哪能平静?将军手执兵符辞别了皇宫,率领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龙城。

漫天纷飞的大雪,使军旗黯然失色,凛冽嘈杂的狂风,夹杂着咚咚的战鼓声。宁愿做个冲锋陷阵的下级军官,也胜过百无一用的白面书生。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杨炯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他出身于豪门大户弘农杨氏,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一岁时就被誉为神童。他与同一时期的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在这首《从军行》里,杨炯用雄健的笔力,描绘了面对外敌入侵,大唐的将士们胸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顶风冒雪、坚强无畏、奋勇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突现了大唐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洋溢着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外敌入侵,好男儿岂能坐而论道?为了统一祖国,“从军行”才是好男儿的本分。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七、不破楼兰终不还:发出将士们坚韧顽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战斗誓言!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有着“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美誉。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漫游西北的边境地区,曾经到达过玉门关,他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从军行》就是其中的名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的绵延云彩暗淡了雪山,遥望着一座孤城那就是玉门关。

身经百战的金甲已被黄沙磨穿,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能把家还。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唐朝时期,青海和玉门关一带是对外战争的最前线。王昌龄在这首诗中,首先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图,讲述了战斗前线条件之艰苦。接下来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名句,概括出大唐将士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的战斗特征,表达了将士们的高昂斗志和横扫千军的必胜信念,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发出的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战斗誓言。

祖国统一大业就在眼前,望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八、《满江红》是民族英雄满怀壮志、一腔忠愤的仰天长啸!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精忠岳飞的英雄事迹,大家都耳闻能详,不必多说。《满江红》这首千古绝唱,以其磅礴的气势、激荡的感情,诉说了这位民族英雄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誓雪国耻的民族性格,强烈地感染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每当在外敌入侵的危急时刻,无数的仁人志士唱着这首苍凉悲壮的歌,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

台湾孤悬海外,国人心头之恨,何时可灭?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九、《复台》道出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铁骨柔情!

1624年和1626年,荷兰和西班牙趁着明朝政府内外交困之时,先后入侵了台湾的南部和北部。在1642年,这两个强盗干了一仗,结果海上马车夫打败了斗牛士,独占了宝岛。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年),为了收复台湾,他经过长期的筹备,详细、周密的考量,决定在1661年的三月起兵。

他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名官兵,大小战舰数百艘,从福建金门的料罗湾开始出发,途经澎湖,于四月一日抵达台湾西南的鹿耳门港外。经过一年的艰苦海战和陆战,顺治十八年(1662年)二月,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献城投降。被侵略者占领三十八年之后,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兴奋地赋诗一首:

《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全诗表达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喜悦与冷静,他指出全体台湾人要同甘共苦,克服困难,用很长时间才能治理好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按照明朝的政制,建立行政机构,制定法律,兴办教育,实施屯垦,推广先进农耕技术。郑成功还特别重视与高山族等原住居民的关系,支持他们发展生产。这些得力措施,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十、《中秋日闻海上捷音》奏响康熙一统华夏的报捷之歌!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他把目光锁定了孤悬海外的台湾岛。为了尽早结束与台湾明郑政权的对峙状态,康熙多次派人招抚,均被拒绝,他意识到和平收复台湾已经没有可能。1681年,康熙采纳了李光地的建议,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谋划收复台湾的事宜。

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率领水陆官兵两万余人、战船二百余艘,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向澎湖、台湾进发,经过一系列战斗,郑军溃败。八月十三日,郑成功之孙郑克塽(音:shuǎng)率众投降。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当捷报传到北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大帝压抑不住心头的喜悦,他当即赋诗一首《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台湾收复后,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1684年,清朝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朝政府将台湾岛升格为省级行政区,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十个行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快要来临了,会有什么捷音传来呢?让我静心以待吧!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十一、《沁园春》流露出伟大教员纵横捭阖、舍我其谁的期待!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这首词写景抒情,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风光,用笔大气磅礴、意境奔放豪迈,表达了教员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下片引入议论抒情,点评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老一辈革命者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每一个时代需要自己的英雄人物,在祖国统一即将到来的时刻,谁会是伟人期待的风流人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十二、《梅岭三章》彰显舍身取义、矢志不移的军人胆识!

《梅岭三章》其三

陈毅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一九三六年冬,红军做战略性转移,陈毅奉命留守赣南。他在梅山被敌人包围二十多天,自料牺牲难免,就作了《梅岭三章》这三首带有绝笔性质的诗藏在衣服里。

这首诗抒发了陈毅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为国为民取义成仁的胸怀和革命必胜的乐观豪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取义成仁又何妨?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十二首著名诗词,豪迈、博大、雄浑、霸气,您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讨论、转发。

文章评论

气势豪迈霸气的诗词(大气磅礴的诗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