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孤独的立冬节气古诗(关于立冬的经典古诗词)
立冬节气说立冬,从乾隆皇帝的立冬诗,追溯立冬节气的起源
”漫补登高约,聊抒望远襟。
乾坤千古运,天地一人心。
契妙神常达,忘筌思亦深。
衙官屈宋者,只道解工吟。“清朝《立冬日香山静宜园驻跸》节录
这是一首立冬诗,很小众,见到的人不多。我先隐去作者,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实际语言充沛,情感厚重,所以需要慢读。
漫然之间,补足了重阳节登高的遗憾,站在这里,聊以抒发望远的襟怀。
乾坤千百年来的命运和运转,都在天地之间一个人的心上。
我懂得这其中的奥妙,神思常常上达天界,但是也常常得鱼忘筌,让人重新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
那在衙门做官的屈原宋玉,哪里懂得天地的奥妙,只会悲伤苦吟,写就伤感诗句。
这是谁?
是掌握天文奥秘的僧侣,天文官吗?但是僧侣和专业人士不会扯上屈原宋玉,因为关他们什么事?
是隐士和高人吗,可以他们说得起,乾坤千古运,天地一人心,且如此带着深重的感怀?
是谁可以这样说大家景仰的屈原,说他只知道悲愤,而且三闾大夫在他眼里不过是衙门小官,是谁这样的不动声色又沉浑的嚣张?
答案揭晓,清朝皇帝乾隆。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39岁,立冬这天他在浩荡的仪仗中,去西山停留。写下这首诗。这首诗的内容还是饱满,气息沉厚压抑,宛如一种孤独的叹息。
那么皇帝和立冬是什么关系呢?
这要从上古时代说起。古代的黄帝和颛顼都是部落首领,他们观察自然试图找到天地和人类之间的奥秘和联系,于是根据天文制定了历法。这是当时上层贵族掌握了最先进的文化,便于统治。
古代崇拜太阳,根据太阳在地面周年运行的轨迹,确定了节气,以节气作为坐标,划分时间和季节。
商朝有四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周朝有八个节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汉朝则完全设立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流传至今。
那么有权根据天文天象而设置历法的,只有最高统治者,当然这些历法不是他一个人的智慧,但是,他代表了掌握了自然奥秘的集大成者,是上天在人间的统治者,所谓皇权天授,同时又对神秘的自然加以敬畏。所以古代皇帝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天地和各种神灵。
从周朝开始起,就有在立冬日,皇帝进行大祭祀的传统。
“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吕氏春秋.盂冬
立冬前三天,就有掌管天文历史的官员,告诉皇帝,哪天立冬,皇帝于是斋戒三天,率领百官大臣在京城的北郊,盛大迎接冬神的到来。回来后,要给战死的人和家属抚恤。
那么之后历朝历代,都沿袭了这个传统,一直到清朝晚期。
那么可以看到皇帝在这个中间的角色,他作为天的代言人,或者被老天选中的继承者,在节气节日进行虔诚的祭祀,是一种皇权的外在体现,其核心也是祈祷命运的长久眷顾,统治的长治久安,达到凝聚各种精神和传统的作用。
皇帝特权,在于颁布历法,确定各种节日以及礼仪,在人间和神之间建立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联系,并且他率先垂范,进行祭祀。
所以乾隆在立冬日,不会像寻常百姓,只看日历,他要去迎接冬神。
当然乾隆此次在香山停留,他率领的官员和仪仗在哪个固定的地方,完成这盛大的礼仪,我手上没有资料。但是显然他在这天肯定是站在了香山之顶的。
这里在京城的西北郊,是一片连绵的山脉,清朝这里是皇家园林。
实际皇帝出行,他的排场必定不小。
如此前呼后拥的热闹,为什么这首诗流露的是一种深沉的沉重与感怀气息呢?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立冬节气的立冬二字,是确立冬天的开始,而冬则代表一种收藏,贮备,沉降,甚至是肃杀。
在立冬节气,去迎接祭祀冬神,这样的礼仪这样的虔诚,其核心只能由皇帝完成。乾隆博学多才,他自然知道自然,四季,历法的奥秘。
“乾坤千古运”,这是指的天地间的命运,运转。
“天地一人心”,这是指的身为帝王的责任,负重之下的孤独。因为没有比他更愿望国土平静,江山永远,而此时此刻最在乎立冬这种仪式和仪式中所表达的内涵的,只有他吧。
这句话的深刻,还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神。
更显得作为人,在皇帝这个位置的压力和孤独。
那么来谈谈这位39岁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大致做了哪些事吧。
乾隆三年,平定贵州苗乱。
乾隆四年, 防范准噶尔叛乱
乾隆五年,平定广西、湖南苗叛
乾隆十年, 平定 四川 瞻对 地区的叛乱
而乾隆十三年,福建 瓯宁 老官斋会起义,旋被镇压。而这年三月,他的皇后富察氏逝世。
十三年的帝王生涯,乾隆有得有失。从某种角度,他已经是成熟的君主,稳定国家,持续繁荣,他基本做到,但是皇后富察氏逝世,仍旧给了他无尽的作为人的沉重和悲伤。
虽然这首诗里,并没有写皇后去世带给他的伤痛,但是,那种让人略感低迷的气息,仍旧能够发现他有着和实际年龄相比,略显得沧桑的孤独。因为这应该是他飞扬的年龄啊,他毕竟还是一位年轻的帝王。
或者帝王职业本身就是孤独的,只是仍旧可以感受,在这首诗里的孤独,是带着心灵上的沉落的。
孤独还在于,这么年轻的他营运着整个帝国。
那么还有谁能够和他平等沟通呢?他有无上的权威,但过去未来只有他一个人把握自己和帝国的方向。他纵然是皇权天授的天子,能够知道懂得别人所无法看见的地方和全貌,但是得失是无法和人共鸣的。
他就是天,所以不能怨天,他是人的顶峰,所以无法怨尤。
他也知道在历代的史书和文学作品里,皇帝就是用来不满的。
比如被几乎尊为神的屈原,他的悲剧往往归之于君王的昏聩,而宋玉则是秋冬悲秋的代表,悲秋的实质就是对皇帝的不满,不能带给他们永恒的春天。
而乾隆在冬至的这天,却有更深的感悟。四季之所以有冬,那是因为要冬藏,而人间不可能永远的春天,是因为皇帝必须要有所决断和取舍,才能保证帝国的运行。
皇帝这个位置,能够成就人,也能得罪人。
而这些岂能是屈原宋玉他们所能了解的?
连屈原宋玉也无法和这样一个神一样的人沟通,所以乾隆那句“聊抒望远襟”,就显得更加厚重了。
这是一首难得的帝王诗,是一个人站在帝王的位置真实的感慨。
有人说乾隆一生并没有好的诗作,却写下了万首诗,无一精品。从文化审美的角度,他的诗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共鸣,但是这应该是他不多的心情的出口。
他的这首立冬诗,可以见证立冬节气和皇帝的关系,以及追溯立冬节气的起源。
曾经有这样一位帝王在立冬节气里深深祝福家国,虽然倨傲孤独了些,也可以见证立冬节气的厚重。
“乾坤千古运,天地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