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家乡的味道》)
第1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年味是什么?不是街边高挂的大红灯笼,不是除夕时慢地震天的炮竹,也不是大家翘首以盼的春晚,更不是那琳琅满目的年夜饭。在我们家乡啊,年味当属浩浩荡荡的锣鼓为先。
锣鼓,潮州锣鼓,是我们家乡年年必有的习俗传统。一到过年,锣鼓一定是我们这儿最大的看头。从大早上,在睡梦中,你就能听到锣鼓的乐曲传来,隐隐约约。虽然叫做锣鼓,但并不是顾名思义,不只有两种乐器,这条长长的队伍也并不是只有乐器。
当那乐曲声由远及近时,你就可以看到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只见领头的摇头晃脑的吹着喇叭,身后跟着抬“老爷”的人,然后是吹长笛的,后面是敲锣打鼓的,然后是一连串抬着锦旗的……锣鼓走街串巷,会经过每户家门前,我们潮州是要在家门口挂一串长长的大红鞭炮,然后锣鼓在你家门前经过时,就要点燃,响得噼里啪啦的,每次我都躲在门后,但还是会震的我耳朵生疼。我外婆的家门旁有两条路,所以需要放两次,每次都会有很多人来我奶奶家观看。我们还会从“老爷”象旁边插着的枝叶折下一小节,放在自己身上,以此来保佑身体健康,平安顺利。这节树枝至今还在我外套的口袋里。
其次,在我们家乡,年味还是亲朋好友的“串饭”。所谓“串饭”就是从开始过年亲戚朋友会轮着一天一家做饭,所有人都会去他家吃,今天去你家吃,明天去他家吃,后天来我家吃,这也是我们潮州的习俗。每一家的主人都会百倍热情的欢迎你的到来,不同的菜色,不同的亲戚,相同的是那一颗真诚的心。
在民里坊间,总是流传着一句话:大家都是“胶己人”。
第2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腊八节都到了,新年还会远吗?
“快点吃完饭好打扫卫生,先把玻璃擦干净了,一年到头不扫屋子,今天可得好好收拾收拾,除除一年的晦气,”妈妈如是说。但我和姐姐却慢吞吞地吃着,心想在这冰箱都冻得停工的鬼天气谁想伸出手来去干活呀?怎奈母命难违,可巧的是我刚擦完一块窗户,另一块我还没碰着它呢,它就“啪”地一声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顿时我就被吓呆了,虽然妈妈笑着跟我说:“‘碎碎’平安了,没事,你接着擦吧。”可是我还是有点心有余悸,不过岁岁平安也是吉兆不是?于是我们又在欢声笑语中忙活了起来。
过个年也不能光干活是吧,吃货一枚的我最盼着的.就是过年吃炸货了,想想那黄澄澄的藕盒我就不禁口水都流下来了。“噼里啪啦”的响声从锅里传来,于是我赶紧跑到炉子旁,看着藕盒从白色转为黄色,心中的“小鹿”便开始乱撞了,并且直咽口水,姐姐戏谑地说:“妈妈,快看咱家养了个小馋猫!”“你才是呢!”,我嘟囔着。藕盒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地夹起了一个放到嘴中,虽然很烫,可是又酥又脆的藕盒的确是很香呀!我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这时妈妈过来说差不多就得了,就要把藕盒端走。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追上妈妈把藕盒接过来说我去放,其实我就是想趁机再偷吃几个!
过年的那些故事还真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尽的,可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的确,以前那些只能在过年吃的东西现在都已成了家常便饭,可是我仍然盼着过年,因为一年中只有这短短的几十天才能让全家人聚在一起,笑也好,吵也罢,每分每秒都让人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这或许就是新年过年这一传统节日以及相伴而生的各式各样的年俗活动却都在历经千年历史、饱经沧桑变换后依旧魅力不减留存至今的原因吧!
第3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了又一个秋。同时,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年前大扫除
早上,我与妈妈早早的起来,吃完饭,便开始大扫除了。我先是去隔壁借了一把梯子,于是,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妈妈爬上梯子在擦天花板,而我负责洗脏毛巾,我们俩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会儿,就把天花板打扫好了。整个上午我们才打扫了半个厨房。而在下午,我们又遇到了大危机,本来一切都扫的好好的,可是在打扫油烟机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我们用毛巾抹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却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我们开始用刀片一点一点的刮,刮了一下午,终于打扫完了。汗水后是喜悦,我高兴的说:“春节,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你了,快来吧!”
小对联,大故事
大年三十,贴对联。下午,爸爸先把买好的对联从中间分开,因为买的时候上联和下联是连着的。没多大会儿,便做好了,贴的时候,爸爸还给我讲着故事。传说,在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恶兽,总是为非作歹,祸害人间。正当人们发愁时,一位老者说:“这种恶兽,害怕红色的东西”于是,人们将红色的纸贴在门上。渐渐的,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对联。或许,远久的人们与我们如今想法不同,但亘古不变的是人们对下一年美好的期待与愿望。
逛庙会
今天一早,我早早的起床,与奶奶一起去庙里烧香拜佛。要想到庙里,就得先爬山。我拿着大部分东西走在前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庙内烟雾缭绕,香火旺盛。在等到奶奶拜完佛,烧完香后,便下山了。然而,下山后却喉咙发炎。虽说佛言: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但我本是尘俗中人,食人间烟火,享人间之乐,过人间之年。
家乡的年味儿,或许不是最浓厚,但绝对是独特的。因此,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儿”。
第4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今年过年是甜甜的。我们一家人吃团年饭,放鞭炮,很开心。
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要去海南三亚旅游。三亚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海水湛蓝,海浪卷起白色的浪花,冲击着沙滩,留下来的贝壳、海螺各种各样。海南盛产椰子,那儿的椰树特别多,到处都是,树上结满了椰子,可能稍不留意就会掉下来。
第一天,我们上午去了小东海,小东海的水蓝蓝的滩上有许多小贝壳、小海螺。吃过午饭,我们坐船去吴支洲岛。去的时候浪很大,船在海上摇晃一上一下,有些时候像腾空飞起,有些时候像突然从空中掉下来。
在吴支洲岛上我和姑姑去潜了水,这是我盼望了好久日子。首先换上游泳衣,穿上潜水服,然后坐一辆小船到海中心的大船上,教练在那里等我们。背上氧气瓶,戴上潜水镜就可以下水了。刚下去时很冷慢慢就适应了。我看见了海里的小鱼和海底的珊瑚,我还摸了珊瑚,是硬的。
第二天,我们上午去了南山寺,南山寺有一个巨大的三面观音,在海中心,据说有一百零八米高呢。虽然这座南山没有重庆的南山高,但是树木茂盛,一片绿色,显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午,我们在南山吃了南山素斋。下午我们坐快艇游玩了“天涯海角”,沙滩上有两个大石头,圆的是天涯,尖的是海角。在石堆中有一个很高的石头,就是“南天一柱”。我们还游览了神龟石、日月石、平安石等。接着,我们去了亚龙湾,亚龙湾的水是碧绿碧绿的,沙是软软的、细细的,踩上去非常舒服。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早上在沙滩漫步,上午在海边玩,下午就去逛集市。
愉快的旅游结束了,这个年的确过得甜甜的。
第5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近了,可爸爸妈妈每年总要为在哪过年的问题争执。妈妈认为在岐山县城过年方便,舒适,而爸爸总觉得老家范家营的年才接地气,年味十足。我和妈妈是一个阵营,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固执的爸爸。因此,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似乎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事情!
回到老家范家营,我们的心似乎到了另一个天地。屋舍俨然,视野开阔,土地平旷,我们绝不会像在县城一样窝在舒适的房间。老家的庭院很大,再加上许多在外的游子也回家过年,少不了串串门,拉拉家常,畅谈自己阔别回乡的情感。许久不见的孩子们也会聚在一起玩耍,这就使得老家的年味多了一些热闹,亲切和乡亲们的大团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诗中辞旧迎新的盛况在今天也是有增无减。除夕是春节的序幕,这一天,天刚刚亮,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为过年做各种准备,我们全家各司其职,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忙活,我和爸爸、爷爷负责贴春联。贴春联是一个古老的习俗,红色的春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春联的内容都传递着一种美好的愿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遐想都寄托在这鲜亮的文字之中!我已迫不及待地拿出对联,急切地递给爸爸。“咦,先贴那个呢?两张都一样呀!”突然想起妈妈说过,上下联要看尾字的平仄,“仄起平收”也就是“上仄下平”,我郑重地读着对联上金黄的大字:“春光明媚山河锦绣”,“绣”为仄声,这应该是上联,“快点呀!”站在梯子上的爸爸催促着我。我自信满满地把上联递给爸爸,他满脸疑惑:“确定没错?贴反了会闹笑话的。”我得意地说:“没问题!”一旁扶梯子的爷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内心一阵窃喜。
前后几道门的对联贴好了,接下来要贴神。俗话说,“心诚则灵”。奶奶特别讲究,因此,这个神圣的事情就由奶奶完成。我跟在奶奶后面,听听奶奶讲贴神的事情。老家的神位很多,有门神爷,灶王爷,天王爷,土地爷,井王神,仓王神,还有保佑大家财源滚滚的财神爷。贴神时,奶奶小心翼翼,而且念念有词,不断叮嘱我:“嘟嘟,不要乱说话,小心触怒了你神爷爷。”看着奶奶严肃而虔诚的神情,我吓得不敢吱声。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奶奶好笑,现在的我,竟也天真地相信,在这么多神爷爷的护佑下,我们全家人一定会平安无事,幸福美满的,我也理解了奶奶的良苦用心,这就是奶奶对家人的深爱。贴神,烧香,拜神,这一切在奶奶熟练而又习惯性的动作中完成了。忙完这一切,奶奶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就像实现了一个愿望一样安心。这时候,奶奶一声令下:“可以放鞭炮了!”拿着鞭炮的爸爸早已蠢蠢欲动了,乐得像个孩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烟火味连同年味一起散开在乡村微冷的空气中!
“忙完了,快来包饺子。”厨房的妈妈忙得不可开交,她已经调好了饺子馅,等着全家一起包饺子。瞬时间,厨房又成了一家人的主阵地,我们说着笑着,酝酿着除夕之夜的欢快与喜庆,期待着除夕之夜的团圆与祥和……
这就是老家的年味,这年味是爸爸念念不忘的童年回忆,是爷爷奶奶常年的期盼。如今,我和妈妈也认同了这份家乡年味,因为它也是家乡亲人对我们满满的宠爱。
明年,不用问,我们还在老家过年。
第6篇: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
现在的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浓郁的味儿。
“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进入了春运高峰,今年乘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广播里、电视上,都在传播这样的消息。年味开始酝酿起来了。
会有亲朋好友来我家拜年,热闹增添了一点儿“年味”,但奇怪的是,来的人不少,送的礼不少,待的时间很短,说的话很少,好好像礼到任务就完成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还个礼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也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好多次我们刚坐下甚至还没坐下,主人好像是有很多事情要办一样的,我们茶杯还没捧上就离去了。刘少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写过年的情景是人们从腊八开始就酝酿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门聊天,热闹得不亦乐乎,尽管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而现在,送礼几乎成了串门的唯一目的。
唯一比过去更有“年味”的就是大量购置年货。人们刷着贵宾卡、会员卡,把一推车一推车的年货搬回家。超市里的.人们洋溢着物质满足后的笑容,却因失去了精神的依傍而显得僵硬没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的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饭店吃所谓的年夜饭,看似“年味”很浓,但在情感还没来得及充分沟通就该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几家亲戚,送礼呢。
“年味”发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好像一只未熟透的苹果,吃起来酸涩涩的。还是以前小时候的过年过瘾呢。虽没有那么多好吃的零食也没有饭店里的美味佳肴,但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放两元钱一包的小烟花能够玩得痛痛快快,拿上个小电筒就可以去幽暗处探险,一副残缺的扑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乐就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个小红包就让我们对新的一年憧憬无限……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好像有讲不完的话……那种心心相通毫无防备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才有真正的“年味”。
现如今,很多过年时的仪式都开始简化甚至省去了,贴春联、迎灶神、祭祖宗、喝腊八粥的习俗都少见了,人们认为这些太形式化了,那么请问,实实在在的东西究竟在哪里呢?
当外国为中国春运规模之大而感慨,连纽约***大厦都为中国年而亮起喜庆的红灯时,他们是否知道,中国年的“年味“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