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七言绝句鉴赏(恬淡洒脱的古诗词)
诗歌可以反映生活,同时也要遵循客观规律。自然界中蕴藏着很多朴素的道理,文人墨客们道法自然,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探索,然后加以归纳和抽象,并上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从而给人以美妙而深刻的启迪。
古典诗词的创作过程不是依靠严密的推理,也无需逻辑思维,而是运用委婉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让人产生一种阅读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最终达到一种愉悦的享受。北宋一位诗人就深谙此理,他的很多作品构思精巧,无理而妙,深受读者欢迎。下面分享王安石的两首绝句,恬淡洒脱,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意趣。
赠外孙
北宋: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大文豪,他学识丰富、阅历广泛,并且志向远大、工作认真,其宦途虽然沉浮不定,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诗人一辈子笔耕不辍,也非常喜欢读书。他深知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变得成熟稳重,并具有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内涵,这首诗就反映出作者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作者首先介绍自己的外孙,“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诗人将孩子比作刚出生的凤凰,眉清目秀、耳聪目明,让那些丹青高手都自叹难以描摹。
看来诗人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才会大力夸赞,不吝赞美之词。晚唐才子李商隐曾用“雏凤清于老凤声”,夸奖他的连襟的儿子韩偓,王安石或许从中得到启发,也用同样的方法赞美孩子,却显得非常自然。
后两句满溢出作者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小孩子因为不懂事,一般都比较任性,荆公的外孙也一定是娇生惯养,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蜜罐里的生活。孩子若是想要月宫里的桂花,估计他的家人也要想尽办法。
梨栗,本指梨子与栗子,引申为目光短浅,喜欢蝇头小利,唐代诗人孟郊曾有诗句,“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 荆公怜惜其年幼无知,也就没有过分地责备孩子,但又希望他懂事后要多读书,体现了作者对儿孙们的美好期待,也启迪后世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王安石从小就熟读诗书,退隐后也时常翻阅先贤的优秀作品。他一边欣赏这些传世之作,一边摘录其中的精华诗句,通过学习和借鉴,让他晚年的诗歌作品更显得炉火纯青。这首诗就传达出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也彰显出荆公的恬淡襟怀。
诗人晚年看淡得失和名利,虽然离群索居,却因为远离尘嚣,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他也有了很多闲暇时光,可以接触自然,思考人生,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篇。
开篇介绍自己的居所环境,“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用茅草编织的篱笆,稀疏地围了一圈,远处是青碧幽静的竹林,近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透过竹林的缝隙,还能依稀分辨出前面的村庄。
后两句彰显出诗人恬淡豁达的情怀,“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他每天早睡晚起,中午还要睡个午觉,有时看书犯困了,也会不自觉地打个盹,尽显其闲适安然的生活状态。
纵然门庭冷落鞍马稀,诗人也不会着急、愁怨,更不会感到孤寂难耐。他有时非常勤快,栽花种草、自得其乐;有时又极其慵懒,庭院里的枯叶和落花都不愿打扫,却委托春风代为清理。这样的悠闲生活,远胜陶渊明的渔樵耕读,却堪比神仙的逍遥自在!
- 上一篇:王维的幽静恬淡古诗词鉴赏(描写心境淡然的诗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