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别样的家乡》)

sujunda 07-18 17:48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通讯方式变迁见证小康路 “噔噔噔,噔噔噔……”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远在厦门的姑姑来视频通话了,我赶忙接了叫来家人一起聊天,虽

第1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别样的家乡》)

通讯方式变迁见证小康路

“噔噔噔,噔噔噔……”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远在厦门的姑姑来视频通话了,我赶忙接了叫来家人一起聊天,虽然隔着屏幕,但也其乐融融。

接完电话,爷爷摇了摇头感叹道:“现在科技真发达啊,虽相隔千里还能这样聊天。”我听了这句话眨了眨眼,好奇地问:“爷爷,那你们当时是怎样联系的呢?”爷爷摸了摸胡须说:“想当年,七十年代,爷爷在部队参军,当时和家人联系完全依靠书信,每个月往家里寄信,告诉家人在部队的近况,并将部队省下的津贴寄回补贴家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书信是常用的联系方式,一纸素笺载满相思,跨越千山,走过万水,将思念传递。妈妈也有感而发:“在军校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有了电话,但整栋楼就只有一台IC卡公共电话,每到休息时间电话前都排着一条长龙。”说完这句话妈妈的嘴角泛着一丝苦涩。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并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视频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娱乐,涵盖了我们日常交流的需求,印证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特别是我们进入了5G时代,我们实现了远程教育,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在家远程学习,没有把功课落下;在医疗方面医生利用5G的高带宽,进行远程医疗;在交通方面,利用5G技术可实现自动驾驶。

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们现在幸福小康生活的一个缩影。建国71年来,71年奋斗的春华秋实,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奔驰飞扬;千家万户欢天喜地;神州大地神彩飞扬。我们实现了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目标。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如沐春风、如得春雨,正在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国梦的主力军、生力军。主席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人、栋梁之材。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家乡是每个人依恋的故土,是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其独特的令人欣赏的美丽之处。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绵山脚下的城寺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我们家四世同堂都生活在那里,家乡的景色总是令我百看不厌。

先说说城寺的山吧,由远而近,由黑至黄,连绵起伏,云雾飘渺,若隐若现。犹如轻纱一般的白云围绕在山的四围,为这美丽的山披上了一件纯洁朴素的白衣。站在山上相对山眺望有的地方碧绿的令人沉醉,那大概是郁郁葱葱的密林;有的地方灰褐的使人有些忧伤,那也许是草木稀疏的山石。总之,远远望去,城寺的山永远显得那么深邃,那么不朽。然而灰绿交替的山色足以证明它包含了沧桑。城寺的山虽不及黄山的壮丽,没有华山的高耸,但他彰显出的勤劳与纯朴是别的任何山所望尘莫及的。有山便有水,城寺不但山美,水也是十分可爱的。

我从小就在那山间流淌的小河里玩耍,在那清澈的溪水里洒下一片犹如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声。清清的溪水抚摸着我的膝盖欢乐的向前奔去,在侧旁山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幽寂静但水中的游鱼又为他增添了一丝生机。城寺是没有大水的,只有那些可爱的溪流将城寺拥抱了起来。

如今,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城寺这个小村落也跟上了新时代的步伐,筑起了休闲娱乐的健身园。每当黄昏降临的时候,阳光依依不舍的留在健身园里,舒活筋骨,谈笑风生构建出一副和谐完美的“秀丽瑰图”。

城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爱城寺这朴实的小村庄,更爱她那令人心醉的美景,家乡美景,令人难忘!

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别样的家乡》)

第3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乡镇,她就是有“大蒜之乡”美称的广饶县花官乡。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春天,万物复苏,田野里一片绿油油,远远望去,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绿地毯。夏天,小麦、大蒜长得很茂盛,微风吹过,麦浪一起一伏,好看极了。夏日的荷塘就更美了,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粉红的荷花像翩翩起舞的仙女。小鱼在荷叶下嬉戏,青蛙呱呱地叫着,像是向人们介绍着美丽的景色。秋天,田野里硕果累累,玉米咧开嘴笑了,露出了金黄的牙齿。棉桃开了,露出了雪白的棉花,像洁白的云朵。冬天,要是冬爷爷送来洁白的“棉被”——大雪,那景色就更迷人了。望着银装素裹的家乡,使人想起了“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

我的家乡是忙碌的。五月中旬,蒜薹丰收了。一辆辆大汽车开进了我们乡,路口、蒜田边有了收购蒜薹的摊位,一把把遮阳伞撑起来了,像一个个大蘑菇。早晨,邻乡的农民涌人了我们乡,马路边、蒜田旁边成了人的海洋。经过一番商量后,打工的人跟着雇主来到蒜山开始打蒜薹。人们排成一行,边打边议论着今年的收成,个个脸上掩饰不住喜悦的笑容。九点多钟,田边的蒜薹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这时,公路上更加忙碌起来,三轮车、拖拉机奔波于蒜田和收购点之间。收购点的人们过秤的过秤,算账的算账,装车的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不到中午,一车车蒜薹运出家乡,运往祖国各地。

我的家乡更是不断发展的。有十万亩优质大蒜做后盾,我们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昔日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乌黑的柏油马路。过去低矮的小土屋变成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红瓦房,富裕起来的农民,投资建起了棉纺厂、大蒜加工厂。乡的变化更大了,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明年春天,我们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和五幢住宅楼就交付使用,那时,我的家乡会更美丽、更气派。

第4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西昌,西昌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不能与其它城市相提并论,这几年西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昌的邛海公园,那里以前十分破旧,只有一些陈旧的健身器材和几颗孤零零的大树,还有一个圆形浑浊不清的大湖,公园的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积水就掉进坑里,坑里的积水多了就会涌到路边,久了还散发出一种刺鼻的臭味,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到这里来玩耍。

不久,来改造邛海公园了,他们先用挖土机把原来坑坑洼洼的路变成了一条平坦的路,再把以前破旧的健身器材全部换成新的了,还在旁边建了五六个亭子,然后把路边的大树从土壤里拔出,种上许多高大的杨柳,他们再把大湖里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后来大湖变得清澈而美丽。现在的邛海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许多老人、小孩喜欢来邛海玩耍,有的老人爱在亭子里练武术、舞蹈等健身;有的小孩在大人的陪伴下来到大湖边看鱼儿在水里成群成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将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用新的科学技术改善我的家乡,希望我的家乡变得更环保、更健康,更充满阳光和魅力的现代化都市!

第5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刚下火车就大吃一惊。导游介绍西安的第一句话竟是:“没有到过西安就不算到过中国!”不禁哑然,我竟做了十八年的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再看周围,稍感安慰,同一团中有数位五十多岁的团友,他们竟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假”中国人。话虽有些不妥,但西安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尽在其中。

西安人很喜欢叫这座城市为“古都”,抑或直接呼其古名——长安。更有甚者要求国家更改城市名称,叫“长安”或“西京”。我想,这就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内涵,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尽管有高楼大厦、有高速公路、有商业中心,但西安保留着全国最完整的古城墙,为了保护地下文物,他们甚至放下建设地铁。这种对文化传承的坚持在过于重视的这天尤为宝贵。

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继而,我发现了她的坚持。

第一站是西岳华山,初中时就读过“山河表里潼关路”的诗句,华山之险,历来称颂。在周围黄土高原的大背景下,华山的岩石变得十分突出。黄土的中心竟是一座石垒的高山,怎能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凭借索道,我们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北峰。但相比于其余的东、南、西、中四峰,北峰但是是半山腰上的一个平台。也许是古人明白华山难爬,所以称此为北峰,聊感安慰而已。抬头望去,海拔2187米的南峰高高在上,刚刚还埋怨这来回110元的索道费太贵,此刻才发觉值得,否则爬死也到不了山顶。

没有爬到顶端,我便打起了退堂鼓。第一站就遇到了本次旅游的第一大遗憾——没有征服华山。但是,看过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险峻,相信不虚此行。

如果要评一个“最名不符实奖”,我想西安将有两样东西入选。一是羊肉泡馍。来西安前总认为它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象征,一见之后,但是是将羊肉汤浇在碎面饼之上,遂大失所望。另一个便是钟楼。初到西安,问当地人何处最好玩时,十有八九都推荐了钟楼、鼓楼。它的地位就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世界之于上海。记得当时有人到上海来玩,总会被问“大世界去白相过吗?”去过,那很好。没去过,哎呀,你怎样大世界也不去?可惜啊。于是,我对钟楼、鼓楼也充满期盼。

钟楼位于西安市的正中心,周围车水马龙,因此钟楼就好象车流中的一座孤岛,需要由地道才能抵达。沿着地道走了一大圈,方找到钟楼的入口。拾级而上,才发现那但是是一个二十多米高的平台。所谓“一览”西安市区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说“鸟瞰”了。匆匆游览一圈便走了下来,心中还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买钟楼、鼓楼的套票。第二天,从买套票的团友之抱怨声中,我更觉庆幸,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了。

到中国就必须要来西安。

来西安又怎能不去看兵马俑?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馆展出了数座由陕西空运来的兵马俑。那时也没觉得如何,但是是几个泥人罢了。然而,当真正站在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前时,成百上千的“泥人”所构筑起的气势丝毫不逊于千军万马。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到的,不是中华礼貌的源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抗拒的气势。人们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能感动世上几乎所有的人,兵马俑有何尝不是如此?

在兵马俑博物馆内参观了一圈,已觉双脚无力,心想秦始皇也够猛的,光陪葬的军队就怎样多。然而,当看到几十平方米的秦陵复原模型角上一小块标着“兵马俑遗迹”的模型时,我真有些惊呆了。我已经找不出词语来形容秦始皇以及这座偌大的陵墓,剩下的只有可惜与愤怒——为这座陵园的荡然无存而可惜,为项羽当年的暴行而愤怒。

如今仅存的只有秦始皇的墓地,一座兀然孤立的土丘。据说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而没有进行发掘。因此我们只看到了根据《史记》记载复原的墓内情形。豪华、奢侈等词已不能描绘其中的装饰,我也只能再次发出一阵阵惊叹。看过模型,却已再无气力爬上那座土丘(昨日华山之行已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于是有了此次西安之行的第二大遗憾——没有将秦始皇踩在脚下。

旅游途中,听到了一副搞笑的对联。上联:翻身要靠。下联:发财不忘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老杨”即是1974年发现兵马俑的四位姓杨的当地农民。巨大的陵园因项羽而付之一炬,堆砌如山的珍宝只有一小部分仍伴秦始皇长眠地下,另一大部分却似乎鬼使神差地到了当地人民手中。因为旅游业,秦陵、兵马俑所在的临潼区已成为西安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这,是可笑,抑或是可悲?

曾有一种说法:看近几年的中国要去广东,看近几十年的中国要去上海,看近几百年的中国要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则要去西安。似乎一个“古”字足以成为西安的定语。

但是,我为西安鸣冤,因为西安有华清池。且不说当年蒋介石“督战”时住的五间厅,单是骊山山腰上的一座小亭就足以见证中国的五十多年历史。自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它的名字历经“总统蒙难亭”、“捉蒋亭”、“兵谏亭”的变化,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如最后的“兵谏亭”是近几年为缓和海峡两岸矛盾所改的。历史总是由小处折射,由此可见一斑。

第6篇: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

郁郁葱葱,少不了它;百花争艳,少不了它——我的家乡。它虽没有浩浩荡荡的黄河,也没有清澈见底的漓江;它虽没有峰峦雄伟的泰山,也没有红叶似火的香山,却有着古朴的美,独特的美。朋友,请随我地脚步,去欣赏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吧。

家乡的天宇,比别处的更蓝,比别处的更美,一碧千里,辽辽无际。白云惬意地飘着,太阳兴奋地照着,偶尔还有俊俏的鸟儿箭般的掠过,真有些诗情画意的感觉。止步路头,放眼远眺,家乡的楼房比比皆是、密密麻麻,有红砖的,也有白瓦的;有直指云霄的,也有古朴简单的;有名副其实的中国房,也有拔地而起的洋楼。它们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的像虎背熊腰的将军,坚定不移,保卫家乡;有的像巧小玲珑的玉石,镶嵌其中,别搞笑味。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身影穿梭其中,一声声欢声笑语传入耳际,使人不禁加快脚步,睁大眼睛,好看个究竟。一路兴致勃勃地走着,忽觉两旁有五颜六色的东西随风摇曳,恰似仙女,不时迎来泌人心脾的淡香。我不由自主地扭头一看,只见红一簇、黄一簇,白一丛、紫一丛的花儿你挨着我,我依着她,弯着腰,低着头,仿佛在夹道欢迎。它们沐浴春光,任微风拂面,舒展着如伞般绿油油的嫩叶,争着抢着展示自我最美丽、最迷人的一面。我陶醉在这片花海中,如一叶扁舟,飘荡着,欣赏着,品味着,真可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啊!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才走两步,眼前景色突变:一个翡翠般的水塘映入眼帘,水波圈圈荡开,像要和阳光拥抱在一齐,反射出金子般的耀眼光芒。垂柳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

绿绿的;碧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蓝蓝的;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白白的。仔细一看,水底更是一个鱼的天堂!(下面有点乱写,请别见怪)大的一群,小的一群,大的小的又一群;黑的一伙,白的一伙,黑的白的又一伙。它们在水里游呀游,跑呀跑,时而跳跳龙门,时而玩玩游戏,无忧无虑,真让人油然而生几分羡慕之情。没等我回过神来,淘气的小家伙跃出水面,“咚——”的一声,顿时水花四溅,似仙女散花。紧挨迷人水塘的,是一块翠毯般的稻田。田中稻苗麦麦,如新生的婴儿,好奇地张望着、探索着这草长莺飞的世界。当然,还少不了默默无闻的黄牛,汗流浃背的农民。他们为丰收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呀!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洪亮的生命之歌呀!再看看那山,身披绿袍,为家乡站岗,为家乡放哨,多么一个无私的巨人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一道秀丽的风景线?

如果我是画家,我要用我的五彩画笔描绘家乡;如果我是诗人,我要用我的白纸黑笔赞美家乡;如果我是歌唱家,我要用我的甜美歌声赞颂家乡!朋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来我家乡看看她的景色吧!

文章评论

那些描述家乡的作文(《别样的家乡》)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