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longge 06-22 15:35 阅读 我爱育娃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也是人生中最纯真的一段时光。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诗人们也在“偷窥”和羡慕着孩子们的童年,他们也不惜时间和笔墨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也是人生中最纯真的一段时光。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诗人们也在“偷窥”和羡慕着孩子们的童年,他们也不惜时间和笔墨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把它们记录下来。比如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刘禹锡的“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找寻散落在古典诗词中的童年,或许我们可以看到儿时的自己。

童年就是“放风筝”的快乐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放风筝是什么时候吗?清朝诗人高鼎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描写孩子们在二月天放风筝的诗作。高鼎是杭州人,晚年归隐在上饶地区的农村。在一个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高鼎写下了这首《村居》。在古代,风筝叫做“纸鸢”。“鸢”就是老鹰。古代风筝都是用“绢”或者“纸”做的,纸鸢的发明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把风筝叫做纸鸢。

《村居》

高鼎 〔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黄莺鸟在天上欢快地唱着歌,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烟雾里;孩子们放学早,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童年正处于人生中的早春时节,孩子们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兴致勃勃地放风筝,这样的画面,使整个春天更加生机勃勃。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清朝戏曲家孔尚任曾经写下一首“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意思是一群穿着红裤子的小孩儿在宴酒节呼朋引伴在放风筝,可是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到天上去,孩子们就提着风筝线对着天空大喊说:“今年春天来的早,大家都还夸你呢,可是没有风,叫我怎么放风筝,欠我这笔账又该怎么算?”这首诗是康熙十二年,燕九节盛况的一个小片段。当时孔尚任和朋友们在游览京城的白云观,各作了《竹枝词》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放风筝自古以来就是孩子们在春天必玩儿的一个游戏。徐渭是明朝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和军事家。他晚年的时候画了大量的风鸢图,也就是风筝图,而且还在上面写了题画诗,其中有一首诗写有个放牛娃想要放风筝,可是他没有风筝线,这对于孩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他究竟想了什么方法来获得这个风筝线呢?

《题风鸢图·其一》

徐渭〔明代〕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

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孤负放鸢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风中燕子欢叫着在河堤上下翻飞,傍晚时分,放牛娃稳稳的躺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慢悠悠的回家。他一路上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样才能偷到母亲的线团,这样明天才能放风筝,要不然这大好的风光不放风筝,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徐渭把小孩子这点小心思刻画得惟妙惟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放牛娃心中的“大事”。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在童年都打过类似的小算盘有关吧。

童年就是“打枣”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的农历十一月,当时四十八岁的辛弃疾因为被弹劾而被罢免官职,过起了闲居的生活。在这一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赞美湖光山色,歌唱村居生活的词作。下面这首他躲在一旁“偷窥”孩子们打枣的词就是其中的一篇。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的意思是:山园里有一望无际的松林和竹子,它们和天上的白云都好像连成了一片。住在这里,万事都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我拄着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白酒刚刚酿好,我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里握着长长的竹竿,正在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我叫家里人不要去惊动了小孩子们,就让我在这儿悄悄地看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从这两句我们就能感受到辛弃疾对孩子们童真童趣的欣赏,以及对孩子们的爱。

童年就是“偷采莲”的快乐

唐朝诗人白居易老年回洛阳养老,他用大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处大宅子。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叫《池上篇》,这首诗里描述了宅子的规模,“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在这个大宅子里,白居易最喜欢的就是大池塘,池塘里养着金鱼,长着白莲,双鹤在岸边静立或者游翔,池塘边垂着柳枝,这么美的园子,任谁见了都不免心驰神往。白居易也整天绕着池塘转,还经常邀请好朋友过来吟诗作赋,喝酒抒怀。园子这么美,池塘这么热闹,不免也引来了很多热爱大自然的小朋友。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有一年夏天,白居易正在池塘边溜达,就发现一个小孩儿不知怎么就跑到了他家的池塘,而且还偷偷地划着一艘小船在偷白莲。白居易看见了觉得挺有趣,就没有打扰这个私自闯进来的小孩子,反而写下了下面这首诗。

《池上》

白居易 〔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的意思是:夏天池塘里盛开的白莲花太美,太吸引人了,小孩子的脑袋里全都被这白莲花所占据了,于是划船和采莲的动作一气呵成,眼疾手快的采到了白莲花后,又划着小船迅速逃离作案现场,可是他毕竟是小孩子呀,只顾着逃跑不懂得掩饰自己的踪迹,绿绿的浮萍被经过的小船划开了一道长长的痕迹,于是被院子的主人白居易发现了。

对于小朋友的这些举动,白居易跟辛弃疾一样,也是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暗自为他们的活泼淘气发笑,为他们的天真所感动。这些最纯粹干净的东西和快乐,让大人卸下了平日里的包袱,所以孩子们的淘气装饰了白居易的池塘,池塘也装饰了孩子们的梦,又怎么舍得对他们发脾气呢?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还有一次,白居易在池边观鱼,看见一个小孩儿正在钓鱼。对于池塘里的鱼儿,儿童和老人都很喜欢,可是表达的方式大有不同,白居易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观游鱼》。

《观游鱼》

白居易 〔唐代〕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这首七言绝句的意思是:白居易踱着方步绕着池塘,悠闲的观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鱼群看着他把鱼食轻轻的抛洒,却不料碰上了小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在这里垂钓。同样是一种爱鱼的行为,可是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是给它喂食看它长大,你爱鱼就是把它钓到手中为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却让人在平淡之中品味悠长。

童年就是“逃学”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你小的时候有没有过逃课的经历呢?宋朝词人刘克庄文采斐然,年纪轻轻就在临安以辞赋第一名的成绩拜学国子监。即便是在国子监,他的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就是这样的一名好学生,小的时候也逃过课,而且一逃课就去一个叫做“乌石山”的地方玩儿。有一年,刘克庄来到了乌石山旧地重游,回忆起了儿时和小伙伴玩耍的点点滴滴,于是就写下了下面这首诗作。

《乌石山》

刘克庄 〔宋代〕

儿时逃学频来此,一 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小时候逃学总是到这乌石山上去玩儿,如今我来寻访旧日的踪迹;那时候为了捉鱼,我们一群孩子跳下水,几乎都要把小溪里的水弄干了。为了争着去敲山上的响石,就比赛看谁先爬上山顶;知道这些陈年旧事的只有邻居家的老人了,山寺中传来了暮钟,莫非是它催去了年华,其实,世间没有什么万寿无疆的东西,那百年巨松可以说是老寿星了吧,可它不也被雷电击倒在了寺前了吗?

读到这首诗,你是否也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呢?阳光、雨露、泥土、花香、鸟鸣和流水,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馈赠,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去感受它们,在大自然里奔跑、嬉闹,欢声笑语伴随着花香鸟语,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令孩子心胸开阔的呢?

童年就是“简单”的快乐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目前传世的也有四千二百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显,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而且写了好多描写孩子童趣的诗。公元1192年,杨万里坐船经过安仁时,看到两个孩子用伞当做帆来使小船往前进。杨万里被孩子们的稚气可爱感染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

杨万里 〔宋代〕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儿,他们把乘船的长杆收起来,坐在船里,为什么没有下雨,他们却撑着伞呢?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避雨,而是用伞当做风帆来让船前进呢。

杨万里的这首《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真的行为,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记得画家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

童年就是“斗草”的快乐

有一种游戏叫做“拔根儿”,是秋天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但是玩法基本上差不多。两个人玩儿,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树叶的根儿,把两个树叶交错在一起,揪住根儿的两头,再使劲儿地往自己怀里拽,谁手里的根儿断了,就算谁输。古代这种玩儿法叫“斗草”,“斗草”分“文斗”和“武斗”。所谓“文斗”就是报花草名,用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报的草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因此,玩儿这种游戏,没有点植物常识和文学修养,那是万万不行的。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范成大写过一首《春日田园杂兴》里面就记录了春社那天孩子们玩儿斗草的情形。

《春日田园杂兴·节选》

范成大 〔宋代〕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意思是:既然是春社,自然要给土地爷烧点纸钱,祈求风调雨顺,锣鼓声敲的是震天响。祭祀完设神之后,村子里都会安排酒席吃鸡肉,喝酒,一直喝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才会扶着醉酒的老翁回来。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意思是:喝的醉眼迷蒙的老翁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原来是孩子们围观完祭社活动之后,跑了出来,满世界寻找花草,斗起花草来,弄得路上青枝满地,花叶狼藉。

玩儿斗草,乡村里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是文斗,他们的玩儿法简单粗暴,把一些花花草草来回拉扯,弄得满地狼藉。这恰好被醉酒归来的范成大看见了,就这样范成大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在春社日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

童年就是“捕蝉”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提起清朝诗人袁枚,那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追求山林之乐,但是由于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一直到他六十七岁服丧完毕之后,才开始了尽情游历山水的旅行。到了八十多岁,他还出游乌江,当时有人称赞他“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有一次他在游行的路上,看见了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这个牧童忽然听到了知了的叫声,于是停下歌声,跳下牛背,准备去捉知了。这一幕触发了袁枚的诗性,就写下了这首《所见》,孩子的童真童趣都被他捕捉到了。

《所见》

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的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的站在树旁。

袁枚捕捉到了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一个机灵、纯真、可爱的小牧童就这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童年就是“模仿”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施肩吾是唐宪宗时期的进士,他是当时杭州地区的第一位状元郎。都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施肩吾有一个小女儿,非常的天真可爱,施肩吾在诗里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个小姑娘。下面这首《幼女词》更是把这个小姑娘七夕节学大人的样子完整地刻画出来,而且描写得惟妙惟肖。

《幼女词》

施肩吾 〔唐代〕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的小女儿才六岁,还区分不了灵巧和愚笨。七夕节的日暮时分,在正堂前面正在学着大人拜新月。

这首诗表面是写小女孩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么抽象的概念。也意味着小姑娘太小了,所以不免常常弄巧成拙,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七夕节施肩吾家的这个六岁小姑娘,既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虫,也没有向大人要瓜果吃,而是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少女拜月乞巧呢。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学着成人的仪式去拜月,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又纯真可爱。

童年就是“撒娇”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晚唐诗人韦庄有一个小女儿,大概一两岁左右,刚刚会说话。有一次,韦庄写了一首诗送给女儿,诗的名字就叫《与小女》,这首诗里记录下了这个小姑娘晚上哭哭啼啼不肯睡觉的原因。那时虽然不能像现在拍照片、拍视频留下孩子成长的印记,但是可以写首诗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而且一留就是千年。

《与小女》

韦庄 〔唐代〕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小女儿刚刚能听懂大人讲话,就开始咿咿呀呀的学着大人说话了,因为爱玩儿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秀了一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从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姑娘哭闹撒娇的样子,一个小女孩儿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流露出韦庄的爱女之情。

童年就是“发现”的快乐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

清朝文学家沈复写过一本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他在《浮生六记》中记录了一段自己儿时在土墙边跟虫子、蚂蚁玩儿过家家的情景,几个土块,几棵小草,几只小虫、蚂蚁,一只癞蛤蟆就成了孩子的快乐天堂。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浮生六记》节选

这一段的意思是: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边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小草看作树林,把虫蚁视为野兽,把凸起的土块儿视为山丘,把凹下去的地方比作沟壑,我便在其中安心自在的神游,自得其乐。有一天,我看见有两个小虫在草丛间争斗,仔细观察它们,看得正兴致勃勃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极大的家伙,声势浩大地跳过来,原来这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被它吃掉了,我那是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一声惊叫,等我精神定下来,于是捉住这只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里去。

看到这段,让人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从古到今,孩子们的童年乐趣是多么的相似。

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中国历代文人墨客以童年为题记录下了种种可爱的形象,古往今来描写童趣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从那些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受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童年的场景通过诗人生花妙笔,就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起来。虽然这些诗句和我们已经相隔千年,但是至今品读起来,却依旧让人觉得诗句里那些美好的童年趣事,就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文章评论

形容回忆童年的经典古诗词(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诗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