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风俗作文(《别样的除夕》)
第1篇:除夕的风俗作文
“正当人们要去深山里时,却见一个叫‘年’的小孩若无其事地在那里转悠,还说他可以赶跑夕兽……”当“年”的故事回想在我心里时,那,这天一定是除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除夕这天,在我们绍兴老家,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祭祖、吃团圆饭、分压岁包、放鞭炮、守岁和看春晚。
除夕我们早早地就能闻到年夜饭诱人的香味,丰盛的菜肴摆了满满一桌,有鸿运当头、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团团圆圆……我数了数一共有十八个菜。说到这,你们肯定觉得这是让人垂涎欲滴、十指大动的年夜饭马上就要开动了。哈哈,如果这么想,那就高兴的太早了哦。
你睢,奶奶双手捧着一大袋“银元宝”慢慢地走过来了。那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这个“银元宝”我们那叫纸锭,你可别小瞧了这些纸锭,制作这个纸锭可是有很高要求的,必须是由吃素的老奶奶一边念经一边折的。这些纸锭一会儿要送给祖先们,据说只有这样折出的纸锭,才能体现送“银元宝”人的诚心,祖先们才能收到。这时爷爷会小心翼翼地搬出他珍藏的铜鼎,铜鼎不大,直径大概50厘米左右,全身都是古铜色的,上边一点铜绿也没有。我以为是新买的,却听爸爸说,这是祖上留下来的,究竟有多少年,他也不知道,爷爷很爱惜,这是祭祖专用的器具。
这时奶奶已经在桌子前案的烛台上点好了两根蜡烛,然后缓缓地往铜鼎里倒入一小部分纸锭。点燃后,爷爷一边小声地嘀咕着什么,一边继续往鼎里放纸锭。等纸锭都放好了,便站起来,神情严肃而又诚恳,双手合十,朝着上位端端正正地拜了几拜,一边拜一边念念有词。这时我也会马上上去有模学样地拜一拜。现在我们基本不行跪拜之礼,也就站着拜拜,但爷爷说态度一定要诚恳。我们要请祖先们先“吃饭”,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怀念,让他们知道我们都生活的很好,也请祖先们保佑我们健健康康的。我想这样做大概也是为了表达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吧!
等祖先们“吃”好,我们就可以正式享用我们的年夜饭了。晚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能收到了来自“各路”长辈的红包雨,名曰“压岁包”,可以赶跑夕兽的压岁包。我会把它们都放到我的枕头下。
收完红包自然就是和亲人们一起放烟花,然后开启守岁模式,等待新年钟声的响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父母健康长寿,孩子们能茁壮成长。
这就是我家乡的除夕习俗,一个有趣、喜庆、热闹、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除夕!
第2篇:除夕的风俗作文
盼啊盼,盼啊盼,终于盼到了我期待已久的除夕节,一大早,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有红的、有黄的……在院子里嘻笑着、玩耍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鲜艳的春联,门前高高挂起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片喜庆的气氛。
到了除夕节晚上,我吃完年夜饭便跑到楼下大喊:“大家快来放烟花啦”。谁知话音刚落,就听“轰、轰、轰”的三声,天空中就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绿色的长蛇,有红色的龙,有银白色的大公鸡,真是美得无法形容,其中最显眼的是今年的属相――金黄色的可爱的小兔子,我正痴痴地看着眼前的美景,妹妹瞪了我一眼:“还不快把烟花拿出来放”。我回过神来,赶忙拿出那个最大的“降落伞”,别看我是个男子汉,胆子却很小,我哆嗦着拿出打火机,然后再用颤抖的手去点燃烟花,想到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恐怖了。再看看妹妹,早已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已经跑得老远老远的,正用双手捂着耳朵,歪着脑袋朝我这里看。只听“轰隆”的一声巨响,五彩缤纷的烟花从“降落伞”里爬了出来,冲入云霄,放射出漂亮的光彩。
小伙伴们也纷纷拿出五花八门的烟花燃放起来,有“地鼠”;有“小飞机”;有“转转飞闪”……真是令人数不胜数。院子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和清脆的爆竹声,好象在谱写一曲美妙的除夕之歌。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半夜,“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我该睡觉了,因为――好日子才刚开始。
第3篇:除夕的风俗作文
今天就是除夕了,一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今年的除夕我姐姐也要来和我们一块过除夕。
因为大姨在外地,一时间无法回来,就让我姐来我家和我们一起过除夕夜,吃“团圆”饭。
每年的除夕夜,最高兴的就是我了,因为不但可以收到许多的“钞票”,还能吃到我们家的特级厨师——我的爸爸做的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夜幕降临,一盘盘菜都端上了桌,可是我姐却还没回来,我们只能等她回来。这些“美味佳肴”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是被妈妈“盯‘得紧紧的,也无法可施。突然,我心生一计对全家人说:“你看看,菜都凉了,多可惜呀!一来我们必须要吃凉菜;二来吃凉菜又不好;三来……”我正要继续说,爸爸却戳穿了我的谎话:“你想吃就吃吧。”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全家人却被我说得话给逗得捧腹大笑。正笑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就问我们在笑什么,妈妈还没等我说话就把刚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姐姐。姐姐听完后,也笑得不亦乐乎。
笑过之后,大家就开始吃“团圆饭”,一边吃,一边讲着以前发生的事情,一家人其乐融融,兴高采烈地。
晚饭过后,奶奶就给我了应有的“压岁钱”。我兴高采烈地向奶奶道了谢,拜了年,就回我的屋里把钱藏好了。
我们在一起看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吃着好吃的零食,磕着美味的瓜子,喝着好喝的果汁。“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就开始“斗地主”。爸爸每次都抢到“地主”,不过爸爸的“牌技”还是很好的,“硬撑”了好几轮。不过还是老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最终,我“不负众望”和妈妈一起把爸爸这个“大地主”给推翻了。
这个除夕夜我真高兴,让人好想期待下一个除夕的到来。
第4篇:除夕的风俗作文
快过春节了,这可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佳节,关于春节,我早就了解到很多习俗: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剪窗花、拜年……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姥爷家,一起度过这个温馨、热闹、平安、幸福的夜晚。
当我们赶到姥爷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5点钟了,我们赶紧手忙脚乱的进行包饺子的准备工作,可是要大干一场了。
我们几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我负责吧面揉成一个个小团,再用手它们压平,并撒上面粉;爸爸负责把我压出来的“小饼”用擀面杖擀成一个个“大饼”;妈妈呢,当然是负责包饺子。姥爷则在一旁给我鼓劲,分工好后,我们就立刻投入自己的“工作”。
我把衣服袖子撸了上去,先把干面粉洒在小面团上,又一个个把小面团压扁,但总有些小面团压了以后不太圆,所以下一道工序的爸爸擀的饺子皮总是得到妈妈的批评,妈妈为我做了示范,哦,原来,这项简单的工作也有窍门呀,我重新拿过一个小面团,先用手搓圆,再用力按下,这下可是圆了,为此还得到妈妈的大力表扬呢。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通力合作,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摆满了盖子,它们像一个个小士兵,整齐的排在一起,看着人心里真舒服。我们把包好的饺子放到锅里,只听见“扑通扑通”饺子像着急的孩子,争先恐后的“跳”进锅里,不一会儿,小小的铁锅就被“装满了”。经过7、8分钟的时间,新鲜的饺子出锅了,大家看着肚皮鼓鼓的饺子,闻着空气中诱人的香气,都抵挡不住诱惑,争相拿起筷子吃了起来,我们吃着满口留香的饺子,看着精彩的春节晚会,心里不由的产生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
第5篇:除夕的风俗作文
我的老家在饶平。这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可跟《北京的春节》有不一样的地方呢。
老家的腊月,人们不用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而是到百货商城购买年货。年货各式各样,当然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是必不可少的。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包饺子,饺子馅有很多种口味,却往往以大人的口味为主,有好些我们小孩子并不太喜欢。
春节过年,烟花爆竹、穿新衣是孩子们最喜爱之一。燃放烟花爆竹对男生来说,或许是人之常情,大概那是一种力量和勇敢的象征,女孩子穿新衣才是天经地义。
春节前几天,还必须大扫除。大人们用柔软的柳枝捆成一束当扫帚,对室内外上上下下进行一次大扫除,这是一种卫生,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柳枝扫帚用起来不仅减轻许多人力,清洁能力强,不像普通的扫帚那样,脏东西沾在上面再扫就会掉落。家家户户必须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那是希望把不好的东西统统扫除。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纷纷穿新衣,门外的新桃换掉了旧符,而且食物要吃祭拜过了的,没有祭拜的不能吃。除夕夜,家家酒肉飘香,方圆十几里都能闻到浓郁的喷香。整个夜晚,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短暂的睡眠。有些人家会提早一天拜年,但更多的人还是挤在电视机前评论春晚或给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电话或短信拜年。不像北京,这一晚守不守岁是没关系的,不守岁并不代表不希望自己或长辈长寿,而是要养足精神,在正月里更好地到别人家拜年。
正月初一,大家便开始四处奔波,赶着拜年。拜年的时候,人们总要带上礼物和一对橘子,象征着大吉大利的意思。在客人临走的时候,橘子要收回的,但礼物一定是留下的,这也是这里的一种好的习俗和人情世故吧。拜年一定要带上红包,装上新币,双方互赠红包,收到的红包不能当场拆开查看,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
初七那一天,家家必须要有一餐“七样菜”的。“七样菜”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必须是青菜类,菜式并无规定。七种不同的菜混在一起吃,很入味,我非常爱吃。
元宵节,孩子们都会提着花灯到处游走,花灯的造型很多,有些还很新奇、特别,我爸爸曾经给我做过白萝卜灯,那是我最喜欢的花灯。孩子们手提花灯,幸福无不溢于言表,都渲染在美好又可爱的笑容中。
对了,跟节前热闹火爆的生意相比,春节期间店铺生意平淡多了,多数店铺除夕到正月初五关门,初六营业。春节的欢乐气氛一般到元宵之后才会逐渐趋于结束。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春节习俗,但愿全国各地各处、每人每家,都会像我们老家这里一样,每年都过上高兴、欢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