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下力学知识点讲解(力学基础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 图文讲解
第二部分 文字解读
知识点1: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理解:“物体对物体”表示力总是和至少两个物体有关,也就是说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就会受到这种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前面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对”后面的物体是受力物体。注意: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也不一定无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二,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第三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作用(接触)另一种是间接作用(不接触);第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理解:第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第二,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
例如放在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用处于静止状态。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理解: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发生了变化;刀片能划破纸;射箭时,拉弯了的弓等等都表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特别说明:
(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个物体若受到了力(合力不为 0)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理解:1.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会随之改变。
2.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因素变化,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在开门时,手推门的部位(即作用点)不同时,推力的效果也就不同:人拉车前进时,拉力的方向不同,车前进的效果也不同;将钢尺压弯时,压力的大小不同,钢尺压弯的程度也不同。
3.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4.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表述一个力必须把这个力的三要素都指明。
知识点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以下特点:
1.氐小相等质向相囱,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3性质相同,如小孩推墙时,对墙的作用力为弹力,则墙对小孩的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绝不会是其他性质的力。
知识点5: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画法:(1)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2)确定力的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并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
(4)在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
- 上一篇:八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归纳(物理关于测量的重点梳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