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10个黄金法则(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点点方法的改变都有可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变化。
用最正确、最合适的方法,才能把孩子教育的更成功,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优秀。
做父母不用考证,但不能不学习。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映射着父母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方法。
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要先更新自我。
今天,送你10个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助力你成为更好的家长,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归属法则:
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曾一针见血指出:
许多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沉迷网络、撒谎等问题,最大的成因通常和家庭环境有关。
一个孩子,若是看不清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感受不到和父母的亲密联结,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缺失感。
知乎一位网友分享,打小记忆里都是父母争吵、打架的画面,365天安静的日子屈指可数。
每当家里锅碗瓢盆摔一地,咒骂声接连不断,他满脑子都是“他们不爱我,我不属于这个家”。
一个无法给孩子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家,只会让孩子本能地排斥和抗拒。
因此,与其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生活,不如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最基本的理解和接纳。
生活中难免有冲突纷争,父母也要注意正面引导,不要迁怒孩子。
希望法则:
教育要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见过很多对孩子苛刻的父母:
明明有颗爱孩子的心,说出来的话却满是挖苦、贬低和嘲讽。
以为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孩子自律、上进。
却不知,否定的话,或许能激起孩子一时的进取心,但长时间的打压,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魏书生曾把一位只考了8分的学生叫到跟前,先是任由学生吐槽抱怨“怎么学都学不会”。
然后耐心开导:
“你看你自己,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看书,还能考8分,不正说明有天赋吗?”
不过一句话,瞬间点亮学生眼里的光:原来自己还有希望,不要放弃自己。
真正的好教育,不胡乱给孩子下定义,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夸奖他。
越是差劲的时候,越要给他种下希望,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信任。
无条件接纳和正面赏识,才能让孩子看到前进的方向,激励孩子走的更远。
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有句话说:“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管的父母。”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里的千万富翁哥哥和一贫如洗弟弟,让人看到教育的参差。
比起早早就被父母要求出去赚零花钱的哥哥,弟弟过得轻松快活:
什么事都不用做,想吃东西睡觉随他去,无聊就跑去学校和教堂破坏公物,卖小黄书买烟。
不管他多任性无理,偏心他的父母都觉得无所谓,他开心就好。
而哥哥,却每天忙着帮别人遛狗、修草坪、送报纸打工,不敢懈怠。
就这样,一向被高要求的哥哥自律、睿智、上进,成为身家千万的企业家;
而弟弟,懒惰闲散惯了,只会向别人伸手索取,活得落魄不堪,连一间容身的地方都没有。
该管教的时候不管,放纵孩子的教育,只会亲手断送孩子的后路。
声音法则:
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育儿专家陈美龄在《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中主张“不要在孩子向你提问时说‘等一下’”。
即便手头上正在做其他事情,只要孩子有需要,也要停下来听孩子说什么。
有一次她正在炒菜,儿子突然兴高采烈问她“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
她当下立即关掉煤气炉,耐心聆听儿子的问题,并带领儿子一起寻求答案,满足儿子的好奇。
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看来可以“等一等”,但孩子想的却是“快点回应我”。
他毫无保留的表达出自己的困惑,需要的就是被听到、被理解、被共情。
许多父母一到孩子青春期,想和孩子说说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于是责备孩子叛逆不懂事。
然而一切都有因果,十五六岁的孩子不愿开口说话,极有可能是他五六岁时说话父母不听。
想走进孩子的内心,最关键的钥匙正是父母的耳朵。
正视孩子的声音,是给孩子最好的共情。
榜样法则:
不要要求孩子,而是要做给他看
俞敏洪有一次和李玫瑾教授交流,说到自己的儿时经历:
从小父母教他吃亏是福,跟别人分东西时,一定要把更多的一份给别人,自己拿更少的一份。
那时他不懂,多少觉得吃亏。
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他一言一行都贯彻着父母美好的修养品德,最终成就了他的“新东方”。
公司运营困难,别人想着明哲保身,他却心系别人,毫无保留奉献自己。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言传的效果,远不及身教。
父母通情达理,孩子善解人意;父母辛勤能干,孩子积极上进;父母严以律己,孩子自觉自律。
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给孩子看就行了。
孩子从体验中学习,他在父母身上看到的都会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留下印记。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和自己的“不一致”
畅销书作者、硅谷帕洛阿托高中老师沃西基在教育上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耶鲁生物专业毕业的女儿突然跟她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保姆。
一个常青藤高材生,放弃令人羡慕的offer,却跑到大街上贴广告看谁家需要保姆。
这事搁谁身上都觉得不可理喻。
但沃西基选择尊重、忍住不说,虽然心里觉得可惜,但还是相信女儿有自己的打算。
与此同时,也给女儿提供一些招聘信息,让她知道哪里在招生物学的人。
不久后,女儿“终于”回心转意,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并创办生物公司,成为亿万富翁。
孩子的出发点和立场,总有和父母相悖的时候。
与其坚持“我是对的,你不对”的观念,不如耐心接纳、充分尊重。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好好思考、探索,他才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将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慎用惩罚法则:
乱用父母的权威才是问题
教育孩子时,父母容易走进一个误区:
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或做错事时,就用惩罚的方式告诫孩子,纠正孩子的行为。
打手、罚孩子面壁、不准孩子做喜欢的事情、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剥夺孩子某些权利……
简单粗暴的教育,无法给孩子真正的反思和觉醒,反倒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阴影。
《超级育儿师》里有个小男孩因为不听话,被爸爸要求罚站。
生性好动的他,只要稍有反抗,就会面临更严苛的惩罚:不许动、自己打自己的手掌心。
不管他哭得多崩溃,爸爸都视若无睹,咬牙切齿控制着他,逼他就范。
孩子做错事,管教无可厚非。
但教育,不是滥用父母的权威随意发泄情绪。
错误的惩罚,只会掩盖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阻碍孩子正常的成长。
后果法则:
孩子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说:
“一个孩子应该经历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到错误的惩罚。”
和惩罚相比,孩子通过切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自我纠正的成效更好。
一位妈妈带着3岁多的儿子开车外出,儿子无聊想喝酸奶。
因为担心他在车上喝洒得到处都是,妈妈试图劝他不要喝,可是越劝,儿子越坚持。
为了避免更大的争执,妈妈决定忍住火气,放手让儿子做主,不再干涉。
果不其然,酸奶洒了出来,搞得后座黏糊糊一片。
这时妈妈耐心询问道:
“我看到酸奶洒得到处都是,现在该做什么?我们一起做吧。”
结果儿子不但主动把后座收拾干净,也不再提出要喝酸奶的请求了。
孩子不像大人逻辑性强,无法推断事情的后果。
如果父母反复劝说,孩子还是不听,不妨放手让他承担一次。
只有他自己经历后,才会在以后类似的情形中,及时调整过来,避免犯错。
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和孩子斗强
一位从事家庭教育辅导二十余年的前辈说过:
“现在的孩子,吃软不吃硬。
越和他杠,他越逆反、对抗,甚至惨烈的暴力相向。”
现实中很多这样的新闻:
孩子说不听,要他往东他偏往西,多说几句就吵起来,打起来,还理直气壮打电话报警说自己被“家暴”;
要不然就是,一言不合干脆摔门就走,两天闹离家出走三天闹自残……
试图用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只会激发他本能的攻击性。
和孩子斗狠耍硬,最终换来的是两败俱伤,父母的一败涂地。
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要学会示弱,这不是软弱,更不是放任孩子的任性。
而是以接纳、尊重孩子为前提,以柔克刚,更好地走进孩子内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独立性法则:
独立的孩子,才能扛住世界
邻居家小孩14岁那年去外地游学,自己收拾行李、订车票,独自坐了十几小时火车。
到了目的地后,因地陪临时有事暂时接不了他,他被迫滞留在火车站里。
第一次出远门,又遇到这种事,他没有慌乱害怕,而是淡定拨打电话,告知父母情况,并表示自己能够处理。
等到地陪终于接上他,意外发现他全程一个人对接所有事情,不由得心生敬佩,夸赞他独立。
整整一个月的游学,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很少求助别人。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能够独自面对一切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遭遇什么事,都能游刃有余,不让人担心。
孩子独立得越早,越能直面未来的风风雨雨,也越能凭借满腔底气,扛着这个世界的不易。
特别认同育儿专家兰海老师的一句话:
“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每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耐心,还有我们的眼界。”
贫瘠的树根,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只有父母不断学习,及时转换、调整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 上一篇: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有哪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