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longge 03-11 14:57 阅读 我爱育娃
桃花通常是粉色红色的,尤其是能够结桃果的桃花,单瓣五出,仲春惊蛰时节,桃花感受和暖的春气盛开,一种花色的明艳饱满,让人喜悦向上。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说的

桃花通常是粉色红色的,尤其是能够结桃果的桃花,单瓣五出,仲春惊蛰时节,桃花感受和暖的春气盛开,一种花色的明艳饱满,让人喜悦向上。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说的就是桃花带着日光朝阳的明丽,响亮而开。因为桃树带给人们可口饱腹的果实,所以桃树列为传统果树之首,桃李梅杏,并非是以开花的顺序排列,而是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罗列。

但是桃树在漫长的生存演化过程中,也会变生新的品种。

比如碧桃,就是桃树的一个变种。碧桃花朵往往复瓣,果实小巧,但是食用价值不高。可以想见这是桃树为了适应残酷的山地气候,以艳丽繁复的花开,吸引昆虫,保存物种延续而作的努力。

相信古人也试图改良这种品种,但是因为果实不够甜美,而多半放弃。

关于碧桃在文字上的出现,是在《汉武帝内传》里,这本书籍经过历代专家考证,应该是汉朝结束后,魏晋时代的人所写,结合了在道教广泛流行的一些传说。说汉武帝曾经遇见王母下凡,王母是侍女端上来七个青色的桃子,大小如鸭蛋,颜色碧绿,汉武帝吃了之后,想留下种子,王母说,你那块地方不适合碧桃种植,碧桃三千年一结果。

实际上这本书传达了很多有趣的信息。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一是汉武帝真的爱种植,吃个桃子,也要留种,像石榴,苜蓿,荔枝,都是汉武帝时代进入宫廷和内陆的。

二是,碧桃并非是王母娘娘给汉武帝并且留在中国的,实际上那个时候,人们喜欢碧桃花开的绚烂,但是人工培植,渴望收获想象的果实,均告失败,转而寄托王母那边会成功。

三是,其实汉朝,很多道观已经种植碧桃。碧桃花色绚烂,而桃又是道家的一种符号。当然也有渴望改良成功的愿望。虽然事与愿违,但是碧桃花作为景观树,象征树流传了下来。

谁要是将碧桃树种植出了甜美的果实,大约也离神仙不远了。

但是碧桃就这么勾人,年年花色如仙,就是让你的梦想和实际保留一线的距离。

这个距离,叫作“修行”。

知道了碧桃的来源和典故,来谈谈碧桃花。

碧桃花是桃树的一个变种和分支,花朵往往复瓣,比普通的桃花绚丽。

碧桃,开始是指的这种树结出的青色的果实,后来又代称了这种桃树。碧桃花有大红,粉红,雪白,渐变等色,花朵饱满繁复。由于唐朝也同样崇尚道教,所以道家和道观多种植。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元珠道在岂难求,海变须教鬓不秋。

他日洞天三十六,碧桃花发共师游。 ”唐 · 张说 金庭观(在嵊县东南七十二里)

这是盛唐唐玄宗的丞相张说的一首诗,他本人经历丰富,曾经到过浙江嵊县的金庭观。作为道教场所,这里也种植着碧桃花。

那深海里最宝贵的珍珠,因为有着通往海边的大道,有着修行人的坚毅笃定,并非登天难求的东西。那大海风浪四起,人生沧海苍天,最可贵的是保持心境的开朗和淡然,才能青春永驻。

我打算迟早回归道教和山林,归隐海边高山,洞天之境。请师友等着春天碧桃花开时归来,我们一起做逍遥游。

唐朝很有意思,很多大官的最后归宿,不是回乡隐居,而是做道士。比如同时期的贺知章。

这和唐朝道教立国,有着莫大的联系。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唐 · 李商隐 《赠白道者》

李商隐早年有个身份,也是道士。十几岁他就在玉阳山学道,在哪里他结识了很多道教中人,他的同学有的后来成为主持一方的道长,还有一位身份是宫廷女官的道姑,从感情上影响了他一生。李商隐熟悉道教典故,对于碧桃不陌生,除开那些典故中碧桃花仙意的存在,在他所在的道观,到处种植着这灵气美丽的花树。

李商隐流传下来有碧桃和桃的诗接近十首。可以想见他对碧桃花的热爱,深入灵魂和骨髓。

我要告别你了白道长,我在高高的道观前跪下,拜别这里,拜别你。

我走的时候,正是碧桃花开,山风摇曳,如同仙气的春天。

都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和你相处相交相谈如此融洽,这梦幻山水,如仙胜景,就是最美的壶中天地,但是我却要告别了。

这首诗如此仙意,又如此有浩大的伤感,是因为李商隐因为情事满城风雨,道观已经不能呆了,他决定考进士扭转命运,但是这里曾经有过他最深的激情,最美的恋情。但是现在,他不得不离开,且永远离开。

那么李商隐看到的碧桃花是什么颜色呢?

虽然碧桃有多种颜色,但是李商隐最爱的是白色,道骨仙风的美。而恰好,那位对他友好的道人,恰好也姓白。

风吹动如雪的碧桃花,李商隐那是感慨万千,步步回头。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不作寻常好面皮,刘郎去后弄妆迟。

唤回浓睡春方好,洗退残红晚更宜。

薝卜有香陪冷艳,酴醾无力斗丰肌。

最怜月下朦胧影,定起山僧莫皱眉。”宋 · 李光《碧桃》

到了宋朝,碧桃品种得到发展,处处移植,碧桃又叫千叶桃,不再谋求结出香甜的果实,而极力培植成欣赏花卉。

碧桃又专门指的是千叶桃中的纯色白桃花,因为花萼是绿色,花朵洁白如玉。

李光写到,“我的家乡,桃花之繁盛,不亚于陶渊明的桃花源,但是唯一僧院的东院里有一树桃花,花朵是白的且复瓣,花萼是绿的,人们说,这是碧桃花。僧人回来后,折了一枝给我,我把它放在书桌上的瓶子里静养,它的美是萧然出尘的美。“

实际这树碧桃已经有了可以溯源的来历,不是家乡的山野桃树,而是一脉相承的寺院碧桃花。

当然宋朝的栽培技术,会让花色更加纯净动人。

这桃花不是寻常人面桃花的那种红,自从中桃道士刘禹锡离开后,这红色的桃花,洗去胭脂,变作了素净的碧桃。

它长得像洁白的栀子花,比栀子花冷艳,没有栀子花那种浓香,它长得像白色的荼蘼花,只是荼蘼花太慵懒,没有碧桃开在树枝上那种矫健。

最美的是在月光下的碧桃花,出了禅定的僧人看到,大约也会心思一动,怕破了修行吧。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每恨桃花抵死红,年年秾艳笑春风。

谁知零落胭脂后,浅碧微开烟雨中。“”宋李纲《千叶碧桃二绝句其二》

我不喜欢桃花盛开时,太过秾丽。

你看桃花开时的那种绚烂,占尽了春风的得意,让人觉得实在是嚣张啊。

但是碧桃花却是那么的不同,仿佛一场春雨,洗去了脸上的胭脂,那浅浅碧色,如玉白花,开在了微微春雨之中。

原来桃花也有这样素净动人的一种。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一枝如玉照芳春,几度凭阑欲殢人。

不是梨花飘雪树,望中清绝更无伦。“元 · 杨载《再次韵张秋泉真人碧桃 》节录

碧桃花开,一枝如玉如雪,照应二月春天。

繁盛的花枝探到栏杆外来,仿佛在留住行人。

碧桃花不是梨花,比梨花更繁茂更清新。

你去看那雪白的碧桃,那是饱满如雪,花朵一色,清绝无伦。

碧桃的花瓣繁复可爱,团团如雪如玉,梨花和它比起来,则显得单薄了。

白色的碧桃是真正仙衣仙女,梨花则像是穿着白纱的尘世女孩,仿佛正版和仿妆的区别。

实际碧桃不止是白花这个品种,从有碧桃开始起,就有了花团锦簇的各色花朵。

写的最美是近代诗僧苏曼殊的诗。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近代苏曼殊《芳草》

这里的碧桃花未必是白色的花朵。

苏曼殊十六岁去日本寻找母亲,没有路费,他的恋人听到后,将身上唯一值钱的玉佩解下来,叫他换点钱,并叮嘱他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回来,因为她在等他。

可是苏曼殊因为贫穷,前途无定,无可奈何接受了这块玉佩,转身就卖给了当铺。

而随着他漂泊,再也没有机会赎回玉佩。

而那位等他的姑娘,最终两个结局,一种是死了,一种是被迫嫁了。

苏曼殊35岁弥留之际,只要求朋友替他买上一块玉佩。

他是要带着玉佩上路,还是要在他生里和她团聚呢?

这首诗是苏曼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芳草天涯,碧桃树下,那月光照在仙美的花树上,光影里,女孩子解下身上的玉佩,那种少年最真的情感,都在那时。

他注定辜负,却永远记得,记得她的郑重,她的牵挂,她的付出。那是他的无法继续的今生的爱。

这里的碧桃花什么颜色?我不相信是白色。因为那种白色太凄凉,且在近现代园林也不多见。

常见的碧桃花,粉色繁丽,娇美清新,像极了少女青春,楚楚动人。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

文章评论

碧桃花古诗六首欣赏(李白写桃花的诗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