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汉字 >  当前文章

汉字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pangzhenyu 05-27 22:10 阅读 我爱育娃
今日小满,发现小满之美!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相关。谚语云:“小

今日小满,发现小满之美!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相关。谚语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南方的暴雨增多,降水频繁。北方雨量渐大,江河沟渠水流清清。

第二,与农业生产有关。小满之“满”,指小麦、大麦等作物子实渐满。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仅“小得盈满”,南方则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小满时节,溪水淙淙,蛙鸣如潮;枇杷吐金,葚果泛红;布谷声声,麦浪滚滚......好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小满之美,美在色彩鲜艳,浓淡相宜;美在由外及内,表里如一——喜上庄户人的眉梢,醉在诗人们的心扉!

其一,麦黄之美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即开始种植小麦,后来种植范围更为广泛。

小满时节,冬小麦从南到北主产区逐渐进去蜡熟期,故农谚云:“小满小麦粒渐满,收割还需十多天。”“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此时,麦田里的小麦已经黄了梢,青青黄黄,一望无垠,蔚为壮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站在月光下的麦田中看麦,欣喜地写下了《五绝·小满》,诗曰: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时序已近小满,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诗人月下贪看田垄间一行行渐黄的麦子,和农人的心情一样满含着欢喜。同时,大麦、油菜籽已经熟透,泛着金色的光泽,农人们开始收割了。

南宋诗人范成大说:“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明代诗人何吾驺也说:“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是啊,历经辛勤耕种,小麦、大麦丰收在望,谁人不由衷高兴呢。

麦子黄梢了,庄户人像过节一样高兴,于是乡间有了“看麦梢黄”的习俗。

俗语云:“麦梢黄,女看娘,女不看娘麦不黄。”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小满之后,出嫁的女儿要和女婿一起回娘家,携带礼品如油旋馍、黄杏、黄瓜,去探望慰问娘家人,看看麦熟程度,了解开镰时间,问候夏收准备情况。久而久之,这一习俗已成为节日,美其名曰“看忙罢”节,反映了庄户人对小满时节麦黄的重视。

其二,蚕丝之妙

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说明小满节气第一批新茧已经结成,蚕妇要煮茧缫丝了。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宋代诗人邵定作有《缫车》,详细记载了蚕农小满时节煮茧缫丝的情景,诗云:

缫作缫车急急作,

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著。

懒妇儿,听禽言,

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不仅描述了家家缫丝的辛苦,还交代不能偷懒,要抢抓农时。南宋的范成大在《缲丝行》也记述了缫丝卖丝的场面: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後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收茧缫丝之前,还有“祭蚕”的习俗。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江浙一带蚕农要举行祈蚕节。相传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教会人们栽桑养蚕,缫丝制衣,她被尊称为 “先蚕娘娘”,后来又被演化成马头人身的蚕神。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祭拜根据各家“放蚕”日子而定,这天养蚕人家要到蚕神庙跪拜供奉,将面粉制成茧状,串在稻草扎成的山堆上,象征蚕茧丰收,反映人们美好的愿望。

其三,鲜果之香

小满时节,农家田里园上的新鲜果蔬陆续成熟了,采收这些鲜灵美气的新果新菜品食,体验节令之美,感受土地的馈赠,品味丰收的甘甜。南宋后期诗人戴复古在《初夏游张园》写道: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黄绒毛的小鸭儿在村边的池塘里嬉戏,这是初夏阴晴不定时节,先是梅子熟了,后是枇杷黄了,邀约几个朋友,在果园里对酌,摘了黄枇杷、青梅子佐酒,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不仅有梅子、枇杷,这时节麦黄杏也该熟了吧,明代诗人李昌祺在《小满日口号》说: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江南的小满节气,美得令人不由唾液漫溢了。晚清诗人王泰偕说得更妙,他在《吴门竹枝词·小满》里说: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他的诗里有青麦饭有豌豆羹,最美的还有金黄的枇杷、紫红的杨梅,小满天真是吃货的天堂呢。

我的家乡在北方,时令果品如枇杷、杨梅之物是吃不上的,可我记得初夏农家有“小满见三鲜”的俗语,“三鲜”说法不一,有的指“黄瓜、樱桃和蒜薹”,还有的说是“樱桃、黄瓜、大麦仁”,我倒是更惦记那一颗颗紫红黑亮的桑葚果儿。北宋欧阳修的诗里说得比较全: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再至汝阴三绝》

家乡的桑葚、紫樱桃、黄桃诗人念念不忘,老了也想着回故乡品尝一番。

不过,对我来说,还是贪恋着老桑树上紫红一片的桑葚。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写有《摘桑葚作供二绝》挺有趣味,诗曰:

蔫红黝紫簇成堆,但摘儿童莫更猜。

说与故园风物好,玉盘冰醴浸杨梅。

诗人还是忘不了杨梅,他把桑葚的味道与冰酒浸润的杨梅相提并美。我却从王世贞的诗里,回忆起小时候和小伙伴爬树摘桑葚的情景,那可是比吃还要美的滋味啊!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

文章评论

关于描写小满的古诗有哪些?(分享小满之美的古诗寓意哲理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