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

longge 12-08 17:47 590 阅读 我爱育娃
1,秋夜 谢朓 〔南北朝〕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寂静的秋夜,蟋蟀

1,秋夜

谢朓 〔南北朝〕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得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知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毫无睡意。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秋夜》确实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2,沉醉东风·山对面蓝堆翠岫

赵善庆 〔元代〕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

对面山上弥漫着一层蓝色的烟霭显得翠色越发浓稠,齐腰深的草染绿了沙洲。傲霜的橘柚茫茫然一片青苍,被雨水洗礼过的芦苇显得分外俊秀,隔着滔滔江水隐约可以看到远处的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意的,是那几片到处飘飞着的枯黄凋残的败柳叶儿。

“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这两句写的是远景,透过优美的景色,可以感知诗人愉悦的心境。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写的是近景,这才真正体现出了秋意。诗人描写的清新爽朗的景象以及橘柚的颜色,展现了一幅南方的初秋之景。这两句隐隐透露出诗人喜悦的心情。“隔沧波隐隐江楼”,诗人站在江边远眺,隔着烟波浩渺的江面,隐隐看到了矗立在江对面的高楼。

“几叶儿传黄败柳”一句写得秋意盎然,而“点破”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既有突然之意,又有自然而然之感。

这首小令远景近景结合,意境高远、广阔,基调明快,生机勃勃,只是在末尾处顺其自然地露出点点秋意。

3,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李白 〔唐代〕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金风萧瑟,楚木凋零,寒气凛冽。

秋天寥廓,红谢绿潜,万物蛰藏。

胡燕也要回到南方去了,双双在屋檐下呢喃,与主人告别。

他们与主人恋恋不舍,三飞四回头,眼光里充满留恋。

难道他们不喜欢华美的屋子和精巧的珠帘?但是,终归要飞上回南方的路。

我很惭愧,我连胡燕都不如,远离妻子来秋浦已经一年多了。

多少思念,多少感叹,泪下如雨,浸湿湿糊,信不能封缄。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

这首诗前四句写秋天到来万物凋残,中间六句特写胡燕依依不舍告别主人向南飞的情状,后四句由鸟及人,触发游子羁旅思乡。全诗写秋景引出咏物(燕子),又由物及人,落笔主旨。

4,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柳宗元 〔唐代〕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萧萧的夜雨随风袭入竹林,惊恐的鸦鹊翻飞于林丛之中。

思念的人儿被阻隔在河的对岸,整夜里刮着瑟瑟寒风。

浓浓云雾,茫然无际,苍苍潇水,波涛汹汹。

所思念的人儿怎么说得上遥远?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与他同席共用。

这美人心中怀藏奇妙的乐曲,焦桐木上,紧绷的丝弦根根朱红。

清商曲调在秋空中飞扬激荡,犹如闪动的浮光映射到苍穹。

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岂有半点人为的加工。

但细微的心声被封闭在心里,耳聋的俗人又从哪儿能知情听懂?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

此诗前半写思念吴武陵之情。虽距离“岂云远”,但仍是“即席莫与同”。同时并以秋雨秋风、积雾浩波等景物烘托其间,加深了孤寂求侣的思绪。后半以弹琴为喻,亟想从朋友之间获取高山流水的知音之乐。

5,诉衷情·秋情

吴文英 〔宋代〕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

阴云送来阵阵细雨,沙鸥在江面上飞来穿去。水色迷蒙下的江边小洲显得分外宁静。荷花已经残败,那绿色的荷叶又将经历秋天的折磨。

凉爽的秋意也来到了南楼,小楼上帘幕低垂帘钩空挂。伴着半窗昏黄的灯影,听着风吹芭蕉的声音,孤寂的旅人沉沉地进入梦乡。

“片云”二句写江景。汀州之上,水色清澹,云雨徘徊,江鸥翩飞。“小莲”二句写江花经雨经秋之状。上片句句皆透着凉意,过片即名点,谓南楼之人感受到了这些凉意。“半窗”三句写入夜之景,灯晕有色,芭蕉有声,客梦有情。此词上片以一幅淡淡的秋景图,自然地引出来下片一阵淡淡的秋愁,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情。展现了秋初行客所见的秋江雨景和独自夜宿的寂寞情景

6,西塍废圃

周密 〔宋代〕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

7,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宋代〕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寒冷的西风裹挟着细雨呼啸而来,声音好像翻滚的波涛一样。恰好将八九月份的黄茅瘴洗尽。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我要用拜访崇山峻岭,泛舟五湖四海来代替追求画像凌烟阁。

我的老朋友朱景参暂时驻扎在军营中,腰间配着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我,不思功名,渔樵老去,你千万要记着你还有一个朋友,曾在北岭僧舍,蛮江边上,与你品过小槽红酒,赏过晚秋红荔。

该词有着诗的刚健语气与情调。此词通过自己与友人的对比写出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以及故作豁达潇洒的姿态。

8.玉京秋·烟水阔

周密 〔宋代〕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轻烟笼罩,湖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画角声中吹来阵阵寒意,捣衣砧敲出闺妇的相思之切。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我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台阶下的蟋蟀仿佛在替我低声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全词以描写结合抒情,呈现出一幅凄清的秋景图,有力的衬托作者内心的愁情,唤醒词人的沉思,来表现游子的孤寂。

9,秋柳四首·其二

王士祯 〔清代〕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秋天凉凉的露水快要结成白霜,万千柳条正随风飘拂于池塘的岸边水上。

水中的荷叶好似妇人所用的化妆镜,那水边的黄竹可以做成少女的箱子。

可惜板渚、隋堤景色依旧,再不见穿着华美衣衫的贵家少年穿梭往来。

倘若有幸经过洛阳这让人羡慕的风景地,定会满怀感情的踏访永丰坊。

这四首诗,意韵含蓄,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第二首的“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是说隋炀帝命人在隋堤琅琊上种植的杨柳还在,但昔日的繁华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不见琅琊大道王,”犹言不见此等美好景象。

10,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唐代〕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这组诗都是抒发思妇情怀的。第一首诗,诗人以深情而洗练的笔墨,表现了闺中思妇的幽怨;第二首诗,诗人用委婉的笔法,写出了思妇的忧虑和怨嗟。两首诗都写得回环曲折,深婉动人。

11,晴江秋望

崔季卿 〔唐代〕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荡的赞美之情。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

12,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苏轼 〔宋代〕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钱塘江风景从古至今都可称为奇丽,按照惯例,太守都能用诗词表情达意。我这个背负弓弩的先驱在哪里?我的心已飞到钱塘江以西。

春花落尽之后,绿叶翻飞之时,细雨凄凄。眼下我正怀着怎样的一腔情绪?怎敢面对新官,向着旧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辞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评价,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言简而意长,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13,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 〔宋代〕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上片写时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频倚栏”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写题意“赴东邻之集”,“不辞”两句,弥见主人邀客情重,设辞有味。

14,促织

杜甫 〔唐代〕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安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此诗是诗人听闻蟋蟀而感秋之作。首联写蟋蟀哀音的不同寻常,中间两联写蟋蟀鸣声不断对人们心绪的影响,尾联以蟋蟀叫声不受礼俗影响作结。全诗运用衬托、互文等手法,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怀之感。

15,早秋三首

许浑 〔唐代〕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樽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其一《早秋》第一首的前六句,都是写早秋的景物。起句先从秋夜写起,在漫长的秋夜中,漂浮着一种清冷的气息。西风已经从翠绿的草地上兴起。结尾二句是诗的点睛之笔。本诗的最后一句,还为第二首诗预留了表现空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二第二首,起句直抒胸臆,由台阶前的落叶引发出作者之悲,一个“悲”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然而悲又从何而来呢?三、四两句作了解说,可见,一种对未来前途的失望甚至绝望的心情。五、六句,引古人以自况,到了老年才理解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贫病交加的艰难,穷困时更加体会到东方朔的苦辛。诗的最后从古人想到自己的未来,以反诘的语气作结。

第三首,开头两句,又以“悲”字领起。这里景情之间似乎出现了某种矛盾和不协调,使人感到作者的“悲”好像是毫无来由。三、四句景物描写,通过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表现方法,把环境写得非常空灵,寂静,正好衬托出作者孤寂无奈的心情。最后只好暂且以琴和酒,聊以消遣自持,并且在西书房中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写下了咏贫的诗作。表现出一种类乎于“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旷达态度,从而结束了全篇。

16,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江南路绕重山,心知漫与前期。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轻轻将月亮遮住,浮云似有意怜惜明月,不让她的光辉全部洒满朱扉。暗壁、破窗,鼠摇、萤度,萤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书帏。主人公在幽寂的、静得怕人的室内再也呆不下了,只好步到中庭,悄立树阴,忽觉襟袖之间一阵好风吹来,当此深秋,独自悄立闲庭。

夜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呢?伊人在江南,想去寻找你,当初曾和她预约重逢日期,现在由于岁月推移,人事变化,恐怕已难于实现了。无奈,想到现在要是能和她再通书信的话,那虽不能见面,也可以鱼来雁往,互诉相思,也是一种安慰。然而鱼沉雁杳,连做梦梦到的相逢也越来越少。

该词上片描写清秋夜色和书斋中的惨淡情景,下片转写静夜中的乡思。这首词不像周邦彦的其他词那么富丽鲜艳,而是抒情真挚深刻,风格清丽典雅。

17,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唐代〕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

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

朝中事情多半无能为力,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在清凉风中,谁说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缨。

拴在槽上的马受束缚,蜷曲无法伸直,不自由的笼中鸟想念远行。

年底临近傍晚(年将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贵之处是合其情性,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内心自省:挂冠辞官是正确做法,追溯往事叹何时公平。

这首诗写于张九龄辞官回到家乡之时(公元716年)。前四句描写南江泛滥的景象;五到十四句反映了作者在朝中受制、劳碌无成而心不甘的复杂心情;后四句诗人借用陶潜《归去来词》“觉今是而昨非”,肯定了辞官的决定。

18,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唐代〕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有着上千户人家的山城静对着朝晖,每天都在江楼上面对山色翠微。

常来的渔翁在江里放船,清秋的燕子在空中上下翻飞。

学匡衡那样上疏直谏结果功名不就,像刘向那样授徒传经也事与愿违。

而昔日的同学少年都已脱离了贫贱,他们著长安轻裘肥马享富贵。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抒发自己有志而不遇的慨叹。

19,重叠金·壬寅立秋

黄升 〔宋代〕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西风蛩声,入梦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试凉,清冰凝簟,气候已截然不同于夏夜。何况五更钟响,井桐鸦啼,在外皆是秋声。季节怡人之感,为此词造出一种特有的气氛。

20,水仙子·渡瓜洲

赵善庆 〔元代〕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文章评论

秋天的绝美诗词(浪漫的秋天诗词古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