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爱国古诗(经典爱国诗句)
李清照的爱国古诗
李清照是宋词大家,是婉约派的掌门人,她的词,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不在少数。但在李清照眼里,词,的的确确是诗余,即“诗人之余事”。她的词,都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而她的诗作虽然不多,但却都是言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只有在她的诗里,才会上升到家国天下的高度。
1. 《咏史》
宋朝南迁,靖康之耻,是李清照在家国、民族心理上最大的伤痛。她写过多篇诗歌来针对这件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首《咏史》就是其中之一: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这两句写东、西两汉和王莽建立新朝之间的关系,诗人说,西汉和东汉本来就是承接关系,中间却多出来个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长了个无用的肉瘤一样。两汉当然是指当前的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新朝,指的是金国占领了北宋北方领土后建立的伪齐、伪楚政权等政权。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嵇康的朋友山涛任吏部郎迁散骑常侍后,向司马氏推举嵇康担任他的旧职。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不齿山涛依附于司马氏的行为,于是遂与之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任职的官员,怎么就没有嵇康誓死而不愿投降司马氏的精神呢?
这首诗里,诗人主要是针砭了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当官的读书人,希望他们能有点骨气!
2. 《夏日绝句》
在李清照眼里,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当官的读书人,是没有民族气节的;但那些在南宋小朝廷做官的读书人,就有骨气吗?显然不是,他们也好不到哪去。诗人在《夏日绝句》中写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可能是李易安最有名的诗歌,写得更加雄壮:做人还是要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活着就要堂堂正正做人中豪杰,即使是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家败了,宁愿自刎垓下,也不愿意渡过江东,而贪图安逸、偏安一隅。想到这些,项羽这样的英雄,才这样让我们热泪盈眶!
这首诗,字里行间,入木三分的对南宋小朝廷从君主到大臣,都得过且过,偏安一隅的现状进行了揭露。嘲笑了他们生而非人杰,死而无法面对列祖列宗;苟且的活着,不如像西楚霸王那样,轰轰烈烈的战死。
这首诗,至今读来,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
3. 《题八咏楼》
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来到八咏楼,自然会想起太宗,想起北宋初建的辉煌,但现在呢?八咏楼还在,但汴京呢?北方的大好河山呢?诗人在《题八咏楼》中写到: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的主人醉生梦死、得过且过、贪图安逸、偏安一隅的愤慨!其实,不止是后人愁,今人也愁,南宋朝廷的驻跸之地建康、杭州也先后一度失守。曾几何时,金兵直逼四明,高宗只得从海路逃遁。眼下作为行在的临安,又一次受到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但南宋小朝廷还是醉生梦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十四州”的典故出自唐代诗僧贯休,唐昭宗以钱镠平定董昌叛乱有功,拜为镇东军节度使。贯休献诗给钱,中联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钱很高兴,但他野心勃勃,觉得有十四州还不能满足,派人传令,让贯休改为“四十州”。贯休回答说:“州也难添,诗也难改,我好比孤云野鹤,何处不可飞”。女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暗示南宋小朝廷,你现在才拥有“十四州”的土地,离“四十州”还差得太远,不可不图上进,收复北方故土。
4.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在李清照眼里,历史总是在重复,但历史是值得借鉴的。北宋灭亡的历史,跟大唐“安史之难”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需要总结一下“安史之难”的历史,为今天的南宋小朝廷提供借鉴。她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其一中写到: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写的是唐玄宗晚年的奢侈生活,堕落腐化,爱好斗鸡,玩物丧志。而北宋末年的腐化,跟唐玄宗晚年的腐化有得一拼,北宋末年有“花石纲”、“生辰纲”这些既生活腐化,又给劳动人民增加了赋税痛苦,比唐玄宗晚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两者都是对内腐化,而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胡人战马杀进了都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所幸的是,唐代郭子仪、李光弼这两员战将没有被猜忌,最后收复故土;而南宋小朝廷,“中兴四大将”中岳飞被猜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韩世忠被猜忌,最后解甲归田,南宋小朝廷收复故土的希望也随之灰飞烟灭,这着实让人太心痛。
一句话,历史总是在重复,只能使得“后人复哀后人”!
5. 《钓台 / 夜发严滩》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严子陵这种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而南宋小朝廷呢?所有的人都追名逐利,全然不记得光复北方故土,李清照在《钓台 / 夜发严滩》一诗中写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现在,“严子陵钓台”旁边的江上,船来船往,大船载满货物,为利而往;小船载人,为名而来。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但这些往来的大小船只,因为有愧于先生的德行,只能偷偷的在夜里经过先生的钓台。
南宋小朝廷从君王到大臣,再到平民百姓,全然没有收复故土的雄心壮志,有的只有追名逐利,经过“严子陵钓台”时,只能惭愧而过。
6.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与李清照热切盼望收复故土不同,宋高宗则一直希望能够与金国媾和,能够在临安得过且过,一再派使者去金国求和。这让诗人十分的愤慨,她在《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二中写到: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希望看到南宋使者出使金朝,百姓们用竹篮盛着饭。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这是普通老百姓期望收复故土的心情,可惜小朝廷上上下下,全无斗志。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假如皇上对人民有怜悯之心、上天也同情受苦的老百姓。可惜宋高宗只有自己安稳的一点小算盘,根本没有一雪“靖康之耻”的雄心壮志。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圣上你圣明如日,你应该知道愈是一次又一次地会盟讲和,愈是助长祸乱。诗人已经是在泣血告诫南宋小朝廷了,可惜诗人已是生不逢时,看不到收复故土的希望了。
李清照的爱国诗句
易安居士号称千古第一女词人,不但词作一绝,她的爱国情怀也是千古传诵,虽为一介女流,豪情壮志不让须眉。
她的夫君是当朝宰相的第三子。宦海沉浮,虽说是一波三折,但仕途还是一片光明。
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攻破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南宋立。
高宗赵构南逃至建康称帝,当时李清照夫妇也随高宗南下,流落异地他乡,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几乎丢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也就是这一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可谓是位高权重,风光一时。
在一次城内叛乱中,赵明诚不顾朝廷安危,不顾百姓死活,弃城逃跑。
这件事使得李清照对他心灰意冷,看不起夫君所为,只恨自己一介女子,不能力挽狂澜,拯救社稷,拯救百姓。
于是在第二年逃亡至江西途中,在吴江之畔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以这首诗称赞项羽而讥讽明城。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时赵明诚在爱妻的讥讽之下是羞愧难当,也许不止一次地“悔当初”,为此一直心情郁郁,后病死在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易安居士作为一个女人,这种政治胸怀,民族气节,爱国主义情怀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 上一篇:关于栀子花的著名古诗(栀子花的唯美诗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