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绝世名篇(王维经典诗词12首)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
他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还是音乐家。
他九岁能文,十五岁就以诗闻名。
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他的诗,以田园山水著称,恬淡空灵,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
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人们许他以“诗佛”的称号。
他是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十二首王维经典名作:大漠孤烟,渭城朝雨,听人闲桂花落,看明月松间照。
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过后的山谷,空旷清新。明月松林,清泉山石,是这空山雨后的秋凉。
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是一首山水名篇,诗中有画,亦如一首恬静优美的歌曲,表达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旖旎的世外风光,淳朴的山居村民,寄寓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追寻与向往,“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亦是他的态度。
文字,是良药,把心间的苦郁,一一平淡。优雅清宁的诗中世界,是人世沧桑的避风港,是千疮百孔里,寻至的温暖。
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唯有一个“大”;边塞荒凉,人迹罕至,唯有一个“孤”。于是,有了“大漠孤烟”。
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边陲地界里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以一种特有的壮阔与雄浑,大气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近代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在大漠的雄浑景色里,诗人原本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渐渐被一一化解、熏陶、升华,而后产生出的慷慨悲壮之情,更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心情郁闷的时候,读读古诗词,有时,心间的伤,在古诗词里,会慢慢地被治愈。
世间嘈杂,还有一方清静地。心怀美好,美好就在不远处。
❸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了。小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中,背诵在了记忆时里。
但少有人知,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
与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是一首非常朴素的抒情小诗,写的是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他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千古名句传至现今,已不仅仅是一句普通的思亲之言。
它,是一种情怀,来自传统,来自血液,来自灵魂深处的根。但望,这种情怀,不要淡却,不要稀薄。
❹
渭城朝雨浥轻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早晨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元二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人。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到渭城为之饯行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普通的离别情景,也没有特殊的背景,但这送别的一瞬,却成了永恒。
诗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所有的关怀与祝福,都融进了一杯离别的酒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因此,流传千古,成为了广为人知、久吟不衰的名句。
古人的友情,有时候,感觉比爱情还缠绵、刻骨,用情至深,至诚,至意。
一如白居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一如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如,王维的,《相思》。
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
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小时候,初读这首诗,以为是为爱情所写,绵绵情思,意韵悠长。
后来才知道,这是王维写给好友李龟年的诗作,无关痴男怨女,无关情爱。只是,故友之间的惺惺相惜。
王维思念故友,但也没有直白地说,而是用淡语写深情: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原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也可以用在故友情深;原来,男人的友谊,也可以,如此浪漫深情。
有一种无瑕,在诗词里;有一种挚热,在文字间。它们,给人以美好,给人以初心;
它们,历尽尘霜,远古而来,却自带清香与芬芳,似乎,可以,滤尽这,世间糟粕。
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字摩诘,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便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可以说,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禅者。
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
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一如:人闲,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态的物事,却把春涧衬托得幽静至极,宛如一幅充满了生机、生动、不显枯寂的画。
这首诗的美好,在于,那一份“闲”,那一份“空”,那一份“出”,那一份“鸣”,四个字,诉尽,世外的安宁。
原来,诗词里,就有一处地,可以,洗去尘埃。
❼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安史之乱之后,诗人在孟津隐居多年。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
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打听家中事。但他偏不直接问寻,却问起窗前那株寒梅是否开花,实在是绝妙。
窗前一个“绮”,绮窗之人,能是谁?必是魂牵梦绕的妻子和家人。
寒梅开未开?并不重要;挂念的人是否安然?才是心之所念。
一枝梅,一个人,一份念,在含蓄的表达里,格外深厚、浓烈。
❽
漠漠水田飞白鹭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七律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这是属于属于王维的人间烟火。是闲适的,也有点寂寞。
他曾一度在求仕与归隐间徘徊,在初始归隐时,身在田野,还是会心怀庙堂。
可庙堂难负理想,当他披着一身落寞回归山林深处的时候,他最终还是被山林独有的人间烟火所治愈,“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回归山林,终得心灵的慰叹。
几间小舍,冉冉炊烟,粗茶淡饭,只有走过风寒雨冷的人,才会懂得,那,亦是珍贵。
❾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王维「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历来吟诵甚多,王维人称诗佛,这首是公认的禅诗,这首诗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时的他,早已看透仕途的艰险,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他感受着生活,感受着岁月的安好,感受着自身内心的宁静。
他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的境界,便是如此。
在生命过程中,当所有当初勇往直前的追寻,到后来才发现是这一条没法走的绝路时,当山穷水尽的悲哀令我们疲累时,此时不妨回头看看。
或停下不歇的脚步,坐下来,看看天空,看看云,看看四季,看看世间百态。
人间有烟雨,很多时候,不是穷途末路。
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一人闲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这里是无人知晓的深林,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竹林清幽,月下独坐、弹琴长啸,明月相伴,这是一份悠闲生活,也是一份内心宁静淡泊的独白。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滤净心尘,放下疲惫,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
整理好自己,才能让一切过往沉淀,涤净纤尘,才能找到真正的坚定与方向。
⓫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
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看似是描写自然景物,其实,赞叹的却是一幅画。
但不管是景,还是画,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吸引我们的、那种琅琅而语的诗意、诗情,还有诗境。
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
叹服于,文字的魅力。
如果说,这世间,有什么东西,能把人的喜怒哀乐全然地包容其中,让我们表达,让我们渲泄,那么,就是汉字,我们的文字。
⓬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幽空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鹿柴: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他以他特有的对色彩与声音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和返景深林的一刹那的特有的幽静,成就了这篇千古名作。
我们仿佛看到,幽静山谷,一束斜阳入林,打扰了暗处,沉默的青苔。
有时候,一个刹那,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