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三伏五首诗词(毒暑弥三伏,六月三伏猛火燃)
公历七月,即是农历六月。俗话说,六月三伏天,又每年总有冬病夏治的三伏贴。都说三伏天热,那么这个伏字和三伏是怎么来的呢?难道是让人服服帖帖避暑,都在凉快地方趴着吗?
实际“伏”,的确是有潜伏的意思。不过这个伏,不单是指人要在夏天静潜少动,安全过夏,还有个大气深刻的古代天文气象学含义,就是阴气潜伏。
夏至不是有一阴生的说法吗?那么这个阴,从夏至到立秋一直就藏在火热的天气里,有了夏天这把火,属于秋天的属性“金”就一直潜伏着,所以这段时间叫作伏天,有三十天和四十天之长,有初伏,中伏,末伏的名称,统称三伏。
三伏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因为起源于五行,而最早记录五行的,在《尚书》。
"昔闻草木焦。
今窥沙石烂。
愿以三伏晨。
催促九秋换。”南北朝何逊《苦热诗》节录
魏晋南北朝就有三伏和初伏入诗,因为天气实在是热得让人想要发泄。何逊这首诗名字叫“苦热”,可见古人和今人的感受是一样,最怕这无处可逃的六月盛夏,热浪翻滚。
而且这一年比往年更热。因为从前只听说夏天极端天气,草木因为暴晒和缺水枯死,但今年比往年更不同,连砂石都因为炎热干旱成了粉末。
所以他在三伏的每个早上祈求,秋天你快点来吧。当代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加剧了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虽然富裕地区有空调可以让人们清凉度夏,但是,高温炎热天气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多。绝大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都渴望过秋天的凉风。千百年之后,人们发现在炎热当中,体感和愿望和古人并无不同。
当然因为有了空调,大约缺空调的人会由衷地说,赐我一台费用少的空调吧。这热也实在是太苦。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唐朝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节录
心中有大信念的人才无惧三伏天的热。比如唐朝张九龄。但有一点,他本身就是广东人。48岁那年六月,他代替皇帝祭祀南岳以及南海,有可以亲近自己的故乡,所以这三伏天,虽然酷热,但他内心却满满有征服感。
唐朝从京城到南海,万里长路,且越走越热。在路上要从树林中穿过,因为白天的太阳足以使人致病。拖着很多人员行李,哪里有不辛苦的道理,但是我还是非常开心。因为此次南海之行可以公私兼顾。
六月远行,可谓赴汤蹈火,水陆兼程,但是这位出身广东的官员圆满完成了任务。这过程中的艰辛,他没有多说。难道他不怕热吗?肯定不是,那是因为有巨大的任务和目标。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难定,沉烦气欲无。
何时洒微雨,因与好风俱。”唐朝权德舆《病中苦热》
三伏之热加上身体多病,个中滋味其实很多人都品尝过。本身如在烘炉中烤着,而这个时候还生病。疲倦的身体火烧火燎,大汗淋漓。
心慌心悸,气烦气短,什么时候下点雨,吹点风过来呀!
三伏天气容易中暑,热感冒,上火,肠道疾病。如果人的免疫力下降,一些基础病会卷土重来。年老体弱者如果救治不及时,还会发生生命危险。
所以三伏也是人需要静心调理和沉潜的时段,防暑防病。注意室内清洁与降温。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
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宋朝李石《扇子诗》
这是写在扇子上的诗,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童谣,“三伏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你热也也热。”古代人没有空调,扇子是夏天居家办公会友旅行之必备之用具。也由此生出了扇子的审美,在上面题诗作画,刺绣精装,供人把玩。
这首诗很普通但也很应景。六月三伏天气像猛火一样蒸煮着人间,天地无雨,连龙王爷也口里干得冒烟,何况人,只能拿扇子摇呀摇。
窗外是一阵阵烦人的蝉声,它们躲在树荫里鸣叫。但是最后写蝉却让人回味,古代总说蝉是最清高的站在树尖上餐风饮露,但这里却反用其意,你们真的是站在最高处太阳底吗?我看你们是身藏大树好乘凉也。
你们叽叽歪歪,吵吵闹闹,就是不肯站在太阳底。这首诗有点内涵,点出了夏天的热,也讥讽了那些口里标榜清高的人,真正到了炊汤见米的时候,蝉性和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以才有对有毅力的人赞美,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
月窗风竹乱,涸渚露荷倾。”宋朝毛滂《夏夜》
三伏涵盖最热的农历六月和七月初,暑期逼人,酷热难忍,往往觉得空气里都有热毒。所以这里称“毒暑”,让人会心。最毒的暑气弥漫着三伏这个时段,只在半夜二更的时候才微微凉快。
这时听到风吹动竹林,竹叶摇乱的声响,那是难得的雨即将到来,听,那干旱的池塘,我听到了雨水滴在荷叶上又落在泥土中的声音呀!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段,且时间长,长达三十到四十天,是最考验人体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时段,所以不仅要准备充分的物质,过好三伏,还要调整好精神和心态。
如同三伏的伏一样,静待好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