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longge 06-18 13:28 阅读 我爱育娃
说公历一月八日是苏东坡的生日,不假,但是苏东坡本人一生过的是农历的腊月十九。小寒十二月解,大寒十二月中,此时是一年最冷的三九之时,宋朝时应对的时令花木是梅花。 苏轼

说公历一月八日是苏东坡的生日,不假,但是苏东坡本人一生过的是农历的腊月十九。小寒十二月解,大寒十二月中,此时是一年最冷的三九之时,宋朝时应对的时令花木是梅花。

苏轼少年和青年时代顺遂,腊月生的人,近年关,多瑞雪,总是春风即来的明丽,但是苏轼的中年之后备极坎坷颠沛,那照应生辰的梅花,在苏轼心中,别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苏轼最美的梅花诗词,都是在中年之后,越老越清奇遒劲。那是他自己的暗喻。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在湖州当知州,这是效仿白居易中年后回避朝堂风雨,选择做地方官,虽然主政一方,但是此时苏轼到底还是中年气盛,在给皇帝的谢表中写下,”我这个人愚钝,难以像新来的人一样平步青云,自己老了不多是非,皇帝才将我调到湖州,管理一方。“按道理这样的谢恩表,带着自我调侃的性质,若是君臣关系好,皇帝也只是一笑,苏轼这文采风流。但是这节骨眼上,却是皇帝为新政推行焦头烂额,苏轼是新政的反对派,也就被好事者读出了另外的讽刺。然后苏轼一夜之间,从湖州押往京城,下到牢狱,好事者收罗苏轼的诗文,认为他藐视君上,讥讽新政,不杀不快。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宋朝最早的文字狱。

苏轼在死牢里呆了103天,他已经做好的死的打算,也觉得自己冤,但又能如何?他此时最愧疚的是弟弟,他们哥俩父母已经过世,这人世间的残酷,风雪将折玉梅花。

随着王安石以及朝中许多大臣的保举,苏轼死罪得免,由一个中高阶的官员流放到湖北黄州,以一个地方保安的名额安置,接受地方官员的监控。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北宋 · 苏轼 女王城东禅庄院《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

在去往黄州的路上,正是冬末春初,苏轼的生日是在贬谪的路上度过。劫后重生的苏轼,死罪虽免,活罪难逃。一路上寒风冷雨,他看到了山野路上沐浴在风雪中的梅花。

对于苏轼来讲,梅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打动他的心。春风得意的过去宛如梦境,真实的人生,他就是风雪残梅,被抛掷到荒郊野外,自生自灭。

那细雨中寂寞孤冷,瑟瑟在冬天里的梅花,让他终于看清楚自己的状态。父母已亡,为皇帝所厌弃,人生前途尽毁,愧对兄弟妻子和孩子。也许他不止一次想到了他的生日,生在了冬天,就是这无所依靠的梅花吧。

到了黄州,很快盘缠用尽,自愿跟随他来的几个朋友学生,都一起面临着连吃饭都是问题的残酷的境地。团州副使的薪水供他一人都够呛,这年黄州本地大旱,生存成了最大的难题。好在苏轼有着治理州县的实干能力,为了生存或者为了大家活下来,能高能低,四处写信托人,终于获得了黄州一处无人开垦的废园,这些陪他来的人,也都放下了读书人的身段,开荒种地,在这贫瘠的地方,像农民一样生存下来。

第二年又是梅花开的时候,他们自给自足,将清寒的日子过成了浪漫。

在朋友间的聚会时,他已经开朗舒缓了很多,这里的人情温暖,解决了生存问题,回头去年在风雨流放的路上,细雨梅花那种心情的落魄,记忆犹新。

他是一棵中年的老梅花,这里恶劣的环境下,也生存了下来,是痛苦的磨砺,是回首往事的一点释放吧。从此苏轼肯定了自己就是冬月里的梅花,出生在冬月,开花在冬月。

是梅花给了他底气。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

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北宋 · 苏轼正月三日点灯会客

在黄州的五年,是苏轼最艰苦的五年,他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来的路上,他还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落魄在寒雨梅花的孤冷里,那么在现实的最质朴艰辛的生存里,他这棵被抛弃的梅花生存了下来,且生活和精神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生活艰苦清贫,然而有大段的时间,踏古感怀,他已经是朝廷废子,反而达观洒脱起来,著名的《浪淘沙大江东去》《赤壁赋》就是写在此时。思想上有着雄健清朗的超越感,这是苏轼精神上转成坡仙的阶段。

这是黄州第四年的正月,北风呼啸,江水摇荡,雨雪纷纷。苏轼在茅舍里迎来了风雪之中拜访他的客人,好客的他拿出了自己储备的地方酒,好爽对饮。

那么这位客人很可能是从京城特地过来看望他的。

苏轼已经成为东道主,很谦虚的说,这里是乡间,和城市的风光那是不可比的,城市的灯火,春节元宵节那是璀璨热闹,但这里只有乡间的集市,冷落萧条。

不过,这里还有一样最美的东西,就是梅花,这里的梅花在寒冷的烟中,在湿冷的雪里,你们过年看灯,但我这里,梅花开放,也是新春的灿烂和灯火啊。

苏轼此时是朴素的农民身份,他认同了一切朴素的事物,包括梅花。

这梅花代表着他自己,虽然是冷烟湿雪,然而靠着自己的韧力生存,迎接着山乡的春天。

寒苦中的乐观才是真乐观,寒苦中的旷达才是真旷达。

我相信来的人,一定将苏轼的境况回报给了想得到他消息的人,包括京城里牵挂他的朋友,太后和皇帝。

所以苏轼开始又一次迎来的他仕途的春天。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49岁的苏轼,在哲宗初年,青云之上,短短几个月,升到翰林 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如果苏轼想寻求安稳和富贵,大可以安享其成。但是有了基层磨砺的他更看得清楚,一项政策和制度到底是哪些能够利国利民。

所以他对事不对人。但是正是这样的正直,反而让旧***和新***都不满,两方面都排挤他。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北宋 · 苏轼《定风波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此时因为乌台诗案受牵连的官员也陆续放还,这里面就有苏轼的朋友王定国。王定国被贬谪到岭南数年,他的歌姬宇文柔奴不离不弃。两个人郎才女貌,倒也让人欣慰。

看见王定国归来,春风依旧,苏轼就打趣他。

你看你生的粉妆玉琢,难怪老天要给你一个好女子,她歌喉清亮,声音雪净,让岭南的热浪也变成白雪清凉,你看你,两个人都还不错,小柔奴出落得越发清丽。

实际一个京城人到岭南那种地方,几年也会晒黑吧,那里地方风物不同,又听说常有瘴气瘟疫。

苏轼夸是夸,实际聪明的他自然知道王定国既然是贬谪,生活哪里会有诗美。

他转头询问柔奴,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可习惯?

但是柔奴这个女子,微笑着说,此心安处是故乡。

苏轼瞬间感到一树美丽坚贞的梅花就站在眼前。

是,贬谪哪里有好的,然而柔奴愿意跟着王定国吃苦,固然是主仆之义,但是她那样的泰然,心有所属,岭南也好,京城也好,那不过都是外在的变迁风景,和心不相干。

我想这句诗的原话,肯定不是如此,但是被苏轼升华了。

对于柔奴来讲,跟定说爱的人,虽苦犹甜,没有动摇。

对于苏轼来讲,他已经经历了巨大人生的风浪,他的心,自然不是小的儿女情长,他不过不愿意再受官场的左右,说我所说,做我所做,安心才是根本吧,

那是坚毅的梅花品质。

所以苏轼是真的豪放了,并不在乎自己的高位是几年磨难而来,该说的说,该抨击的抨击,以求不愧对国家和生平。

当然等待他的,就是再次的不受待见。

不过他也无所谓,在杭州,他致敬白居易再次整治西湖,将这里打造成人间天堂。

贬谪到颍州,他在这里 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

57岁的他贬谪到惠州,他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这里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

千金散尽,只为这里的百姓过得好。因为他认清了自己,就是百姓。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老年的苏轼,在岭南也看到了梅花。

没有细雨梅花正断魂的伤感,他见梅花如故人。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北宋 · 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其一 》

这是他57岁生日之后,在惠州寺庙的松风亭下,主动去找梅花。因为梅花是他。

他想起43岁去往黄州路上,那时的他心情沮丧,十分落魄,是梅花提醒了他,是梅花照见了他的本来,他认同,并化作了生命之花。正是这种在寒苦里的坚韧,让苏轼不再为名利所束缚,像梅花一样,随遇而安,却有独特的个性。

再看到梅花时,苏轼是欢喜的。

从前黄州的梅花是冷雨湿雪,这里的梅花是在岭南的烟瘴暖雨中。都无所谓。

在梅花下饮酒,苏轼不是买醉,是一生和梅花真的在灵魂上融为一体。

梅花相伴,我想苏轼是认为自己真有福气。这是他的生日之花,命运之花。

但这种命运不是悲观,而是认同。

”密竹不妨呈劲节,早梅何惜认残花。“

做竹子肯定要呈现出遒劲的竹节,是梅花,当然会历经风雪,甚至会过早凋谢。

但是,真的无所谓,至少一生是像梅花一样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自己的芬芳。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在62岁的时候,流放得更远,海南儋州。他也只是笑笑。在这里开办学堂,传播文化。

65岁,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接到朝廷特赦,将他重新启用为朝官朝奉郎。但是苏轼已经不在乎了。或者他久已经不在乎。

多病的他特意经行广东梅岭,留下很多梅花诗篇。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北宋 · 苏轼《赠岭上梅》

此行大约是四五月,这满山遍野的梅花已经凋谢,多病而感到时光不久的苏轼在这里做逗留,站在梅花岭头回顾自己的一生,又和山上的老翁家常闲话。

他暗示老翁,自己虽然是回京,只怕多病的他已经回不去了。

这首写给岭南的无数绿叶成荫果满枝的梅树诗,代表了他生命最后的感慨和超脱。

梅花开尽百花开时,你才来。

梅花错过了最绚烂的花期,也错过了最豪放的激情,青梅煮酒的岁月。

那山头挂满黄色的成熟的果实,是风霜得来,甜吗?当然,但是也已经晚了啊。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苏轼度过梅岭之后,不久病逝常州。对于这天,他早有预感,对于回归京城,早已经不是他的精神动力,他的生命像梅花一样,努力盛放而凋谢。

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一生,是梅花的一生,是自我认可奋力的一生。他在中年之后,注重生命过程的给予和释放,而不在乎结局,这是值得很多人学习思考的。


文章评论

苏东坡五首古诗赏析(早梅何惜认残花,此心安处是吾乡)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