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梅花五首古诗(腊前有雪曾相约,天下无花似此清)
农历的十一月,传统叫作仲冬,是传统冬季的第二个月。此时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都进入了真正的冬天,低温在零度以下,北方常见冰封大雪,南方草木凋零,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进入了冬藏休眠期。
仲冬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不是说的冬天到来,而是一个特定的天文节气术语,是指的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是一年中太阳角度最低,白天最短的时刻,但是过了这个点,太阳逐步朝北运行,阳光带来温暖,进入了另一段由冬到春的循环。
古人靠身边长久于人生命的植被物体作参照物,来确定冬至的存在和意义。他们很早发现,有些植物恰恰是在这一阶段生长开花,被赋予了敏感阳光的神秘。比如蒹葭,也就是水生的芦苇,比如荔草,是鸢尾科植物或者兰草的一种,比如梅花,恰恰是在这一阶段萌发花蕾。
周朝以冬至为一年的岁首,其来历或可耕追溯到尧时期,原始农耕社会的人们崇拜太阳,因为太阳带来了万物生长,农业丰收。
以太阳的回归作为年的开始,上古的春天在精神意义上比后人早。
汉朝以正月作为新年的开始,但是冬至的意义仍旧重大。冬至作为大节延续了几千年,在古代文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梅花是什么时候由南方传入北方的呢,诗经里有无数的梅树,足以证明,在周朝,或者周朝之前,北方就到处种植梅花,据竺可桢考证,先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类似现在的长江流域。诗经里终南山曾经种植了满山的梅树,皇帝亲自考察梅树的种植。彼时,梅的重要作用是果实提供酸味的来源,虽然贵族是以南方进贡的梅子为生活食品,但是普通人的饮食中的酸味则依赖本地梅树。
这种情况,大抵延续到唐朝,因为宋朝之后,气候变得寒冷,北方黄河流域极度低温增多,不再适合梅花的大规模种植。不过宋朝的观赏梅花培植得到长足进步。
正是梅花在仲冬冬至节左右发蕾,被誉为冬至之花,向阳之花,迎春之花。梅花的花期很长,有些梅花早冬就可以发花,梅花的盛花期在长江流域是在腊月和正月间,所以腊月前,冬至节左右的梅花,就叫作“腊前梅”。腊前梅的含义是和冬至对应的,是最早的向阳生长的应候之花,在精神上给人抗拒寒冷莫大的激励。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早,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唐 · 杜甫《 江梅》
55岁的杜甫,此时在四川夔州,离他的谢世还有三年。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家人和孩子,躲避战乱,从洛阳经过秦岭下到四川,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
这是极为坎坷颠沛的十年,因为身上维系着家人的生存。但是杜甫的老家在北方洛阳,那里是帝都,还有故园兄弟,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杜甫并非有钱人,他苦于盘缠不够,在四川滞留,最后的几年因为有机会获得一块山地,种植果树,而积攒了些银两,这更让他归心似箭。
那么上文说到,在唐朝,北方气候偏暖,杜甫的家乡洛阳,包括都城长安,冬天是看得到梅花和梅花林的。而梅花素来是家园之花。
那么在四川,这年仲冬,冬至左右,杜甫站在江边,看到了这里冬至左右的梅花正在打苞。有的阳气和暖,居然绽开了花朵。
梅花在腊月前就绽开了花朵啊,梅花盛花却是在年后。
我知道梅花此时开,代表着迎春之意,冬至春来,但是无奈我客居他乡,看见梅花反而生出思念故乡的乡愁。
这里的梅花和雪一样的白色,江风吹过,摇撼树树早梅。
这多么像我的家乡啊,只是我的家乡看不见,我只站在高台上,看见了阻隔家乡的无数山峰。
冬至阳生梅花放,对于杜甫来讲,这是一个好的预兆。他认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所以急不可耐的他,过完年就买舟北上,但是结果很悲催,一路上战乱的余烬并未完全熄灭,杜甫用光了盘缠,最后病死在长江中的一条船上,
一朵盛唐梅花,熬过了最寒冷的战乱风雪,凋谢中唐早春。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唐 · 李德裕《忆平泉杂咏 忆寒梅 》
在唐朝洛阳的城外,有中唐宰相李德裕的平泉山庄。
唐朝的气候还是偏温暖,所以这里的梅树冬至左右就开花了。
那寒冷的池塘边,有数棵梅花树,常常在腊月前开花。
那如雪的花开,映着山边的翠竹,那香气缭绕,落花飘零在水面。
我常常回忆冬天的黄昏,梅花树下,水塘上,还有耐寒的水鸟飞来。
我不在平泉的时候,谁在那里看梅花?又谁会在黄昏里看花饮酒呢?
这首诗很有意思,因为洛阳冬至左右,梅花就开了,而且因为繁茂,还有落花。
实际上当代长江流域的仲冬,梅花也才刚刚打苞,鲜见开花,这首诗可以同样证实,唐朝北方的气候,相对现在温暖湿润。
“冰玉丰姿夐绝尘,山林谁伴岁寒盟。
腊前有雪曾相约,天下无花似此清。
不待春风施造化,只嫌晚角说平生。
月香水影吾家事,却被诗人掠美名。”宋 · 潘玙 《梅花二首 其二 》
这一首诗写的是仲冬低调开放的梅花。
像冰一样玉一样的梅花开了,满树梅花,清丽绝尘,在山林中还有谁和它相伴呢?
只有腊前仲冬的雪和它约定,于是在仲冬的雪里,梅花开了。
天下没有哪种花,像梅花这样的耐清寒,香气清冽。
梅花并不等待春风来,而是自主的开花,给人带来香气和激励,只是还是有冬天的画角吹响,仿佛诉说着梅花故事,它曾经是北方戍守边塞的将士们的家园之花,看到北方的雪,会想到梅花。
梅花只是静静开放,站在月光下,疏影横斜,安慰着家人朋友,却被诗人流传,变成了一种轻浮的审美。
那么这首诗是很耐读的,梅花如君子,低调利他,梅花如姊妹,清寒守护,对于梅花的爱,一说就俗。梅花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特质之一,优美高贵,却隐藏于平凡。
“瞥见江南树,繁英照苑墙。
无双春外色,第一腊前香。
云叶遥惊目,琼枝昔断肠。
莫吹羌坞笛,容易损孤芳。”北宋 · 宋庠 《马上见梅花初发 》
在宋朝以后,梅花的产地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以及以南,北方的仲冬鲜见梅花。
我打江南走过,那开在季节里的梅花,树树如雪,令人惊艳。
那花开簇满了院墙,在冬景里分外清丽。
如果以立春作为春天,那么梅花开在立春前,那是春天之外的春色,天下无双。
如果以冬至作为花信,梅花是第一个腊前芬芳的花木,且香气清远。
那如云的花开,让人震撼,那如雪的花枝,飘飞如雪,曾经使得多少古代戍守边塞的人思乡。
这么美丽的梅花,不要吹那些伤感的曲子,不要让这可爱的花朵在悲伤中凋谢。
我打江南走过,那嗒嗒的马蹄穿越梅花的芬芳。
那是冬天里的春色,那是最美的芬芳。
“旧种梅盈圃,山居未是贫。
腊前春讯息,林下玉精神。
水月西湖梦,风霜晚岁身。
分明隐君子,不肯惹红尘。”宋 · 潘玙《山圃梅 》
人生多坎坷风雪,需要信仰和坐标。如果你一无所有,只有一块不大的土地,建议你无论如何种上梅花。
因为梅花在冬天里发花,它最早感知阳光,感知自己生命的毅力。
我曾经在小园子种满了梅花,你说我贫苦,但是我自己并不觉得。
那梅花,是腊月前,最早传达春天消息的使者,那梅花,在冬天的林子里,如玉开放,精神十足。
有流水明月伴着梅花,虽然此时多风霜雨雪,但是最寒冷的年关,总有梅花陪伴,陪着你度过坎坷孤独。
梅花分明是一位隐藏的朋友,一位你生命的君子,在你最落魄的时候陪伴,没有丝毫世俗气息。它纯良,耐寒,温馨,相伴,情谊动人。
它让清寒的生活有了方向和动力,那就是迎寒向前,通往春天。
古诗词中的腊前梅的寓意和冬至迎春相关,包含朴素的生活哲理,给人向前的坚毅和期望。冬天虽冷,春不远,因为腊前梅花,已在打苞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