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longge 06-11 14:56 阅读 我爱育娃
生长在南方平原地带的人,初冬不见雪,很是正常。但是听说不远处的神农架已经下了今年的初雪,刷到照片,风光莹洁动人,才忽然想到,这毕竟是冬天啊。而沉醉南方初冬如同晚秋

生长在南方平原地带的人,初冬不见雪,很是正常。但是听说不远处的神农架已经下了今年的初雪,刷到照片,风光莹洁动人,才忽然想到,这毕竟是冬天啊。而沉醉南方初冬如同晚秋旖旎的我,忽然想看看北方的天气,结果刷到了沈阳,这一段时间已经多在零下,且雪飞不断。

节气历诚不我欺。源于黄河地区的节气历,立冬原有水寒成冰,黄河封冻,那么更北的地方,自然早就冰天雪地。

说起冰雪的诗,首推明末清初的僧人函可。因为不是说以前的人,写雪的诗不好,而是数量和质量都不如函可的精而多。函可是不多的描写东北雪地的诗人,因为这之前,很少有汉族诗人深入此地,并留下关于雪的深邃诗篇。

而函可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的身份是明朝末年的僧人,因为卷入逆案,被清廷流放到沈阳,在艰苦的环境下,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二年。而陪伴他的,是这里寒冷的气候,拮据的生活,使得他分外领略知悉东北的雪境。无从逃脱,当然只能适应并化作审美。

而他本身老家广东,温润如春的梅花之乡。而他本身,晚明尚书之子,阅历末世风烟,最终在东北走完生命的最后,是命运的磨难,也成就诗的深邃。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鸟宿寒枝动,晴天雪更飞。

既沾台石冷,复上老僧衣。”明末清初 · 释函可《枝上雪二首》

这是沈阳报恩寺的晴雪。

一场雪后开晴,然而厚雪积压在枝头在地面。

总有不怕冷的鸟儿熬过了冬雪纷飞,迎着早上的太阳在扑棱翅膀,结果撼动了枝头的积雪。

树枝在轻轻摇晃,结果洒下了轻粉一样的雪花,这是难得的晴天还可以看到雪花从空中散落。

有的落在地面,有的则落在他的僧衣上头。

那是一种晴雪的明丽感。

函可流放沈阳慈恩寺,年龄不到四十岁。但是他之所以称自己老僧。是之前经历的磨难,可谓九死。函可是明朝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父亲忽然病故之后,函可感觉仕途无望,且明朝处在动荡的变局时期,他决意出家。或者也有类似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要满于混乱混杂的现实。出家不久,明朝覆灭。

30多岁的他以僧人的身份进入南京,此时是南明朝廷主政南京。不过未到三月,就逢清军攻破南京,他写下纪实的《再变记》记录当时清军的残暴和抵抗的壮烈。随后,他拿着洪承畴给的令牌出城时,被清兵捕获,搜出了《再变记》以及相关书信。

函可的真实身份和动机在当时是巨大的谜团。比如他是否带着使命,和南明皇帝以及降清重臣洪承畴什么关系,这都不得不使清朝严肃对待此事,于是把他押解京城,并在牢狱里多方审讯折磨。其实处死函可并非难事,就凭一本《再变记》,足可以杀他。

但是函可当时已经是有影响力的高僧,他的弟子汇聚京师,以燃指为函可证清。当时清廷急于安定民心,害怕引起宗教上的对立。在关押函可三年后,流放沈阳报恩寺。

所以函可经历这些末世巨变,称自己为老僧,已经显示他足够沧桑。

函可在狱中,只承认自己因为尘世际遇,和朋友都是故人,获得通行方便而已。

但是在他留下的晚年的诗章里,他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僧人是儒,是河山“剩人”。那么实际上,他的南明之行,必然不简单。但是这些往事,都已经过去。

他流放沈阳,也安于此,也不安于此,因为他的心还在跳动。

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洞悉了沧桑,才会有老之感。而他此时不足40岁。

东北艳丽的冬阳,打在他身上,飞鸟振出的雪花落在光里。清冷的暖意啊。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古瓦疏不完,白雪飞满床。

抖擞一片衲,犹疑是月光。”函可《雪十二首》

函可是广东人,之前的寺庙在南方。重峦叠嶂,南屏晚钟。

年轻时代雅慕山水,面对晚明的混乱,于山林间寻求一方清净和乐土,慈悲而柔软,清新而空灵。直到身处真实残酷的南明末世场景,和残酷的牢狱折磨。

看淡生死,和经历生死是两码事,经历生死和忍受折磨又是两码事。然而这位少年优渥的公子,活了下来,被送往极寒的东北。

在这里,破旧的寺庙,屋顶上的瓦是残缺破漏的,以至于下雪天,雪从破漏的屋顶飘了下来,落在床上。

半夜里醒来的函可,抖动盖在床上的当棉被的僧衣,他居然想到了月光。

月光是白色的,但是不会这么冷呀。

僧人是有棉衣,但是也耐不住这样寒冷的天气。

在这里过了十年后,才有人给他送来羊皮袄子。“十年冰里过,此日披羊裘。”他自嘲自己是山上的顽石,居然十年都没有冻裂冻死。

可见当地的气候寒苦和他深处的环境艰辛简陋。

然而他却将苦寒风雪化作了诗。那白雪飞满床,那雪花如月光。

那是真的让人酸楚落泪的浪漫啊。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半夜披衣起,宛在梅花村。

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函可《雪十二首》

这么大的雪,且雪已经落在漏风的屋子里。屋子里或者有火炉,此时也不暖吧。

睡是睡不着了。好在下雪天,如果雪大,反而不会有太多风寒。

既然抖擞了僧衣,那就穿在身上吧。

然后他推开房门,看到了雪中的奇景。

无数的枯树上挂满了雪,无数的枯树宛如连绵的梅花开。

而地上也是厚厚的积雪。

而此时的雪又和梅花不同啊,因为梅花总会开谢,不像这样壮丽的雪色,妆点如梅的树木,连绵到天边,连绵到脚下。而这样的景观,总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宛如一幅天然的图画。

函可说,自己有一瞬,宛如回到了梅花村。

心有所思,才会比拟成句。

函可的故乡是广东博罗。以盛产梅花出名。梅花盛放时,也是花满枝头,那是他故乡的乡色和乡味。但是此时函可已经回不了家乡了。

越是不能回去,对故乡的思念也越深重。我相信他此时总还抱着隐约的期望,愿望有生之年回到故乡,若逢着故友亲人,却话塞外梅雪时。

但是三年之后,他的僧友远从广东而来,找到他。谈到了让他心痛炸裂的事情。他家在抗清的运动中,为了抵抗清军,满门罹难。后来知道仅有三弟一人存活。

他该长笑还是悲愤呢?

从此梅花和故乡成为他铭刻在心的信仰。他以僧人的身份集结一些流放到此地和辽阳的文士,唱酬往来,缅怀故国和故乡,抨击时政。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反清。

生命活着,总要有所作为。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我从雪里去,君自雪中来。

又是今年起,相过第一回。” 明末清初 · 释函可《雪中访大翁》

这是北方真实雪地的情景。

函可出门去拜访一位年龄相当的好友。

他走在雪地里,结果半路上,遇到老友正涉雪来找他。

两人相逢在雪地里,留下两行深深的足迹。

两人在雪光里温暖笑着。这是今年头一回见面吧。

雪上深深留着咱们的足迹啊。

都说雪泥鸿爪,不可长久。但是这脚印和快乐,温馨和情谊如此真实而厚重,那是真实生活着的快乐啊。

函可已经适应了东北严寒的天气,并且有很多老朋友。

这里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了。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生卧冰雪中,死埋冰雪下。

藉此省见闻,天地为长夜。”明末清初 · 释函可《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五》

大来是何人,现在已经不可考。从函可其他诗作来看,此人很可能在晚明做过高官,而被清廷流放到沈阳辽阳一带,和函可是诗友。函可应该是了解他生平的人,嘱咐他的家人,坟头不要种植太多的松树,让他可以眺望远处的青山和沐浴日光。又或者,是这一场大雪,让这位贫病交加的老人最终死于寒冻。

函可的诗显示了一种深厚的安息情怀,但是这不是佛教的,是传统中国式的。

生前卧在冰雪当中,死后埋在冰雪之下。

死亡也不是不美好的事,因为终于可以不用经受世间的折磨,天地闭合,您可以永久的安息,进入深沉的长夜和梦乡。

这是承袭汉晋时代的生死观。死亡是一种永远的休息。

当送葬的队伍旖旎在雪地里,进发往山林,函可或者是以僧人的身份在念经超度,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脱开了佛教的永生观,是用传统的观念,安抚亡魂。

睡去吧,如果生是一种磨难。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明月但照雪,不照世人心。

雪深惟一色,人心种种深。”明末清初 · 释函可《对月 》

这首诗颇有禅意,明月雪光,大抵是函可经常身处的环境,也寒冷,也壮美。

我该如何解读这首诗呢?

他站在冰天雪地里,仰望一天明月,那种晶莹通透的壮美,令心地分外的纯洁。

我很难想象这首诗只是写一件事情带给他心灵的刺激。

他青年就出家,一定是有厌倦尘世倾轧苟且的心境。

那么之后那些坎坷羁滞,也使得他更体会生死和磨难吧。

他固然百死不屈,但是末世人心,更加动荡,走向迷离,也产生各种最不堪的后果。

有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人杀戮无算,人心人性之种种不能直视,他大抵都经历过。

这是悲愤还是平心静气的感悟呢?

明月照在了雪上啊,却照不见世人的心。

雪是那么的纯粹,就算是深达几尺,也是白色啊。可是月光你照不见人心似海啊。

人心种种深。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函可离世前,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心地,我就是明朝人,岭南是我的故乡。

乾隆皇帝是个疑心很重的帝王,函可死后,他的《千山诗集》流传,乾隆深为忌惮,不但封禁了函可的诗集,还铲平了函可的墓地和墓碑。


文章评论

咏雪六首五言绝句(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