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古诗五首精选(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
大寒节气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的到来,从气温和降水上来讲,在古代,是最冷,且雨雪凝冰,寒气最重的时期。也是冬春之交,迎春迎年的重要时段。
一,大寒节气之后,就是立春,传统春季的来临。
二,大寒节气的跨度长达十五天,经常横跨腊月正月,也就是中国最盛大的年庆,往往在大寒节气中。
这就让大寒节气,有了迎春跨年的时间意义。
所以大寒时节,有极致的冬冷,又有盛大的年味和春意。
古称“岁寒”之时。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唐 · 白居易村居苦寒(813年) 节录
大寒节气是一年最冷的时段,天多雨雪,也往往会形成雪灾。
固然瑞雪兆丰年,但是若遭遇极端的暴雪和低温,不仅会使得树木庄稼冻死,也会使得农民的生活困苦,雨雪阻碍救助,这个盛大的年庆算是还没开始就泡了汤,且还可能造成伤亡。
白居易在母亲病逝后,回到老家丁忧三年,最后一年,恰恰在大寒节气遭遇极端的风雪。他在好友元稹的救助下,从远方托人送来银子粮食,使得他免于在风雪灾难中的困厄,但是他的乡民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记录这场大寒雪灾,元和八年的十二月,雪下了足足五天。
竹子和松柏都在这样的气候里冻死了,况且那些没有保暖衣裳的农民。
我回忆起当时乡间的村落,十户人家九户人家都不富裕。
看见如利剑一样的北风里,他们的衣裳棉袄不足御寒,在家里点起篝火,大雪夜晚,等待天明。
我从此知道,大寒节气,太寒冷的年份,农民最辛苦,最可怜。
这件事情也深刻影响了白居易的做官理念和写作风格,从此他每到一处做官,都致力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身体力行去植树造林,以期给农民富足。而他的诗风,也更现实化,平民化,用平易的语言,描绘底层的生活和艰辛,比如我们熟知的《卖炭翁》,冬天里两鬓斑白十指黑,本身已经寒冷疲惫,却还心忧炭贱愿天寒。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北宋 · 苏轼《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苏轼是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诗人。实际这种豪放是在艰苦压抑的现实生存里,磨砺出来的。
因为乌台诗案,苏轼险些送命,后来被贬谪流放黄州,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他在黄州郊外开荒种地,在东坡上建立了草棚居所,过着最辛苦的农民生活。但是因为要给自己和家人希望,他激发出乐观的生活态度。
上面我写到,大寒节气,实际是一年最冷的时段,而有些年份的年首,也就是新年会在大寒节气中,而新年也往往被看作春的到来。
所以明明是大寒节气的冬天的寒冷了,乐观的苏轼,却因为正逢过年,将冬雨写作春雨,将寒风写作春风,来安慰同样清贫的农人。
他过年特意走到附近农民巢氏的家里,拿着酒,安慰他,一起过新年。
他看见巢氏简陋的床上堆着破败的棉被,灶台里塞着还没有干透的柴火,两个人开始生火煮酒,也不说天气寒冷,也不说眼前贫困,只是对酒谈着希望和将来。
你我都是上天的子民,是自然之子,喝下这过年的美酒,进入新年,慢慢感受到来的无边的春天。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是相当贫苦而艰辛的。很多诗里都是描写的田园美景,但是只有真正的农民才知道那种甘苦。我也是在这首诗里,知道了他仙意豪放的来源,他做过高官,也当过农民。
生活和磨难,没有压垮他,反而成就了他。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黄庭坚《岁寒知松柏》
古人很早就知道松柏长寿而长青,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已经五千多岁,相传是黄帝轩辕所种。如果这是一棵人工种植的柏树,那么可以知道,原始社会的先民,对于柏树,就有着长生的崇拜。
松柏四季常青,极寒的风雪都压不倒它顽强的生命力。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一年最冷的大寒时段,你就会知道,还有松柏不会凋谢。
磨砺松柏的是多变的气候,磨砺人生的是无尽的磨难。
越是人生艰苦,世道艰辛,越会崇敬崇拜松柏,化为自己坚强的人生意志,精神信仰。
黄庭坚的这首诗不贵在新意,而是一种笃定的表达。
就像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春暖秋凉自不难,梅花何爱雪边看。
自知不及尧夫老,今日梁塘是大寒。”明 · 庄昶《辛亥大寒梁塘道中有作 》
说起寒冷季节的名花,在中国首推梅花。
梅花盛放在晚冬早春,应对节气的大小寒,三九四九天,以及新年新春。
大寒节气的梅花,迎年向春而开,朵朵梅花傲风雪,大雪压枝有芬芳。
春暖秋凉,都会有各种花木欣欣向荣,因为气候温润,开花容易。
而我就爱那雪中的寒梅,我就是爱着极寒天气里的梅花开。
我虽然赶不上写了梅花易经诗的邵雍,但是在今天这大寒的节气,大寒的山路上,我有幸,看见了真实的山野的梅树,风雪矗立,让我久久徘徊欣赏。
我爱梅花。爱着它无惧严寒,爱着它冲寒而开,笑傲群芳。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
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
病烦春色早,贫恐水仙迟。
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大寒 其一》
中国地域广袤,气候也有一定的不同。
比如北方,大寒节气比小寒节气冷,而在南方,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
而屈大均的生平活动范围,多在江南以及岭南地方。那么小寒冷,大寒略暖,而催生梅花开,是相对正常的气候。
但是这年,大寒节气还是非常冷,和小寒节气类似,已经过年了,但是梅花还没有开放。
大雪梅花的美景因为气候的原因,只见雪花不见梅。
因为多病,最怕这年节来得仓促,因为贫困,家里只养了廉价的水仙,而因为寒冷,水仙也没有花。
但是一片寒冷萧条中,他终于看到了最美的春意,那是在雪中发芽的小草,穿透冰雪发芽,丝丝绿色摇曳在冰雪中,让他感觉春归的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