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longge 05-07 11:14 阅读 我爱育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很多人曾被孙玉石教授的这句话所打动,仿佛看到夜灯吹灭后,溶溶月色落满一个读书人身上。然后他披着一身月明与书香,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整个过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很多人曾被孙玉石教授的这句话所打动,仿佛看到夜灯吹灭后,溶溶月色落满一个读书人身上。然后他披着一身月明与书香,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整个过程是如此轻盈又诗意,令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漫卷闲书伴月眠的美好氛围感里。

其实在古人眼里,读书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氛围感,而是信念感,要勤学苦练,要熟读深思。

杜甫就曾云,“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不曾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何来富贵。

要想达到学富五车,求得一纸功名,读书人必须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学苦读来实现。

不只为了富贵功名要如此,要想写得好诗文亦要如此,欧阳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除了三上,古人读书还讲究三余,董遇曾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要抓住一切闲余时间读书。

说来说去,古人读书重在一个勤字。他们并不在意是否有氛围感,能不能有良辰美景相伴。

对于读书人来说,有了读书的热情与勤奋,那些良辰美景、红袖添香,都只是锦上添花之事。

如今冬者岁之余,正是读书时。且看古人: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1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唐•戎昱(róng yù)《霁雪》

中唐诗人戎昱笔下的雪夜读书,很容易让人想起孙康映雪、刻苦读书的历史典故。

晋代的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灯,一到冬者岁之余,常为无法夜读而发愁,并为此绞尽脑汁。

他曾试着在月光下读书,但光线太暗,终究作罢。后来他偶然发现大雪过后万物一片空明,于是开始借着窗外雪光苦读。

凭着这种精神,孙康最终学有所成,官拜御史大夫,其后人更以映雪堂为堂号,世代瞻仰。

在这首诗里,戎昱未必有没钱买油灯的贫寒,但一定不缺少孙康苦读的热忱,同样书窗雪明。

准确地说,戎昱面临的场景是雪后初晴:日暮时分,冷风卷走了层层寒云,天空逐渐放晴。

远处的江烟随之消散,垂柳因为积雪的消融也变得再度轻盈起来,整个天地如水洗的清明。

但最令戎昱惊喜的,不是远方清景,而是眼前屋檐之下尚未被人打扫的残雪,在书窗下堆积。

有了这些洁白的残雪,戎昱想到的是今晚又能映着书窗雪明漫读诗书,又得一夜书香与雪明。

此刻已是雪霁初晴,倘若晚上再有明月当空,那岂不是“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有此等一尘不染的环境,倘若不用功读书,戎昱必会认为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月色与雪色。

耶律楚材也不愿辜负读书人的初心,也常“寒斋冷坐人无寐,雪映书窗一夜明”里苦读。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2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

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五》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不只自己坚持寒冬苦读,更写下八首劝学诗来劝勉儿子,传授哲思与经验。

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第三首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不只要勤学苦读,更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

此时陆游已经七十五岁,之前因谏言广开言路被主和派排挤,以嘲咏风月为名被罢免还乡。

陆游冬夜写下这组诗时,已是在山阴老家赋闲的第十个年头,但未曾虚度,闭门更读数年书。

他自己不遗余力地读书,也希望21岁的小儿子能够明白寒窗苦读的重要性,诗书传家远。

他们本就是书香门第,陆游的高祖是进士,祖父师从王安石,父亲也是江南出名的藏书大家。

这第五首诗,陆游一方面告诉小儿子经典永流传,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品读世代相传的典籍。

另一方面要像陆放翁白发读书犹不倦,即使在寒冷的风雪之夜也不懈怠,夜夜读书夜夜明。

而这种白首读书心未死的关键,在于陆游的报国热情依然高涨,对收复山河依然抱有渴望。

他的嗜书如命,绝非纸上谈兵,要在金戈铁马的战场和风云变幻的朝堂以身许国、为民请命。

写下此诗的三年后,当朝廷一纸诏书宣他进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陆游义不容辞。

这些年读过的书,终究有了用武之地,正如洪亮吉所言:堂北雪深三尺路,不曾辜负读书灯。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3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南宋末年的翁森,在南宋覆灭后无意于官场而退隐山林,创建了安洲书院,以教书育人为乐。

他亲自讲学授徒,书院弟子累计八百余人。学有所成者,成为远近闻名的诗人学者和书法家。

这样的幽人高士,自然深谙读书的乐趣,曾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下《四时读书乐》劝勉书生。

在他看来,每个季节都适合读书,而且各有各的读书意趣。他劝学的重点在于以读书为乐。

这首冬日读书之乐,淡化了冬夜风雪的地冻天寒,聚焦于围炉读书、对梅饮茶的人生清欢。

这种淡化是因为读书人不在乎草木凋零、江河干涸的外在萧瑟,只想向内寻求精神的富足。

外面的风雪很大,可大不过诗人高昂的读书声,更吹不灭青灯前韦编三绝的读书身影与热情。

深夜白雪覆盖了茅屋四周,而室内诗人则被四壁图书围绕,一边拥炉煮茶,一边漫卷诗书。

倘若你还要追问读书乐趣哪里找,翁森说且看那梅花雪中放,那里自有生机无限,孕育希望。

雪梅共读不只风雅浪漫,更传递了读书人在艰难时期仍会自得其乐,而静待花开的生命力量。

当然,也有人将勤学苦读视为重中之重,熊伯伊曾言: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4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清•袁枚《寒夜》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席佩兰的这句诗引发了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浪漫想象。

席佩兰与夫君孙原湘同为清朝著名诗人,自然少不了红袖添香的浪漫和长夜共读的温情。

可她的恩师袁枚在一个冬日寒夜就无福享受,香炉无烟锦衾香尽,无人为他挑灯添香。

他口中的这位美人不但不红袖添香,反而怒气冲冲地夺走书灯,质问他为何还不来睡觉,不看看已是几更天。

不过莫要误会,并非美人不懂体贴,而是袁枚寒夜苦读太过投入忘记了睡觉,天都快要亮了。

袁枚此生颇为风流,除了妻子王氏,还有至少五房姬妾。他八十岁时,还有陆、金、钟三姬陪伴左右。

此诗里的美人不知是其中哪一位,但读来颇有闺房情趣,只有情投意合才会写得如此有趣吧。

袁枚寒夜畅读是自得其乐了,可美人却备受冷落,多是:一杯酒向青春晚,寂寞书窗恨独眠。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

这就是古人冬夜读书的一抹剪影,无惧风霜雨雪,不管地冻天寒,皆在书灯下静读安然。

纵使没有窗边雪月,炉上茶酒,亦无红袖添香,读书人静静地沉浸在书海里,已自成世界。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愿这个冬季喜欢读书的朋友都能拥有。

#2023年度创作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章评论

诗兴不为风雪阻,夜窗挑尽读书灯(四首诗书滋味长古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