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事浑如梦,繁华无凭水空流(四首慨叹人生百年诗词)
世人常喜欢说人生如梦,认为这人生苦短又世事无常,到头来不过大梦一场空。
可即便如此,不同的人也会在浮生一梦里做出不同选择。
有人秉烛夜游,及时行乐;有人马不停蹄,建功立业;有人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有人殚精竭虑,战战兢兢。
说来说去,无非是不同的人想在短暂的人生里追求什么,是看清生死皆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还是单纯追求感官快乐以为就是不负此生,抑或只能悲观度日。
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们到底要在这世上留下怎样的足迹。
彼时苏轼的态度是“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也劝勉苏辙切莫为一时不顺在意。
那时苏轼初入政坛,还不知日后会有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等待他去历练,但已初窥人生真相。
真正让他发出人生如梦的千年一叹,还是贬谪黄州的赤鼻矶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从25岁通过制科考试初入政坛,到45岁贬谪黄州已有两年,苏轼用二十年明白了人生如梦。
不只他个人如此,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莫不如此,皆在历史长河里大江东去、浪淘尽。
于是,苏轼不再执着于个人悲喜,转身对着万古江月举杯畅饮,以无限化有限,且共从容。
今天,我们就重回古典诗词,看看除了苏轼,还有哪些人参透这浮生一梦。
1.六朝如梦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
一千多年以前苏轼能深谙人生如梦,是因为他在赤鼻矶前想到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瑜。
当初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但最终也逃不过人生如梦。
风流人物如此,王朝兴衰亦是如此。韦庄就曾早于苏轼,站在古迹台城之前,道出六朝如梦。
从彼时孙权称帝将孙吴政权定都建业,到此后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皆从此地建都,这短短的三百年,六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短的南齐不过20余载,可不就是六朝如梦。
身处唐末的韦庄,如此哀叹六朝如梦,意在怀古伤今,因为大唐已是江河日下,繁华不复。
在此之前韦庄就已深觉人生如梦,昔日的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到了他这里早就家道中落。
加上幼年丧父,年少孤贫的韦庄只能寄希望于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延续长安京兆韦氏的荣耀,像七世祖韦待价入朝为相,如四世祖韦应物文章惊四海。
可他人到中年还是屡试不第,功名未成,就迎来了黄巢起义,此后只能流离各地,躲避战乱。
故而当他看到这台城外依旧是十里杨柳堆烟,只能哀叹物是人非,用自然的永恒来衬托人类的短暂、渺小与无力。六朝如梦,盛唐如梦,人生亦如梦。
而当暮年及第后的韦庄回忆起昔日长安繁华,再度慨叹: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2.往事如梦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南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当38岁的李煜成为亡国奴,无需慨叹六朝如梦,不必寄情无情杨柳,即能传达幻灭之痛。
因为这南唐一梦,毁于自己手中。他曾是一国之主,也是繁华一梦的缔造者,享尽世间荣华。
故而当这一切被赵匡胤的金戈铁马踏破之后,李煜心里的幻灭感比寻常文人墨客更为深刻,还有什么能比故国毁在自己手中更令人悔恨与悲哀的事情吗?
他根本不需要借助六朝如梦慨叹自己的故国如梦,信手拈来就写满幻灭之感,“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那里有闲梦远,南国正芳春;那里有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他写愁亦是如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笔一挥即写出人类的生命落空之愁。
在这首词里李煜更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人生愁恨不能免,而他也注定了要独自忍受悲情无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江山易主已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昨日繁华是梦,今朝只能靠回忆重返故国也是梦。多少恨,尽在昨夜梦魂中。
当李煜从梦中醒来,只会不断重复着生命的落空与幻灭,梦境里有多美好,梦醒了就有多绝望。
当他独自泪垂,意欲登高回望故国时,又一次惊觉故国往事皆成空,早就是大梦一场空。
只是当初的他,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更不知命运里的那些馈赠早就暗中标好了价码。
其实,生而为人,谁又不是如此呢?一如寇准所言:往事都如梦,流年只断魂。
3.佳期如梦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宋•秦观《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秦观笔下的人生如梦之感,来自红尘男女的聚合离散,用佳期如梦一语道尽。
彼时47岁的秦观被贬处州,因为一纸诏书又被削籍徙郴州,他只能颠沛流离,一路南迁。
途径长沙时,秦观邂逅了一位精通琴棋书画的倡籍女子还尤其喜欢少游诗词,彼此情投意合。
两情相悦的二人耳鬓厮磨了数日,很快便难舍难分。可秦观本就是戴罪之身,无法带着女子双宿双飞,唯有只身南下,相约北归。
这种佳期如梦之感不是真正告别时才能体会,早在离别之前秦观就感受到了这种悲喜反差。
曾经在夜堂深处,秦观与娉娉婷婷、秋波盈盈的歌女相约相逢,那翠髻鬟松更添妩媚与急切。
有情人的相会总是那么美好,就像一帘幽梦萦绕着说不尽的旖旎风情,无边风月,无限柔情。
只恨那秋风无情,无端吹灭银烛。也爱那秋风多情,无端吹灭银烛。一明一灭,灵犀已通。
但最令人恨意难消的还是星河沉,天拂晓,离别就在眼前,相爱的两个人从此只有天各一方。
那些相爱相守的点点滴滴,此后只能在梦里追寻,秦观难舍这佳期如梦,也沉迷这佳期如梦。
一年后秦观在郴州的七夕之夜,难忘这长沙歌女,忍不住慨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那时秦观还坚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此后三年他被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好不容易熬到宋徽宗即位被放还横州,可在途中一命呜呼。
长沙女子惊闻噩耗后,行数百里为之吊孝,最终哀痛而亡。从此这位女子被赞以义字,记入《夷坚志补》,千古流芳。
这样的佳期如梦,至死方休。正如纳兰悼念亡妻,“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4.世事如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生活在两宋之际的朱敦儒见证过朝代更迭,也极为明白这人生如梦是如何短暂又虚幻。
人生暮年的他回望前半生,不由慨叹世事纷纭短如春梦,人情翻覆薄似秋云,道尽世态炎凉。
他这一生,“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曾两度拒绝举荐为官,深信“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在亲友劝说下步入仕途之后,他因为主战遭受过排挤与谗言,经历过弹劾与罢免,晚年更是因为成为秦桧征召下的鸿胪少卿,而背上此生污点。
很多人认为他晚节不保,可越是阅尽沧桑,他越是看清世事,反而不被这些过往云烟所束缚。
当初是被秦桧威逼利诱也罢,是为了舐犊之情保住儿子仕途也罢,朱敦儒都不再劳心辩解。
一句“万事原来有命”,就知道他以把过往种种放下,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一切人生际遇。
他不是简单说说,而是将这种淡然挥洒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花开而喜,为酒香而醉。
哪怕只是“况逢”,纵使只是“幸遇”,这些美好不是时时有,但只要遇到,对他来说就是福气与幸事。
昨日已如梦,明朝晴未定,他不想为过往纠结也不想为未来焦虑,只想片时欢笑且相亲。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或许就是应对人生如梦最好的解决之道。
虽然这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在梦醒时分,我们的心会告诉自己:这个梦做得好不好、美不美,最重要的是否此心有悔、此情有愧。
这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不妥联系删除)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