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诗词名句大全(高适四首经典古诗)
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高适是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营州(在今辽宁朝阳)属唐代的东北边塞,这里是各族人民杂居之地,人民以牧猎为生。原始丛林的生活环境,让这里的人都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了解到这里的风俗人情,准备写入诗中。但一首七言绝句的容量极有限,不可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全都写进来,怎么办?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来写,那就是营州少年的形象。
从小在原野中长大的营州少年们,自然与别处的少年有所不同。首先,他们虽然生活在城里,但对城外以打猎为生的猎人的生活十分熟悉,甚至,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直接与打猎有关。看他们的穿着就与别处的少年不同,他们以毛茸茸的狐皮袍子为主。同时,他们又像所有的少年人一样,对城内的生活不再满足,对城外的原野充满好奇。诗人正是以离开原野,来到城镇附近打猎的少年为写作对象,在前两句中,描写了他们在城下打猎的情景。但诗人没有停留在对眼前营州少年外在形象的描写上,更没有用较多文字去写打猎的情景,而是追寻他们性格特点形成的原因——他们自幼在牧猎骑射的环境中生长,养成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就了驭马驰骋的本领。诗人正是抓住了营州少年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典型场面,描写了营州少年天真活泼的特点,粗犷豪放的性情和勇敢崇武的精神。
诗人在诗中虽写的是少年,但这只是一个借代,而且是两重借代,一重是从年龄角度上,以营州少年的形象借代所有的北方少年的形象;二重是从地域角度上,以城中的少年借代所有的营州少年形象。这第二重借代更显笔力——连城中的少年都如此英武剽悍,更何况生长在原野上的少年呢?从诗人的感情上来说,他热情地赞美了少数***人民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面貌。在古代,这类题材的作品很少,所以弥足珍贵。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赠别诗。说到赠别诗,往往容易让人想到北宋词人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离别”是大多数送别诗的特点,也是人们送别时的普遍心情。而高适这首《别董大》却与众不同,诗歌不但饱含深重的友谊,同时又将别情落在对朋友的劝慰与鼓励之中,读来给人的不是“伤”情,而是对前途的充满信心与希望。
这一天,诗人正要送别朋友远去,天公却不作美,“黄云”“北风”“飞雪”营造的是一种阴暗沉重的氛围,这无疑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对于被送的朋友董大来说,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写他,但同样可以想象得到他的不舍。不但如此,此去以后,前途会怎样?今后的生活还会有像高适这样的知己吗?一切的一切,在此时都还是未知的。想必,董大的内心比高适更多一层忧伤。如果顺着这样的情感写下去,高适的这首诗就没有什么特别了。可贵的是,高适从沉重的哀伤中挣脱了出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诗人在拭去脸上的泪水的同时,也拭去了脸上的愁云,强笑着拉起董大的手,深情地劝勉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就是说,你尽管放心地走吧,你不要担心以后没有我在身边了,凭你在音乐界的名气,走到哪个地方,都会有人知道你董庭兰的啊!这样的劝慰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又让董大带着信心和力量上路,以抖擞的精神去追求新的生活。
高适的《别董大》共有两首,在“其二”中他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当时的高适也处在穷困潦倒之中,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把自己在生活上的困苦,传染给董大,而是把自己的困苦藏起来,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激情,慷慨的语词,去鼓舞董大。这不但表现出高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人感动的是,还有什么友情可以胜过高适这番情谊呢?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是一首写音乐的诗歌。音乐虽然能用听觉感受,但毕竟摸不着、看不见,全靠在听觉的基础上,用心去领悟、去感受。古来写音乐的作品也不少,而优秀之作总是各有各的奇招。那高适怎么写音乐呢?
前两句先写吹羌笛的环境,这是北国的塞土,是北方人居住的地方。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胡马北还,边烽暂息。战士将吃了一冬干草的战马,赶到草原,让它们吃到了鲜嫩的青草。在暮色之中,战士赶着吃得饱饱的马群,逍遥自得地归来。此时,夕阳的余晖未尽,而月亮已经升起,清辉遍洒在草原上,在月色朦胧中,望着氤氲的草原,感到无比的平和与宁谧,让人全然忘了这里是塞北,是经常会有硝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在这壮阔苍茫又平和静谧的氛围中,牧马的战士听到了隐隐约约的羌笛声。
那笛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牧马的战士驻足而听,终于发现是从远处的岗楼上传来的;吹的是什么曲子呢?原来是《梅花落》曲调。“梅花何处落”中的“梅花落”有双关之意,一指《梅花落》的乐曲,二指战士在听到这支曲子后产生的想象,仿佛在悠扬的笛声中,有落梅片片,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北方边塞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盛唐气象。
这首诗像高适的其他诗作一样,满怀豪情。此诗虽然描写了戍边将士生活的安详、恬静,但视野的开阔,意境的深远,给人感而不伤的美感。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是一首游子思乡的诗作。游子,指那些离开家乡出门在外,或谋生或求学或做官的他乡异客。游子自古到今都有,但是,由于交通与信息发展到现在,人们出趟远门并不十分困难,海陆空都有便捷高速的交通工具,甚至能上天入海。所以,现代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古代,很难体会与感受到当时的游子思情。
这首诗的题目为“除夜作”,说明此诗创作于大年三十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按我国传统习俗,大年三十,离家再远的亲人,也会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夜。可是,诗人下笔却落在“旅馆”,将诗人游子的身份亮了出来。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漂泊在外的人,看到万家灯火通明,听到远近爆竹声声,能不思家吗?
思乡之作很多,而这首诗有着怎样的特点呢?首句中“寒灯”的“寒”字,可说是一语三关,一是指诗句词语之意,即油灯灯光暗淡,给人凄凉的感觉;二是大年三十还是寒冬,天气十分寒冷;三是指诗人一个人漂泊在外,连除夕夜也不能归家,即便是天气不寒而他的心也会寒,更何况是在天气寒冷之夜呢?如果要掂量这两重“寒”的轻重,自然重在后者。因为“寒”,更主要是心寒,所以诗人长夜不眠。第二句是个设问句,其中的“凄然”与第一句的“寒灯”呼应,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后两句便是对设问的回答,说明了两层原因,第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说明了时光易逝,岁月如梭,过了除夕之夜,旧的一年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了。新年的到来不是带来喜悦,而是发现两鬓又添了白发。
按一般思维,写自己思乡就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就是诗仙李白也是这样,他思乡时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此诗却不同,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乡,而说“故乡今夜思千里”,把思念之情从故乡那头写来,这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好处在于,把亲人的两端连接起来了,而不至于让人感到是一厢之思,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