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诗词名句有哪些(高适经典诗词七首)
高适,他做过蜀州刺史,做过彭州刺史,做过淮南节度使,都是军政大员。
他除了是唐朝大臣的身份,同时,他还是诗人。
他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在盛唐时期的璀璨诗海里,他的诗“明快苍劲”、“独树一帜”。
在《长安三万里》中,以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其一》)为开篇,拉开一场顶级诗宴的序幕。
他说“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宋中十首其一》);
他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他说“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别刘大校书》);
他说“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别韦参军》);
他说“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送兵到蓟北》)。
他的诗,无一不是贯注着一种“苍茫之中不含凄凉、冰寒之中饱含热力、荒凉之中蕴涵活力”的美感与情感,向我们后人展现着一种独属于大唐盛世的精神内核。
今天整理的,是高适的并未在《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另外七首诗。让这些诗歌,带领我们再次穿越千年,梦回大唐。
————————·01·————————
“乍可狂歌草泽中”——高适的气骨
《封丘作》
高适「唐」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名句】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释义】
我这样的人只可在草莽之间狂放高歌,哪堪身居卑职,经受尘世扰攘之苦。
◆《封丘作》里,高适写了他自己过去的生活,写了他初次做官的感受,也表达着他自己的感情和志愿。
他当时到封丘作县尉,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是不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的。
他说种种公事令人烦厌,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屈辱,不能不“心欲碎”,“令人悲”。在抑郁的心绪下,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的“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宁堪作吏风尘下”,是他对自身操守的表达,也是他的气骨。
————————·02·————————
“金戈铁马千旗风”——高适的理想
《塞下曲》
高适「唐」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名句】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释义】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这是一首歌颂大丈夫从军赴边、生死搏战、凯旋受赏的诗。
高适的理想,就是戎报国、立功边域,他想到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去搏击,以“万里不惜死”的无畏追求而得“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的最高奖赏。诗中的豪迈与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哪怕是千年之后,也给人以振奋。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他说他被这撼天动地的战斗场面鼓舞,他亦为自已能建功立业、凯旋受赏而欣喜若狂。
他对于平庸无为的书生生活,自然是不屑一顾的,因而发出了“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这样的豪言壮语,把他安边定远的豪宕不羁的理想追寻,如狂飙勃发般地倾泻出来,势不可挡。我们细细读来,可以感受到诗间的那份汹涌的情感,如洪流般,愈泻愈强,毫无衰减。
————————·03·————————
“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的乡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名句】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释义】
朗月之下,试问那饱含离情的《梅花落》曲,是飘向何处呢?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悠荡,落满了关山。
◆《塞上听吹笛》,高适描摹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塞外风光图,有着几分田园诗的味道。在雪净月明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他的缕缕乡思,不由闻笛而生。
“梅花何处落”,其实是将“梅花落”三字拆开,嵌入“何处”二字,很有深意。“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挟着夜色与幽香,洒满关山,乡思情起,并无哀伤,只有豪气。李白曾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与此意境相近。
高适当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期所作《登陇诗》:“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亦是思而不伤,豪迈通灵。
正是由于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与侠胆,所以他们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04·————————
“丈夫贫贱应未足”——高适的襟怀
《别董大二首·其二》
高适「唐」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名句】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释义】
大丈夫贫贱,谁又是心甘情愿呢,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在赠别诗篇中,缠绵低徊的作品,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的诗作,却是让人更加信念坚定。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清健的色彩。
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的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时的高适不得志,常处于贫贱之中,但他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于世事艰难中给人以希望与力量,不由得想起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豪气。
————————·05·————————
“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的忧思
高适「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名句】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释义】
试问边陲地带近况如何,却只闻羌笛之声里,至今仍有无穷的哀怨。
◆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这首诗写于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时。
这首诗虽然充满塞上烟尘,但与他以往的边塞诗不同,这首表达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闷之情。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边城的战争生活气息,被高适融入进自然景色的描绘之中,人还未到边疆,可是心已先飞去了。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他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
但他仍以明快苍劲的笔触,赞美着依山傍河的金城壮美景象和边疆凄清的生活场景,把赏景的欣喜、国事的感慨、以及向往报国安边的愿望,都融汇在这七言八句之中。
————————·06·————————
“青枫江上秋帆远”——高适的慰叹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唐」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名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释义】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送别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被贬峡中的李少府,另一个则是被贬长沙的王少府。
这首送别诗,没有他最著名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名,但它所塑造的意境却是同时期最好的,那就是“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上秋帆远”,意在告慰王少府,到了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那明净高远、略无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
“白帝城边古木疏”,则意在告慰李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见惯了生死,但是对于离别,却依然有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反映到诗篇当中,就是这两句有着深邃意境的古诗句,同时,也是这首诗的七律颈联。
相较于其他诗作的所势奔放,这是一首略显悲凉的送别诗,但诗间依然蕴染着一种盛唐风貌的高远与蓬勃,那是独属于是盛唐的时代气息。
————————·07·————————
“床头酒更几回眠”——高适的旷达
《醉后赠张九旭》
高适「唐」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名句】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释义】
头发白了而恬然自乐,不问他事;眼睛里只有天上自由漂浮的白云。床头上的那一壶酒,能让人生几回醉呢!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高适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应征赴长安,结果落第,他于第二年结交张旭、颜真卿等人,并写下此诗送与张九旭。
张九旭,即张旭,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他特别喜欢饮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高适在诗间描写了一位白发垂垂、蔼然可亲、并保有天真之态的老者,他不问世事,一身悠闲,轻松自得。正因为不乐仕进,具有隐者的风度和情怀,才能够性情旷放。
高适在老前辈面前开玩笑说:“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意思是说,您老人家床头那壶酒,怕会被家中子、孙偷喝吧,能伴您几次醉眠呢?略带调侃,但又极有分寸,这位老前辈的豁达可亲,也自然可见,而诗人自己的天真发问,也愈显得醉态淋漓。
以醉写醉,却极致清新明朗,与诗中欢快活泼的情绪相适宜,令我们读诗之人心间也溢满欢喜。
[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