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6首赠别酬答诗词优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一位优秀的山水诗人,也是当时的著名隐士。孟浩然一向给人以淡泊名利的印象,然而,若仔细考察他的一生,会发现,他并不完全是个恬淡之人。为了步入仕途,他东奔西跑,其实也做了很多“求职”的努力。
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读是一首山水诗,结合标题再读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首“干谒诗”。在唐代,人们要想做官,除了参加科举之外,还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这种为了向达官贵人“推销”自己而创作的诗、文,就叫“干谒诗”“干谒文”,相当于今天的“自荐信”。
这首诗诗题里的“张丞相”,即宰相张说。开元四年(716),曾任宰相的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岳州政府所在地就在洞庭湖边的岳阳城。结合诗题与内容,这首诗显然是孟浩然写给张说,希望他能提拔自己的“求职书”。
诗的首联和颔联是景物描写。八月的洞庭湖水面上涨,与岸齐平,天空倒映在湖面上,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水汽在湖面蒸腾,浪涛汹涌,仿佛能摇动岳阳城。这两联把洞庭湖的晴雨两面描写得气势恢宏,颇有盛唐气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颈联和尾联是议论。我想要渡过洞庭湖,却苦于没有船和桨;我在这样的盛世隐居不做官,其实有愧于圣明的君王。我若是一直坐在旁边看别人垂钓,那无异于“临渊羡鱼”。因此,诗人没有明说的话就是——那就请张丞相提拔我,推荐我吧,我不会再隐居不仕,无所作为了。
这首诗把景物描写与议论结合得非常巧妙。写洞庭湖的壮阔,正是为了给后面的比喻作铺垫——把张丞相比作帮自己渡过洞庭湖的船与桨,把自己比作在洞庭湖边“临渊羡鱼”的人。
这首诗风格十分委婉含蓄,而孟浩然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事实上是达到了。张说由此很欣赏孟浩然,后来曾推荐过他。然而,终其一生,孟浩然的仕途还是不太顺畅,最终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有“七绝圣手”的美称,在王昌龄的七绝中,最出色的是边塞诗,而最动人的则是送别诗。王昌龄一生酷爱交友,游历也十分广泛,每到一处和朋友相交,都会留下迎来送往的诗句。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谓送别诗中的千古名作,而这首《送柴侍御》也同样清新真挚。
《送柴侍御》作于王昌龄晚年被贬龙标尉(县尉是地方上管治安的小官)的任上。王昌龄此次被贬的原因,史书说是因为他“不护细行”,也就是不拘小节,这可能与他恃才傲物的个性有关。王昌龄才华出众,三十岁进士登第,三十四岁登博学宏词科,在科举方面非常顺利。然而,他的官职却一直没有大的提升,反而因为过于直爽得罪了人,被贬到了荒僻的岭南。唐玄宗大赦天下,他被召回长安,后出任江宁丞(县丞是辅佐县令的低级官职)。因为心中充满失意,他不免表现出放浪形骸的姿态。在前往江宁上任的路上,他故意拖延时间,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天天借酒浇愁。到了江宁以后,他又消极怠工,每天只是游山玩水,以此表达不满。这种意气用事的行为,招来了别人的议论,诽谤之声不绝于耳。
王昌龄被贬之地龙标在今天的湖南洪江,古代属于偏僻、蛮荒之地;武冈也在湖南境内,今天隶属于邵阳市,武冈和龙标之间的距离约有一百多公里。这位柴侍御是王昌龄的朋友,此时大概是要从龙标出发前往武冈上任,因此王昌龄写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送别之诗总是难免“黯然销魂”,但这首诗却写得乐观、豁达,有种烟云氤氲的轻盈。为什么诗人“送君不觉有离伤”呢?因为龙标和武冈虽然两地相隔,却有一条沅江一衣带水,牵系着两地,也牵系着诗人与朋友的心。更何况,两地的距离并不算远,隔着一道青山,云雨都能共同沐浴。而当明月升起,对月怀远,天涯共此时,朋友又何曾真正别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除了表达对朋友的劝慰,还包含着一层意思——此时,诗人正处于贬谪中,他身边的朋友应该也都不太得志,因此,这首诗通过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的表达,暗含愿与朋友风雨同舟、共渡时艰的决心。
王昌龄对柴侍御倾注了深厚的情谊,而这样的感情,另一位诗人李白也曾对王昌龄表达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柴侍御》一样真挚、清新,用充满深情的笔墨倾吐着对朋友的关心。这种关心,大概就是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
赠别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大和二年(828),杜牧二十六岁,进士及第,雄心勃勃地展开了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然而,四年过去了,他依然做着低级官吏,并没有取得进展。正在这时,牛僧孺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节度使是唐代重要地区的军政长官),镇守扬州,他向杜牧伸出了橄榄枝,请他到自己的幕府任职。于是大和七年(833),杜牧来到扬州,在牛僧孺幕下担任文职。
杜牧才华横溢,同时也非常爱玩、爱宴游。他在牛僧孺幕下,工作一结束,就跑到青楼吃喝玩乐,和歌儿舞女往来密切。这一切牛僧孺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每次杜牧出去玩的时候,他都会派人换上便服偷偷跟踪、保护他。后来,杜牧要离开扬州,牛僧孺作为上司和长辈,在饯行宴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本来是应该平步青云的,我就是有点担心你放纵无度,伤害身体啊。”杜牧嘴硬地说:“我一直言行都很检点,您不必担心。”这时,只见牛僧孺微微一笑,打开一个箱子,从里面取出几百张小纸条,上面写的都是手下的密报:某年月日,杜牧又到哪儿哪儿哪儿花天酒地了。杜牧看了很惭愧,这才领悟牛僧孺的良苦用心。
就是在扬州的这段时间,杜牧结识了很多青楼女子,其中有一位年纪很小的歌伎,就是《赠别二首》的女主人公。他和这位美丽女子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大和九年(835),杜牧被朝廷调回长安。于是,他不得不和这位歌伎告别,《赠别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而这两首诗各有妙处:
在第一首《赠别》里,我们通过杜牧的眼睛,陶醉地欣赏到他要告别的这位歌伎的美丽:她青春漂亮,体态轻盈,如枝头二月初生的豆蔻花。这春风浩荡的扬州城,十里长街的歌楼舞榭,卷起珠帘卖笑的佳人无数,都比不过她青涩稚嫩的少女气息。
在第二首《赠别》里,我们看到诗人仿佛在剖析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在剖析女子的内心:我其实挺多情的,可表面上却总装作若无其事的冷淡模样,看似很无情。只是,再怎么努力伪装,我在离别的酒宴上也笑不出来,因为内心确实很伤感。所以啊,我没有流出的眼泪,就让蜡烛代我流吧,它燃烧了一夜,泪水也流淌了一夜,这就是我没有用语言道出的留恋。
如果说《赠别二首·其一》重在描写歌伎的美好,我们尚且看不到杜牧本人的心情,那么《赠别二首·其二》就比较直白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怀,真挚地道出了不舍之情。我们感受到表面冷淡的诗人其实内心炽热,他是个多情的人,也是个深情的人。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这首诗是一首唱酬之作。原诗标题很长:“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诗题中的韩冬郎名叫韩偓,是李商隐的连襟韩瞻的儿子。李商隐和韩瞻关系很好,他们不仅是姻亲,还是同一年中的进士,故称“同年”。“畏之”是韩瞻的字,“员外”即员外郎,官职名。唐人常以官职来称呼别人,表达一种敬意。
大中五年(851)七月,柳仲郢被任命为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他向李商隐发出邀请,请他到梓州任职。梓州在今天的四川绵阳,于是,这年秋,李商隐就准备动身向四川出发。在饯行的宴席上,年仅十岁的韩偓当场赋诗送别,语出惊人,这就是诗题里所说的“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
不过,李商隐作这首《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并不是在送他入蜀的宴席上,而是在入蜀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中六年(852)。这年春,韩瞻被任命为普州刺史,普州也在四川东部,上任时,他带着儿子韩偓。因为有相似的入蜀经历,李商隐就写了两首诗赠答韩瞻以及小韩偓,这里所选的为第一首。
在前一年的送别宴上,小韩偓只有十岁,却诗才惊人,他写给李商隐的赠别诗今天已看不到全貌,但从诗题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有一句“连宵侍坐裴回久”。对于这句诗,李商隐尤其欣赏,说后来他回忆追吟此句,觉得有老成之风,因此写了两首绝句寄答小韩偓,兼呈其父韩瞻。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前一句夸小韩偓诗才敏捷,小小年纪就能在走马间写成佳句;后一句夸小韩偓的诗真挚动人,能以“冷灰”“残烛”这样的意象触发人的离别之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就任的蜀地,古代有丹穴之山,丹山正是出产凤凰的地方,因此,李商隐巧妙地融入这个典故,把韩氏父子比作凤凰一样的俊才,尤其是小韩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开满梧桐花的万里丹山路上,如一只雏凤,啼声比老凤——他的父亲还要清越悠扬。
“雏凤清于老凤声”是别出心裁的赞扬。“雏凤”用的是西晋文学家陆云的典故。陆云和哥哥陆机都是著名的才子,陆云小的时候,有一次,吴国尚书闵鸿看到他,很惊讶他的才华,说:“这个孩子如果不是龙驹,就是凤雏。”这里用此典故,正有把韩偓比作陆云,盛赞其文才之意。而令人欣慰的是,韩偓并未辜负前辈的赞誉和欣赏,他长大后,真的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著有《翰林集》和《香奁集》,在晚唐诗坛被尊为“一代诗宗”。
事实上,在同一诗题下,李商隐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没有第一首那么有名,却另有一番味道。这首诗的内容为: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剑栈”,剑阁栈道,是从长安入蜀的必经之路。“风樯”,挂着风帆的桅杆。韩瞻赴普州上任,既要经过剑阁栈道,又要走一段水路,两种行程各有各的辛苦。他启程上路是在上年年末冰天雪地时,而等他到了普州,已经是春天了。“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描写的就是韩瞻父子到普州上任的艰难过程。
何逊是南朝梁代诗人,擅长联句。所谓“联句”,就是出一个题目,几个人轮流写诗,一人写几句,连缀成篇。“姓沈人”指南朝梁代诗人沈约,曾做过东阳太守,又称“沈东阳”。沈约晚年给朋友徐勉写信,说自己年老体衰,身子一天比一天消瘦,百日之间,腰带就要移动孔位,手臂每月都要缩小一圈。后世就用“沈腰”来形容人瘦。沈约比何逊年长二十五岁,颇有诗名,却对何逊的诗才非常佩服,他曾对何逊说:“我每次读你的诗,一天要反复读好几次,最后也写不到你的水平。”这其实是一种自谦。用这个典故,李商隐仍然是在夸韩偓的才华,自比为沈约,把韩偓比为后起之秀何逊。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请才高如何逊的你(韩偓)不要再跟我联句了,再联下去,我就要费尽才思,像沈约一样一天比一天消瘦了。这话当然不乏夸张的成分,不过以“文人相敬”的典故来抬高对方,确实是比较雅致的奉承方式。
正如诗中所写,李商隐最欣赏韩偓的地方,是他的“老成之风”和“清新之气”,这和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写到的“庾信文章老更成”“清词丽句必为邻”一样,都是李商隐追求的诗风。而李商隐的诗歌在清丽婉转中,时露沉郁之气,这不能不说深受杜甫的影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词。这句词温暖、亲切,回味悠长,随遇而安的情怀给漂泊的人带来极大的慰藉。它的出处就是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国是苏轼的朋友,名叫王巩,定国是他的字。寓娘,是王巩的侍妾,复姓宇文,又名柔奴,还有一种说法说她叫“点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在给皇帝上谢表的时候,因为在谢表中发了几句牢骚,被“新***”抓住了把柄。“新***”向皇帝弹劾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怨望其上”,并且搜罗苏轼的诗文,从中挑出他们认为暗含讥讽的句子,想以此置他于死地。随后,苏轼被御史台逮捕入狱,眼看就要丢掉性命。多亏弟弟苏辙和朝中同一阵营的元老多方营救,甚至连政敌王安石也给皇帝上书,劝皇帝不要杀苏轼。最终,在牢房里关押了一百多天后,苏轼保住了性命,被从轻发落,于此年年末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负责地方自卫队的军事官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的就是御史台,因御史台种有柏树,常年有乌鸦栖居其上,故名“乌台”。
“乌台诗案”不光让苏轼倒了霉,还牵连许多与苏轼来往密切的人。这些人被视为苏轼同***,或被贬官,或被流放,获罪者有数十人。其中,被贬得最远、受罚最深的就是苏轼的朋友王巩。
王巩被贬到岭南之外几近南海的宾州(今广西宾阳),在那里一待就是五年。在此期间,王巩的一个儿子死在贬谪之地,另一个儿子死在家乡,他自己生了重病也差点死掉。这让苏轼非常内疚,一直担心王巩埋怨自己,吓得连信都不敢给他写。但没想到,王巩非常豁达大度,不仅不怪苏轼,反而在后来遇赦北归时,把自己在岭南所写的百余首诗都寄给他,请苏轼为他的诗集作序。这让苏轼既感动,又佩服。
王巩是一个人品正直、胸襟开阔而又真性情的人。他出身相门,俊奇有才,为人率直没有城府,评论人物口不留情,好恶都写在脸上,很少掩饰,这种性格让他得罪了不少人。他和苏轼关系很好,苏轼在徐州任职时,他曾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拜访他。二人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苏轼因此在黄楼上对王巩说:“自从李白死后,世间没有这样的快乐已经三百年了啊!”足见二人的相知和默契。
“乌台诗案”后,王巩被贬到宾州,苏轼本来很担心那里太苦他熬不过去,没想到王巩自己倒是很淡然。在宾州任上,王巩没有因为地处偏远而消极怠工,相反他非常勤勉谨慎,每天一大早就去官署上班,把本职工作踏实本分地做好。下班后,他就回到家里读书写作,赋诗自娱,不是生病或庆典吊丧绝不停止。而王巩的侍妾柔奴——也就是词题里的寓娘,也是个奇女子。她是王巩众姬妾中最眉清目秀、蕙质兰心的一个,王巩获罪时,其他姬妾都四散离去,只有她不离不弃,毅然决定陪王巩同赴岭南。
就这样,时光倥偬五年多后,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哲宗年龄尚幼,就由其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倾向“旧***”,重新起用司马光等人,苏轼、王巩也被从流放地召回京师。
时隔数年又见旧友,苏轼感到既开心又惊讶。开心自不必说,惊讶的是,王巩在岭南荒苦之地流放了这么久,归来竟然丝毫不带贬谪之人常有的落魄神色;相反,他面色红润,意气风发,仿佛又年轻了几岁。这让苏轼大感意外。
一天,王巩置办酒席与苏轼会饮,席间叫出侍妾柔奴唱歌助兴。柔奴一开口,清越的歌声就引人入胜,而更让人惊奇的是,柔奴同王巩一样,在岭南流放数年,竟没有染上岁月的风霜,还是那般清丽可人。苏轼因此写下这首《定风波》赠给柔奴。
这首词上阕描写柔奴的美好,说她和王巩是上天撮合的一对璧人,一个是“点酥娘”——肤如凝脂的美丽女子;一个是“琢玉郎”——温润如玉的俊朗男子。柔奴相貌柔丽,能歌善舞,其歌声随风轻扬,能让岭南的炎炎夏日顿成清凉世界。
下阕则用白描语言,写自己与柔奴的问答。苏轼惊讶柔奴从万里之外的瘴疠之地归来,看上去更加青春年少。她微微一笑,如岭南傲雪的寒梅,自吐芬芳。带着对朋友的关心,苏轼问:岭南贬谪的生活想来应该很苦吧?没想到柔奴淡然作答:我的心安住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乡。可见与丈夫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早已让她把个人的漂泊置之度外。
“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不是柔奴的原创,在唐代白居易的诗中,类似的表达有多句。比如《吾土诗》:“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又《出城留别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重题》:“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独可在长安。”还有《种桃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苏轼化用此意,将柔奴的话提炼成精警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把白居易的诗意发挥到了极致。而柔奴和王巩面对人生的挫折泰然处之、随遇而安的态度,正是对这种诗意最好的注脚。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一看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个诗题,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吧。其实,在这个诗题下面一共有两首诗,这里所选的诗为其一。这组诗里的第一首没有第二首那么出名,但也一样清新自然,如炎炎夏日的一泓清泉。
从首句“月尚残”三字,可以确证,杨万里不仅是在早上送别朋友林子方的,而且这个时间还相当早,是残月尚未消退的拂晓。林子方,名叫林枅,子方是他的字,福建莆田人。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受命赴福州任职,即将离开杭州。杨万里作为他曾经的上司,也是好朋友,前去送行。两人头一天应该是投宿在西湖附近南山的净慈寺,因而这两首诗写的就是杨万里清早送林子方离开时,看到的西湖美景。
六月的西湖有什么特色,能让杨万里得出“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结论呢?那自然是接天连日的莲叶与红艳夺目的荷花。为什么说跟“四时”不一样,多出来一时呢?这其实是个历法知识。古人有时候会把一年分为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四季外,还有一季,被称为“长夏”或“季夏”,时间就在农历六月中旬。因此,杨万里写到与四时不同的西湖,正是“长夏”时的西湖。此时的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香飘十里的荷花荡,而最清新怡人的则是遍植湖堤依依轻拂的垂柳。柳,谐音“留”,蕴含惜别、挽留之意,也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荷花红艳粉嫩而又清香扑鼻,让人不由感慨眼前的西湖,就是一个“红香世界”。而诗人和朋友刚从山中的寺院出来,寺院常被认为是世外清凉之地,清早又是西湖一天中最凉爽的时间,因此,此刻的西湖就被称为“清凉国”。
诗人送别朋友,一路走完了南山,又绕到北山,还没有要回去的意思。诗到这里,无一字惜别,而依依不舍之情已在其中矣。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里,诗人只有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没有透露有关人的任何消息。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中,我们却在“景语”之外,读到了人情味十足的“情语”。如果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是电影里交代背景的空镜头,那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就是展开叙事的长镜头,把一腔惜别深情安放在一片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电影的余味似乎也变得更加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