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longge 04-17 13:42 阅读 我爱育娃
公历的十月,应对农历的九月,天高气爽,太阳越过赤道南行的初始阶段,昼夜平分之后,迎来一段有如春天的宜人时段。从当代的气候学划分,温度持续5天低于摄氏22度,才算入秋,

公历的十月,应对农历的九月,天高气爽,太阳越过赤道南行的初始阶段,昼夜平分之后,迎来一段有如春天的宜人时段。从当代的气候学划分,温度持续5天低于摄氏22度,才算入秋,因为体感能够分明感觉凉意,而此时,可能很多地方,还属于现代的“夏天”。

但是从古老的中国节气划分,此阶段,已经到了色彩斑斓的“晚秋”。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中国的四季和节气划分,自然有古老的道理,无论温度和体感如何,物候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比如晚秋,是在农历的七八九三月的末期,是传统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又叫作季秋暮秋。这倒不是因为真正的秋天给人的感觉很萧条,实在农历九月是古代秋季的最后一月。

先秦时代的宋玉,看到秋天就悲伤,从现代人的观点,是不可理喻。不过历史学家研究,先秦时代的西周到战国时期,气候变冷,宋玉的秋天大约和提前来到的冬天仿佛,再加上文人悲叹时光和身世,打动了很多在人生道路上坎坷行走的人们。但是也因此开了极坏的头,所谓“悲秋”。

古代的秋天就三个月,自然想“悲秋”的,就选择在了晚秋,导致了很多晚秋的诗作,都萧条悲伤。不过那只是一种自身情绪的宣泄和寄托,和真正的晚秋,关联不大。

因为,晚秋,实在是美。

如同春天的温度,西风南下,带走酷暑,天空明净高远,虽然不像春天百花齐放,但高大的落叶树木开始渐次变黄变红,缓慢凋零,比如枫叶红叶,更有如同春天的小草本在林间地头开放,以菊花菊科植物最为绚烂,农田里稻子成熟金黄一片,却也有秋天嫩绿的蔬菜肥美在微风里。

而抬头,大雁飞过,天空更蓝更深邃。

就算是早晚有霜露,但此时霜露不重,霜露遇见太阳则化,让菊花更香,秋叶更红,更沉淀出一种耐小寒后的清美沉静。

此时有重阳节假,无论从气候还是古风俗,都召唤人们登高望远,舒展身心。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唐)《山行》

这是杜牧又一次重阳节上山登高,从石头山路上向上行走,开始只看到眼前缭绕的山路,但是到了山腰或者山顶的平台之后,才发现景色开阔,那连绵不断的远山,有秋天的白云缭绕。

天气清高,视线极好,是目光可以看到对面山上云雾中隐约的茅舍,还是几声鸡犬叫声,宣示着这里还藏着山里人家呢?

无尽的斑斓的秋山秋树,其中以枫叶最为火红,恰好他停车的平台,正好有红枫掩映。

那经过霜降之后的枫叶,新红靓丽,在绮丽的晚霞光里,别样鲜艳,比春天的花还美。

那么不得不谈关于枫树。

枫树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红色的枫叶树,在晚秋清凉的雨露空气中,舒展动人的新叶,晚秋是这些枫树真正的春天,绝对新美,且耐小霜寒。

另外一种,就是在秋天自然转红的枫树叶,这是因为有些树木在凋落之前,会大量产生花青素。

无论杜牧看到的是哪种枫叶,晚秋时节,在唐朝,枫树变红,但是还没有大面积凋零,形成秋之绚烂壮美。

杜牧这首诗可作为人生的映射,你的秋天,也一定是这最绚烂的枫叶红,耐轻寒,迎风露,何输春花?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宋玉悲秋殆我欺,江南摇落定何时。

不因枫树颜如渥,松柏连林漫莫知。”宋朝·赵蕃《晚秋郊居八首·宋玉悲秋殆我欺》

我喜欢这首诗,实在是说到我的心坎上。

那宋玉悲秋,一直欺骗着我。他总说秋天到了,草木摇落,凄凉悲惨啊。

可是我等了又等,你说江南的草木像宋玉说的摇落,那是什么时候呢?

你别小看这“江南”二字。宋玉楚国人,他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北方,是和江南同一纬度,也可以江南。

我到了晚秋啊,不但枫叶的颜色像在水里的洗涤过那么鲜艳,哪里就凋零了?何况,那青翠的松树柏树连成一片,青山如绣,说它们凋零,那简直是不可以理解和预测的事。

这宋玉真是骗人!

是,很多人理解的晚秋,就是宋玉说的草木悲摇落,西风凛冽。

实际上,晚秋可能会有冷空气来临,但真正的万木摇落,基本是在初冬或者仲冬了。

晚秋能够看到落叶满地,流光飞舞还真是要凭借缘分。因为那已经是早冬的美。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高秋水村路,隔岸见人家。

好是经霜叶,红于带露花。

临罾鱼易得,就店酒难赊。

吟兴胡能尽,风清日又斜。”五代·李中《江村晚秋作》

这首诗里有个高秋,很多人会忽略过去,以为只是一贯的形容词。但是这个高秋,实在是特定指农历九月的秋天和重阳节那天。

所以“高秋”是农历九月的代词。

实际农历九月,叫“高秋”更适合。

从季节上来讲,此时天高气青,少雨多晴,气温舒适,空气能见度好,一年中最清明舒爽的时段。

从节日上来讲,九九重阳节,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是指太阳高悬,明月清朗清气九霄,至阳至清的日子。

所以九月高秋实在名至实归,这两个字看起来就叫人胸襟高远,欣快爽朗。

晚秋高秋,是真的朴实接地气,和气候,和重阳节贴切相关。

在九月高秋里经过水岸村落,隔着水,就看见了人家呀。

最美当然是杜牧说的经霜红叶,此时沉静而又绚烂,红于二月带着春露的花。

此时渔网在岸,时不时钓起肥美的秋鱼,去附近酒馆喝酒,因为生意太好,游人多,连主人也笑嘻嘻傲慢着,酒水供应不足,概不赊账,有钱先喝哦。

你说这么好的日子,哪里能有悲情,黄昏的太阳,打在身上,那晚风只觉得舒爽哦。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唐朝钱起《江干无题一百首》其一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非常深邃别致。清澈见底的是九月的明净的秋水,让人开怀的是九月万里辽阔的长天。

秋水见底,已经视觉穿透水面,高空开阔,更是深邃无垠。

天地都像最干净透明的水晶球,人在其中,觉景色之清美,感宇宙之深邃。

光影交加,这是人间的仙境。

孤独的旅途,因为内心的饱满,反而心理容量大。

陪伴他的哪怕是晚秋的蝉声,他也觉得可爱。

那么蝉声通常在24度以下时,停止鸣叫。

这是唐朝的晚秋,九月的气温和夏天也差不多啊。哪里就觉得冷呢?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九月南山,犹未觉、园林秋意。

无远近、丹枫黄叶,翻成佳丽。

风外磬声知有寺,云中犬吠疑无地。

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当空际。“明朝程敏政《满江红·南山道中晚秋》

这是农历九月的南山,在季节的晚秋,或者高秋。

明朝据说进入了小冰期,气温应该比现在略低。

不过他九月在南山,按道理山上的温度比城市还要低,不过他的感觉,是有秋色,而无那种萧条秋意。

传说中的木落翻飞,那是没有的,不过丹枫黄叶,秋林正美,仿佛穿着红黄裙子的美女佳丽。

在半山腰,听见了钟磬的响声,知道寺庙就在附近,藏在树林深处。

忽然听见了狗叫,难道,陡峭的山上还有人家?那他们怎么安家呢?

这晚秋黄昏的半山腰,我看见一座孤峰在眼前矗立,一弯清丽的月亮,挂在山头,那是仙女的画眉吧,月亮清美,山色如黛,江山丽人秋呀。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这就是农历九月,是晚秋,更是高秋,明丽爽朗。那些拘泥于宋玉悲秋的人,走出户外,去领略真正的河山秋色之美吧,你得到的,远远比想象的多哦。

文章评论

九月古诗词五首(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