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longge 04-17 11:14 阅读 我爱育娃
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传统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往往应对公历的十月和农历的九月下旬。此时太阳直射越过赤道,继续南行,迫近冬天,夜长昼短,是真正让

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传统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往往应对公历的十月和农历的九月下旬。此时太阳直射越过赤道,继续南行,迫近冬天,夜长昼短,是真正让人感觉寒意的深秋。

二十四节气多半是用降水来确定节气名称,霜也是传统降水的一种的形式,古人认为,那是地表草木中含着的水汽,因为遇到冷,而凝结在草木物体的上头,认为和露是同一种形式的不同状态。其实这点和现代科学相隔不远。

霜的凝固点和露不一样,需要零度的低温。也证明古代这个时期,有的地方,尤其是汉唐以北方为都城的地区,此阶段夜晚已经出现的零度的可以凝结霜华的低温。白露为霜,说的就是这个时段,晶莹的露水,已经变作了白色的霜。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霜降这个节气名称是在汉朝开始官方固定,但实际霜降这个词,这个节气用语应该早在秦汉之前。

诗经有美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这固然可以只是当作普通人记录晚秋蒹葭露水的变化,实际也点出了季节是在晚秋的水边。那风吹动苍茫的芦苇,那簌簌的声音,穿越了2000多年,仍旧仿佛近在耳边。

屈原两次使用霜降。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先秦楚国屈原《远游》

我担心岁月的流淌季节的变化,太阳已经慢慢向西行走,我担心那霜降,马上会真正降临到地面,我可怜那芳草最先凋零。另外还有一句在九章里“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屈原是春秋时期历法最完善最先进的楚国的大夫,他笔下的霜降,很有意思,首先是霜降,霜降之后,还用了动词,下沦和下戒,那么实际那个时候,霜降已经是节气了,在霜降节气,看见霜下落到芳草之上。而且他写写出了霜降时节重大的草木特征,就是芳草之类的小草本,会在霜降,或者有霜的日子因为严寒过甚,纷纷枯黄萎谢,自然也包括他最喜欢的兰草。

那么流传下来的七十二候实际也是先秦时代积累的节气知识,关于霜降的三候,有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说的是豺狼野兽此时开始捕捉猎物,大多数草木开始变黄凋落,小的昆虫动物开始蛰伏。

其中最直接的特征,就是草木黄落。

所以屈原在霜降节气悲叹,他喜欢的芳草,开始枯萎,对于热爱芳草的他无疑是件悲伤的事。

而正是屈原这种将自己的心情融入自然变化中,带着强烈主观色彩的诗章,成为了后世文人悲秋的文化源头。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但是霜降真的是个很悲哀的时段吗?

绝对不是,因为此时正是古代农业最大收获的季节,有霜降来临,固然很冷,但是有些果树经过秋霜,反而甜度更高,营养更丰富,比如传统的梨,橘子,枣类,而霜降时节,正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地表或者近地面,往往白天非常的干燥晴朗,利于粮食的收割,晾晒以及储藏。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宋朝苏轼《梨》

霜降时节的梨子已经成熟,那柔软的枝条上挂着累累的果实,仿佛不胜其重。

虽然梨子此时成熟,解决不了夏天的那种渴,但是那种冰润的感觉,犹如春天的冰一样清凉。

梨子本身充足的水分,就可以缓解霜降初冬时节,因为人体水分流失,空气寒冷带来的那种干燥。经过霜降的秋梨,不仅是秋冬可口的水果食品,而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止咳润肺,预防和治疗秋冬感冒。

这是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无论季节如何变化,总会有一种方法,一些草木让你平安度过最不适应的时期。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元朝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霜降时节还是各种水生鱼类虾蟹的肥美期,所谓菊黄蟹肥,此时正是母蟹多子饱满的时期,也是黄花鱼这类鱼进入繁殖期的时段,水温的骤降,让这些水生动物拼命积攒营养,结果却成了人类的美食。

农业的秋收自然还包括这些在寒冷中迅速生长的动物,牛羊肥美,一个鲜字,代表羊肥鱼嫩,正好补充人们夏天丢失的营养。

虽然草木是进入了大面积的发黄凋零期,那是为来年的繁荣作休整和准备呀。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唐朝白居易《岁晚》节录

白居易这首诗很大气地写出了霜降那种循环中的收敛之美。

霜降时节,水都慢慢减少消失,它们归藏在深山岩石里,北风吹落树叶,那是落叶归根,返回山林。时光流走,一年就要过去了,万物,都开始归零,回到最初的源头和状态。

我虽然作为游子,五年没有回家,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安于命运,在这样的季节,少折腾,不要去想不能够自然而然达到的事,就是顺应了自然的变化。

虽然白居易不明白,山中的水,是怎么来的,他认为这霜降时节,流水减少,山林的水源进入了收敛阶段,不再奔腾豪放,而是一种休养。从某种角度也说得过去。

最美的,是他没有将落叶写成无聊之悲,他认为叶子回归到了自然。对于山林来讲,落叶是最好的肥料,可以变作腐土,一方面保护岩石不被风化,另外一方面,落叶提供着来年所需草木的营养。

在白居易看来,霜降是天地间万物归零休养的开始,有一种宏大自然的美。

联想到他本身,最佳的选择当然是能够回到故乡,和亲人有温度地过秋冬,但是如果时间和安排实在与愿望违背,那么像霜降时节的一切,少折腾,顺应自然的变化,守在原地,也不失为一种不伤身心的做法。

他的这种人生现实主义的态度,实在是比宋玉在秋天里痛哭哀嚎来得节制和绵长,健康又理智。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霜降时节,更是一种高秋之美。因为此时的空气更澄明清新,阳光更明丽,山凋落木,水瘦长河,更有种天旷地远的辽阔清明之美。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宋朝江定斋《列岫亭》

那么此时登高远眺,你会比重阳节或者其他时段,更能领会一种真正的秋的骨骼和大气。

靠在栏杆上,眼睛可以看到天尽头。

可以看到遥远的地方,藏在林子里的村落,此时都在太阳和萧条的树木间,露出了久藏的身影。

最美的是可以领略到山林那种嶙峋的骨骼之美,因为大部分树叶在凋零,显示了山真正的轮廓,以及在秋林中显出的苍茫遒劲。

在霜降之后,水位降低,甚至露出河床中的石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就是这样的清明峻美吧。

这样的高天长地,如同在静止的水晶球里,却又不是那么冷,因为太阳和晚霞会渲染出天地恢弘的秋色。

你回头一看,哦,还有月亮,月亮再也不会被树林遮住,她露出最明净的笑容,如果你有幸,你会看到此时,日月同天的那种黄昏美。比白居易的九月初三夜更加大气动人!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如果你不是局限在小的一花一木的凋谢和悲伤里,如果你愿意冒着点轻寒,去接受霜降,你会发现一个更浩大壮美的秋天。

文章评论

霜降节气六首古诗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