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枇杷花诗词六首赏读(梦破枇杷香满袂,枇杷开到雪中花)
说起冬花,有一种花往往为人所忽略,因为藏在青翠的叶子里,但是如果说出一个才女的名字,大家又会分明记起。才女名字叫薛涛,这树低调的花就是枇杷花。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朝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为什么这一首是咏枇杷和咏人的名句呢?
因为枇杷花不是以艳丽著称,相反它的花朵极其低调,像雪却没有梨花那么洁白,但是独有一种冬天里的寒香。古代往往冬寒咳嗽之时,就会用枇杷叶和枇杷花煮水,止咳消除肺热。在唐朝,枇杷叶北方不常有,往往要从南方托运,在当时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冬天里皇帝赐予大臣新鲜的枇杷叶子和花那是一种恩赏。
但四川就不一样,在唐朝,四川属于边境,这里有独特的海棠芙蓉荔枝,当然还有枇杷。而唐朝才女就住在枇杷成都枇杷巷中。
冬天,是枇杷开花的季节,而且从早冬可以持续到早春。这种跨年开花,被称为隔岁花。也表示着枇杷花的寓意,长久长寿。
而薛涛虽然是以乐户出身,但是以她独特的才干协理多任四川的军政幕府,上报给朝廷的很多文书以及下到地方的很多政令都是出自这个女幕僚之手,其才干远不是她的诗才,所以很得当时许多文人士子的钦慕。而且四川节度使,主动上书朝廷要给薛涛一个”校书“的职位,这个”校书“往往是由进士出身的官僚阶层才可以获得。虽然朝廷以史无先例驳回,但是薛涛雅有了”女校书“的别称。
这个女校书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相当于进士水准。
后来说一些写诗词歌赋的才艺女子称为女校书,其实就非常轻薄了。
那么这首诗物人同写,是强调了薛涛不以美貌立世,而像冬天的枇杷花一样低调,然而她的才华却像枇杷花一样庄重,开在冬春,饶是天下百花齐放,女才子多不胜数,都没有薛涛如枇杷花一样的低调大气和芬芳。
将一个女子形容成并不艳丽的枇杷花,却赋予她枇杷花的别样特质,这种把握很是精准。
所以这首诗流传下来,人们对于薛涛的了解剥离了传统对女性的那种纤弱的审美,赋予了梅兰竹菊一样的高韵。是写薛涛的,也是写枇杷花的名诗。
”枝头红日退霜华,矮树低墙密护遮。
黄菊已残秋后朵,枇杷又放隔年花。“北宋末 · 周紫芝《 十月二十日晨起见枇杷花 》
早冬之后,枇杷花开,但是只有有心的人才会看到。
早冬的太阳,烘干了枝头的霜花霜气,只有枇杷树一排排护住院墙和篱笆。
连菊花都已经开残开谢,当你以为没有什么花诗事,在茂密的枇杷树上,如雪的枇杷花一朵朵一堆堆开着。
而且知道它会从早冬一直开到大雪,开到春天。
有什么比冬天开花的树更让人觉得笃定和安慰呢?
况且枇杷花大雪不凋,那香气和雪香互相融合,不比梅花差呀。
而且冬天往往肺热咳喘,枇杷叶和枇杷花的镇咳功能非常好,那是病中的依赖,雪里的清新。
”摇落园林一再霜,梅梢叶剩两三黄。
蕾红包裹春犹密,隔垄枇杷得擅香。南宋 · 洪咨夔《寻梅 》
都说冬天里踏雪寻梅,可是梅花盛开是在晚冬和早春。在早冬时节,只有少量的早梅打着骨朵,偶尔开着小花,让人意犹未尽。
但是枇杷花却不然,它大大方方开在早冬,开在整个冬天。
或者你看不到梅花开,但总可以闻见另一种胜似梅花的枇杷花香。
如果说十月海棠有色无香,那么枇杷花补足了早冬的香气。
在梅花之先,就会有枇杷的香气缭绕,一种清冽,十分端然。
“梦随瘦马渡晨烟。月犹弦。稻初眠。
宇宙平宽,著我一人闲。
梦破枇杷香满袂,应唤我,驻行鞯
雁声砧杵落晴川。抚流年。叹区缘。
随世功名,未信果谁贤。
目断孤云东北角,
离复合,断还连。”南宋 · 魏了翁江城子《 次韵西叔兄访王宣干万 》
这是我看到的最大气的一首以枇杷花树为背景的风景咏怀诗。
在冬天的早上,半梦半醒,骑着瘦马走在早冬的江南路上。
天上还有半个月亮,稻田沉睡。
天地宇宙又宽又平,就我一个人悠闲半昏睡地走着。
忽然一阵枇杷花的香气落在衣服上,那凌冽的寒香惊动了我,我猛然一醒,发现自己的马停在了巨大的枇杷花树下。
那是枇杷花要我停下来,好好欣赏休息。
我站在枇杷花树下,又是一年冬天,枇杷香气里静思流年。
在世上的奔波,终究无趣,仕途浮沉,说不清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但是我的心和唐朝薛涛一样,是牵挂着四川边境啊,这枇杷花的香气提醒我,不能安于闲适,还是要有所作为啊。
是,南宋的魏了翁是个奇才,朝廷中的争斗让他常有退隐之心,可是真正退隐时,他才发现他到底放不下忧患国事边境风云,那么就回去做一棵枇杷树好了。他放弃退休,死在官职上,践行着爱国的一生。
“岁晏偶到山人家,青山绕屋松径斜。
阴阴林涧白日冻,空庭雪压枇杷花。”元 · 本诚《访山居 》
冬天的山林,你或者可以看到另外的奇观,有大雪青松。
在严寒的冬天,连泉水都被冻住时,你会看到还有一种花在雪里开放,就是枇杷花。
很多人吃过早夏甜美的枇杷果,却不知道枇杷开花是在冬天。
在山林人家或者没有梅花,但是一树长青的枇杷上花雪同在,给人的感觉何其坚韧芬芳。
“显明古刹化烟霞,甘露泉头即是家。
詹卜结成霜后是,枇杷开到雪中花。
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
写得旧时行道影,不教尘土污袈裟。”元末明初 · 凌云翰《悼融上人 》
自从唐朝的岑参写“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枇杷花则有了对高僧大德的比喻,比喻他们的精神灵魂和气质。
比如这首悼念高僧的诗里,就用到了枇杷开到雪中花,来形容他一生的艰苦与修行。
但是我还是喜欢形容人间人物的那种笃定,比如薛涛和魏了翁的枇杷花,那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