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二月二挑菜七首古诗(村村早食争挑菜,处处春耕乐饭牛)
俗谚”二月二,龙抬头”。仲春的二月二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起源于对天象节气的祭祀。古代靠天象划分四季,感知时间和气候的变化,天上的苍龙星宿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远空,并逐渐上扬。此时正是雨水惊蛰的节气,草木发芽,河流水涨,春雨来临,地气蓬勃之时,天上苍龙,人间山河如同青龙复苏。
此时正是开始春耕的时候,人们首先祈求天地神灵的庇佑,风调雨顺,所以,有了关于青龙和春龙的重大祭祀,也标志着春耕的开始。
先唐时代的青龙节,未必是二月二日,是以星宿苍龙的出现为祭祀时间,但是由于历法演变,后来集中在二月二日,这是时间和民俗共同作用的结果。固定的日子便于祭祀。
唐朝唐德宗将农历二月一日定为“中和节”,全国放假一天,百官上农书,表达对农事农业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官方认可了这种民间的活动,官员参与二月二的活动,并加强对春耕工作的指导。
二月二从乡村土俗,扩大成一个全国都知道的春耕节,此时又是最合适踏青的时段,所以借节日出游,又叫踏青节。
那么二月二日在晚唐之后何以又叫作挑菜节呢?
实际二月二日挑菜吃新鲜野菜,应该早就有,中唐的白居易也写过“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可以知道中唐二月二,至少以吃最新鲜的此时的蔬菜为乐事。
挑菜节,挑菜日,这个称呼,在文字记录上,是出现在晚唐五代时期。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唐末 · 郑谷蜀中春日(一作雨)(883年
比如这首郑谷的诗,是写在唐朝灭亡前的二十年,此时晚唐已经非常动荡,到处是割据和战乱。黄巢起义之后,冲击了长安,他逃到四川避难。
此时是新一年的二月二日,四川的海棠花开得茂盛,阳光晴丽,路上开始出现挖野菜的人群。
他非常肯定地说,这天就是挑菜日,那么证明这个传统,起源悠久。或者白居易时代或者更早就有。但是我相信他此时看到的挑菜的人,一定比往年更多。
因为这是乱世,人们更依赖土地所能生长的草木,来满足并不丰饶的饮食。对于土地和野菜的需求是非常真实的。
正是因为如此,二月二挑菜才成为一项节日重要的内容,延续下来。
因为在之后宋朝的诗词里,有大量关于二月二挑菜日,挑菜节的说法。
当然回到郑谷的诗中,他自然是有感慨,这里巴山蜀水不是他的故乡,在这里,他牵挂着京城长安,那里的春天依旧,只是世事全非,处在动荡之中。
“渐暖正当挑菜日,轻阴新变养花天。
君王勤政稀游幸,院院相过理管弦。”北宋 · 赵湘《夫人阁春帖子 其一 》
这是一首写在皇家宫廷里的二月二日的书联,贴在夫人阁的门口。夫人是皇家女眷的一个位份。是“夫人”这个嫔妃住的地方。
唐朝的二月二不见于宫廷,但是唐朝有二月一日中和节。
但是到了宋朝,中和节废止,二月二日,仍旧在宫廷中流行。
此时,“挑菜日”是官方认可的二月二的别称。
说天气正是暖和的二月二挑菜日,春云湿润,气温和暖,正是孕育百花盛开的好天气。
通常二月二是踏青出游的日子,但是由于君王勤于政务,关心农事,批改奏章,所以这美丽的天气,宫廷后院,只剩下女眷,在宫廷里弹着乐曲,度过这美丽的节日。
这里是双阿谀,一方面是说,皇帝爱着老百姓,关心农事,所以没空。
二是夸奖后宫母仪天下,牺牲了和皇帝的相处和游玩,也算是为国奉献吧。
“一为南国别,久负故园期。
细雨破花气,和风柔柳枝。
竞舟红浪动,挑菜绿烟披。
寂寞洪河北,桑麻空此时。”北宋 · 强至《河北道中怀故乡》
民间的二月二却还热闹,比如强至此时在河北,这是北方,二月二日就算可以踏青,但是也不像南方杨柳青青,草芽遍地。
他是这么回忆老家故乡的二月二。
那春天的细雨,催开了花朵,花气弥漫,春风柔和,吹绿了杨柳,柳条柔韧。
那江水中是乡村二月二龙舟竞渡,这是对于青龙节和春龙节民间的欢快活动,带着祭祀性质的娱乐。而岸上到处都是挑战的人们。
而我现在却在北方,这里的桑麻还没有发出叶子,自然也就不够热闹。
宋朝的气温比唐朝要低,开始进入气候的寒冷的阶段,所以唐朝的长安,原来此时芳草茁生,户外可以随意挖到野菜,但是到了强至这个时段的北方,二月二日挑菜日,大概率只是节日名称了。
但是二月二日挖野菜,成为全民热衷的活动。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北宋 · 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张耒北宋中期人,直接就将二月二日说成是挑菜节。
问题是他想踏青挑菜,结果这天下起了大雨,雨大到根本不能出门。
我最爱天然的野味野菜,煮着稀饭吃,只是二月二这么好的佳节,因为雨大泥泞,所以只能关在家里。
我能够想得到这场春雨当中,家园里的蔬菜野菜一定长势良好。
我仿佛听得见那雨水漫过蔬菜野菜的流水声,我仿佛听到了那些菜苗的喝水的轱辘声。
这是典型的吃货一枚,人在家中,已经向往了天然的野菜,只恨雨大不能出门。
“阴霭通烟翠作霏,春风入雨暖成泥。
女郎挑菜不知湿,调笑相携过水西。”元 · 何中《新淦蓝步溪 》
当然,雨要是不大,自然挡不住人们户外挖野菜的热情。
那春烟叆叇,地气肥沃,春云压得极低,反而显得更加野外更加湿润,郊野青青,正是野菜正茂盛的时候。
温润的风吹来,化作了丝丝细雨,滋养着肥沃的野土。
那俏丽的女郎们专心拿着筐子在挑野菜,根本不在乎下雨,在这片结束后,她们笑着搀扶跨过溪水,在溪水那边的草地去寻找新的野菜。
这是户外挖野菜的乐趣,天然的野菜鲜嫩,给家人尝鲜,自己也得到了户外的舒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珍贵的野味,可以出售给城里人,卖个好价钱,比如春笋,春菇。
虽然诗里说她们不知道下雨,但是“湿”通“诗”。
她们青春靓丽的身影和活泼,就是这二月二春雨中最美的诗啊。
“踏青挑菜共嬉游,不识风前月下羞。
落日缓歌携手去,新声争信锦缠头。”其三 金 · 王寂《马上漫成四首 》
这是说的乡村的青年男女在二月二踏青挑菜,一起游玩得恣意快乐。
乡村的女孩子们也无需领会什么是礼教,她们快乐游玩,看风赏月,挑着野菜回来。
黄昏的时候,大家唱着自己编的小曲,有互相爱慕的人,手拉着走在乡间的路上。
那山歌天然淳朴,又情真意切,若是放到城里,只怕这样的山歌会有无数人打赏。
实际在山村,在民间,二月二,三月三,就是古老的恋爱节,给了青年男女一个恋爱的时段和窗口。那率真淳朴的爱情,发为旖旎的歌声,让多少假道学汗颜。
我简直怀疑这位诗人是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写这首诗,因为他是城里人,他的爱情有太多的计算权衡,反而羡慕乡村的男女吧。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发自内心的山歌最动人,那淳朴的姑娘最打心。
“新草如茵散不收,绿杨阴里大堤头。
村村早食争挑菜,处处春耕乐饭牛。”明 · 倪岳 《新草 》节录
这是写二月的春草,清新的草色如同地毯,一望无际,铺过杨树底,铺满江堤。
在早上,人们很早就吃了饭,拿着筐子到草地上来挑野菜。这是妇女儿童的事。
而男子们则在二月二赶着自己的牛下地,在良辰好景,爱惜光阴,报答天地和土地,开始一年的春耕。但是今天,他们内心是快乐而虔诚的。
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农事重春耕。
二月二,是青龙抬头,淳朴的农民用自己身体力行的方式,回报自然和土地。
如果你在二月二踏青,在欣赏花开的美好时,不要忘记祝福土地上的农民,他们正忙着春耕。富饶的土地,经过他们的汗水和虔诚,才会长出高产的粮食,奠定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