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古诗六首(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时当小暑节气,小暑节气,是农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是天地高温高湿最热的阶段开始。从小暑,到大暑,再到处暑,中间有长达30到40天的三伏,还有秋老虎。这是一年中从盛夏走向秋天的时段,烈日炎炎,暑热袭人。
在先秦周朝《礼记月令》中,谈到此时的物候,第一个就是“温风始至”,现代的人往往解读成是温暖的风来了的意思。但是实际不然。
因为温暖的风,四季都有,从冬天就盼着春天的暖风,按道理,温风是指的春风啊,夏天只有炎热的风,怎么是这么绵软?
实际这个温风至,重点在于”至“上,至在先秦时代,表达的是极端,顶点,高峰的含义,比如夏至,是指的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是古代一年中,太阳角度最高的时段。
所以,这里的消暑温风始至,是说温暖的南风,风之温暖达到极致,也就是,连风也是高温。
”惟林钟之季月 ,重阳积而上升。
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汉 王粲 《大暑赋》 节录
汉朝就已经有了确定的官方记录的二十四节气,
农历六月,有小暑大暑节气,而汉朝王粲歌咏夏天天气的炎热,写的《大暑赋》中,是这样说的。
那对应着林种音律的农历六月,夏天季夏,阳光温度积累重叠而上升。
阳光照射在湿润的土地上形成炙热的暑气吗,天地间扇动温暖的风,而这暖风达到顶点旺盛。
他的诗是承接先秦礼记月令和物候。
小暑节气,是温风开始到达高段位,而到了大暑则是温风到达顶点。
可以得知这个温风,是专门形容小暑大暑节气,夏天高热的暖风,以小暑为高平台,到大暑节气,风的温度到达顶点。都是高位运行的一种特殊的暑风。
这种夏天的温风,可不温情脉脉,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铄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垆。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中唐 · 张籍《夏日可畏》
夏天可怕,夏天的太阳更可怕,尤其是农历六月。
强盛巨大的温暖的风在天地间流动,炎热的太阳和夏日来临。
那太阳火一样是威力,流荡在宽阔的原野上,那炎热的原野上,仿佛能融化金属,道路遥远生烟。
太阳就像火鸟一样燃烧着天空,天地如同烘炉。
地面如同无数蜡烛燃烧的热度,而天上一轮太阳傲慢运行。
就是那黄昏的太阳都可怕,因为席子上根本不能坐人,那火红的夕阳防毒燃烧着梧桐。
可怜我,在这样的炎热的夏天里,领略热烈的风和阳光,站在半路。
这简直是要命的夏天的苦境,也许是一种现实,再热的夏天,也有路上的行人,肩负生存生活,烈日前行。
更也许折射一种心境。人生半路,环境恶劣的郁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唐朝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引用旧典。
这可不是让人舒适的春天的暖风,是蓦然温度高热的风,不但不凉快,反而让人汗流浃背。
这样的风来了,不用说小暑节气就到了。
这样的风里,有雨也是暑雨,是夏天狂暴的雷雨,摇曳竹林,而登高望远,最容易看到山林边上乌云涌起,远山有雷,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是六月的炎风暑雨,虽然庭院长满绿树,但是不解郁热,倒是树下的青苔勃然生长。这是夏天雨季的植被,青草林下,可簇生无数的蘑菇。
古人认为,先有风,吹动云彩,才会有雨。
所以小暑节气,首先躲不开的是暴雨前的暖湿风来。
然后雨来,而雏鹰已经长就了羽翼,开始在风雨中翱翔。
不几天,就可以听到到处是蟋蟀的叫声。因为这样的暖湿,孕育了虫草的生命。
“温风扇炎节,高壤见新稻。
苍黄色犹杂,镰担力已到。
时当艰食久,不暇论赢耗。
奔奔竭顷亩,翕翕资釜灶。
老翁操匕箸,一食九嗟懊。
岂凶存后忧,饱饫偶今暴。
骄阳有炕暵,积雨或淹涝。
未是安眠人,儿童但嬉噪。”北宋 · 吕南公《早穫 》节录
这是一首悯农诗。
农历六月,太阳下热风吹过,高处的土壤看见了早熟的稻子。
那稻子青黄相杂,还没有成熟透,就已经被镰刀和箩筐收获。
这是因为青黄不接的苦日子太久,无法忍耐饥饿,而提前收割。
到处是人奔向田野,将收获的稻子,煮饭。
老农拿着筷子勺子,边吃边懊悔。
他岂不知道这样的收获,是存在着问题的,因为明显提前收割,不利于产量,但是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来饥饿,二来是小暑节气还有几天的晴热暖风,之后可能会是暴雨。
农家的每一步都是靠天吃饭,他们不敢赌,因为不提前收割,万一大雨形成涝灾,那是颗粒无收。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先收获,饱了一时口腹。
这样阴晴多变,旱涝不定的农村,没有安稳的人,只有不懂事的孩子,争着要吃新米新饭。
“南风曰巨即温风,至极至来训不同。
季也定非来以始,夏哉应是极而终。
登台拂拂面犹扑,挥扇炎炎汗更融。
却忆良农方炙背,三耘努力卤田中。'清 · 弘历《月令七十二候诗 六月小暑节三候 其三十一 温风至 》
清朝乾隆皇帝,也爱研究月令和古籍。他研究温风的含义,是”至亦训极亦训来,季夏暑气之至极。故曰温风至。非谓其初来也“
说季夏是暑气最旺盛的季节,是暑气暖风的极致,所以温风至,不是说季夏暖风到来,而是暖风到了热的极致。
那从南方吹来的盛夏之风,巨量溽热,所以叫”温风“。
定在季夏,是表明,夏天到了极致也快终结。
这样的”温风“,就算站在高台,拿着扇子,都只会更炎热,挥汗如雨。
我只是心疼辛勤的农民,低头背晒在这样的阳光热风里,在水田里,反复耕耘。
中国历史上,除了少数皇帝,不懂民艰,其实大多数皇帝,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建立在农业的丰收,农民的辛苦上的。
也算他有心,知道夏天农民的辛苦。
”凉生绿竹温风软,暑涤清流夜气寒。
香坠荔枝红簇簇,影欺荷盖翠团团。“明 · 韩殷 《夏 》
夏天的温风,不仅有温度,且强悍。但是有没有克服远离它的方法呢?
当然有,竹林和荷塘是天然的空调,可以转化高温气流,形成凉风。
哪怕普通人家,在窗户前种植几丛竹子,也能有效化解高温高湿,形成阴凉的小环境。
所以对于最热的风,当然是多种荷花多种竹,还有荔枝红簇簇。
在竹林荷花边,吃着荔枝,享受被过滤成清风的温风,夏天再漫长炎热,也化解成一种夏美。
连强悍的温风,都变得柔软起来。
今天六首古诗,是解读小暑温风的含义。
小暑温风至,是炎热的风吹来了,也是暖风极致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