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longge 04-11 15:56 阅读 我爱育娃
夏天为什么叫夏天?为什么是夏,而不是其他的文字和语言?这还真是值得探索的历史问题。 早期原始人类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走出森林,逐水草而居。他们能够感受外界的变化,

夏天为什么叫夏天?为什么是夏,而不是其他的文字和语言?这还真是值得探索的历史问题。

早期原始人类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走出森林,逐水草而居。他们能够感受外界的变化,但是最初也应当是简单的,不过是冷暖的感觉。不过一个部落在一个天然富庶繁茂的地方生活久了之后,会发现一些规律,太阳和月亮永恒在天上,比如草木会轮回生长。到了掌握原始的耕种技术,人们迫切需要时间的指引,让土地长出期待中的粮食。

夏,最初应该是语言,指的是极热的时候。你读这个字的音节时,也往往有着汗流浃背的局促。

对于上古的人来讲,夏是炎热也是丰盛的。因为林间的果实开始成熟,有无数的绿荫,气候炎热却能忍受,忙碌却还饱满,相对另外一个极其寒冷的轮回时段。

文字滞后于语言产生,相传五千年前,仓颉创造了字。当然那个时候的“夏”是怎么写的,没有人知道。但是我相信当时的语言,和现在没有太大的改变,有学者将“夏”列举了两个读音,一个读架,一个读下,就算是追到上古,那种局促,爆破的短促音,一直都是基因。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最早文字出现的“夏”,是孔子编录上古书籍,在《尚书尧典》里有,“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说的是尧时期,尧派天文历史官,去往四个方位,其中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太阳的运行,白昼时间最长,苍龙七宿中的火星出现在南方时,确定这天是夏季的正中间。

也就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尧时代之前,已经有了夏季是一个时段的概念,但是长短难以界定,是尧确定了夏至这个日期,将它作为夏的最中段。

夏在甲骨文里很有意思,像个人,有突出的脑袋和大眼,实际古代的目,也可以代表阳光的反射,眼睛里全是太阳啊。

那么说到尧确立了夏至,那么他那个时代怎么界定夏季的长短呢?尧典说,尧确定了一年366天,和月历调和,定下了四季。一年有四季,四季成一年。实际现在考古认为,尧时代的四季可能不等长。

确定夏天的开始,最明确的应该是周朝。周朝已经有了严格的立春立夏的时间段,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就是立夏的开始,在传统农历的四月初。

而这个传统的夏季划分影响深远,直到今天。

那么关于夏,自然不能错过中国历史上口口相传的夏朝。夏朝的建立稍晚于尧时代,是舜的儿子建立的一个上古的伟大的朝代。那么为什么叫作夏呢?

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早期住在一个叫夏的城邑,有人说,夏是他们部落的图腾。

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跟季节的夏相关。那是一年中最火热明丽的时段,王朝愿意永恒在夏天的太阳里,丰盛而长久。

我们都是夏人的后裔,有着阳光一样的热情和草木的坚韧,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的夏天是从立夏开始。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周 · 诗经《四月 》

周朝人都知道,农历的四月来了,夏天也就来了。

夏天来了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到了农历六月,就是最热的暑天。

在诗经里还有关于初夏的美句“四月秀葽”。

就是四月里的苦葽开始挺出花蕾开花。那种现在称为远志的草本植物,在周朝的旷野上开着初夏紫色花朵,如同薰衣草的紫,成就了夏天别样的浓郁。

古代帝王迎接夏天的仪式非常隆重。

在周朝,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这是说周天子要穿戴整齐去京城南方的郊区迎接夏神。这样蓬勃美好的日子,可以举行封赏仪式,犒劳有功的诸侯。

汉 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所以立夏又称为“朱明节”,所谓朱明,乃是歌颂火红的太阳。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

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

新波拂旧石,残花落故枝

叶软风易出,草密路难披。”南梁 · 萧衍《首夏泛天池诗 》

到了南北朝之后,这种祭祀流变成皇帝和臣子的旅游嘉会,谓之“迎夏”。

比如梁武帝萧衍就是带着臣子游览天池。

大家在水上划船,赏玩早夏的湖光山色,无数画舫推开浮萍,大家一起欣赏最先出水的红荷花,尽兴而返。

我有时候想,他为什么要带领臣子去水上呢?

一,是绵延上古祭祀水神的风俗。

二,是天上有日,水中有日,象征皇权的光辉。

三,对于漫长的夏天来讲,立夏和晚春时段相接,气候舒适宜人,此时不游,更待何时?而且自唐朝之后,夏至节由于天气热,盛大的仪式已经简化甚至消失。那么最适合和自然臣子互动的,首当立夏。

无疑历代帝王因为自身象征太阳,对于夏,有着灵魂的钟情。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立夏四月节》

这是唐朝的二十四节气诗之立夏。

写出了立夏时节那种农桑繁茂的田园气息。

想知道春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吗?来听听旋律,那明快的音乐对应着热烈的阳光。

温暖湿润,蓬勃壮大是这一时段的主题。

你看看,田野土壤里出现了蚯蚓,瓜类藤蔓茁壮生长。

农家里的蚕已经纷纷爬上了竹帘,开始结茧,树林果实开始成熟,林中飞动着哺育孩子的鸟。

此时你看看天上,天上的云也特别厚重,形成奇异的山峰,往往会降下豪雨和阵雨。

夏天是万物蓬勃的时段。好山好水好绿,好田野。好云好雨好庄稼。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南宋 · 陆游 《立夏》

宋朝经济繁荣,当然随之也是文化繁荣。

立夏那天,城市的城墙上插满红色的旗帜,表达迎接火热的夏神,或者标志夏季的到来。

这应该是迎接夏天仪式的娱乐化,满城红旗飘展,是晚春初夏时视觉的明艳,可以吸引无数的游人,振奋精神和情怀吧。宋朝效仿古代,作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此时人们并不相信有春夏的神,然而,拟人化的表达,仍旧是对季节和生活的厚爱。

红色的旗帜插满城墙上头,迎风招展,夏天来了,春天也就该齐整归去了。

初夏也很美哦。燕子衔泥,忙碌着筑造新窝,百花开谢,绿叶丛丛,那些春天的蜂蝶是没有了。但是有着更加清新的夏绿啊。

你看那槐树柳树,树荫初展,处处清新的绿荫,站在房檐下,冷暖正好,不那么热。

黄昏里,人们洗了澡,快乐穿起夏天柔软的单衣裳。

立夏之后,明显就是气温上升,人们纷纷换下棉袄夹衣,不再觉得寒冷。

轻衣薄裳,是比春天更舒适舒展的美好。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过了荼蘼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南宋 · 王谌《 绝句 其三 》

立夏是承接晚春,实际还有春天的背影和清新。

因为此时繁花初谢,绿叶成长,正是绿得清新美妙的时段。

开到荼蘼花事了,但是并不因为花谢,而植物停止生机。

相反细密的叶子在藤蔓上茁生,不久就会形成荫凉的绿幕和绿墙,绿色的藤蔓架子,那是过盛夏最美最清凉的荫蔽。

诗人说,晚春风雨多,所以荼蘼和素馨花开,他都没有可以去观赏。

但是立夏之后,那清新的绿荫比花儿更美更养眼和舒心。

他站在架子下,享受着绿意幽幽的美好和清宁。

立夏,是走向蓬勃旺盛,万木峥嵘的时段。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文章评论

迎接夏天古诗五首(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