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四首古诗分享(年去年来年年事,日来日往日日新)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时光总是匆匆,转眼又是一年飘忽而过。站在2023的末尾,当我想问询时光都去了哪儿的时候,大脑竟然一片空白。
可我并不失落,因为我知道孩子逐渐长高的身体、日益变短的衣服,还有在网络上写下的文字,已经悄悄留下岁月的注脚。
那里长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写一行有一行的起伏。它并不完美也不顺利,但就像妈妈缝补衣服的针脚,早已密密麻麻又无声无息地填充在我的生命四季,陪伴我,见证我,也温暖我。
如今2024将至,我不想总结也不愿展望,只想跟随古人的脚步,看看那不易觉察的岁月流逝在古典诗词里到底有多美,多么耐人寻味。
1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宋•叶采《暮春即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世人大都热爱这春色如许,当它匆匆消逝时总忍不住问询是谁酿就了春色,又是谁断送了流年,总感觉一切太匆匆。
诗人叶采也曾诧异于这春光易逝,可丝毫没有伤春之情,因为他认为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读书好时机。
倘若不是那天阳光正好,将屋檐上跳动的麻雀身影投射到书桌上,还有飞扬的柳絮落入眼前的砚池里,沉迷读书的叶采还是不会留意到暮春已至。
可即便是此刻留意到了,叶采不过略作慨叹后继续闲坐书窗,静读《周易》,不问窗外事,不知春已去。
一个“闲”字,足见这份沉浸式读书,没有寒窗苦读的沉闷,只有乐在其中的淡然,多半不是为了一纸功名而读,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叶采静坐闲读的《周易》,是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对历朝历代尤其是程朱理学影响深远。
正是这份“不知春去几多时”的热爱与专注,让叶采不仅能成为朱熹的再传弟子,更为程朱理学的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被历代学者所青睐的《近思录集解》,即为叶采对北宋四子理学思想的梳理集注,至今经典。
叶采最终学有所成,或许就是读书最大的意义吧,就像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只顾埋头读书,不管岁月流逝,人生自有收获时。
2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宋•范成大《喜晴》
当世人伤春去的时候,千古伤心人的秦观却一反常态: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这份少有的豁达,让人惊觉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美好,即使炎炎夏日也有其可人之处。
范成大就极爱这夏木阴阴,尤其这夏日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到来,他在一场雨后惊喜发现。
这场雨已经绵延不断了数天,模糊了范成大的视线,也让他暂时忽略了对季节的敏锐感知。
等到云销雨霁的时候,范成大才留意到窗外梅熟蒂落,墙下竹笋成林,满眼的绿意映入眼帘。
这葱葱郁郁的生机,无不告诉他春光已散,夏意正深,时光不语可从来不曾放慢行进的脚步。
但范成大并不会为此而伤感,反而惊喜这样的季节变换,热爱这窗前的夏日繁华,别有风情。
此时的范成大已退隐石湖,对前半生的浮沉起落早已看淡与放下,当初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也罢,辗转各地兴利除弊不遗余力也罢,他“未尝忘江湖之梦”。
如今真正可以处江湖之远了,他热爱四季的每一次流转,有凋零就会有新生,有绚烂就会有平静,一如起起伏伏的人生,皆能坦然视之。
错过了春天不必遗憾,还有盛夏光年值得我们去欣喜与期待。
3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朱熹《偶成》
朱熹笔下的季节流转,本来是一首劝学诗,却将岁月流逝描绘得极为诗意唯美。
不管是叶采还是范成大,都在两个季节转换的临界点上感受到流年暗转,从春到夏逐渐过渡。
可朱熹直接从春梦未觉过渡到了梧叶秋声,大大省略了夏木阴阴,让人深感时光如水太匆匆。
他这样书写的用意,就是告诫少年青春短暂、流年似水,而这学业艰难,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意在劝学惜时,可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美感,萦绕着淡淡的哀伤,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静静地躺在那里就能让人陷入无限的回忆与感慨。
这还没醒来的春梦,这落满梧桐黄叶的秋声,就像我们每个人走过的青春与暮年,轮回上演。
此时步入晚年的朱熹,也正是经历了从年华正好到垂垂老矣的生命旅程,才能将时光流逝的急促用如此诗意又鲜明的手法展现给后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朱熹哪是单纯写季节转换,分明写出了人生如梦之感。
而他正因看清这一点,劝勉少年也警醒自己,潜心读书,终成继孔孟之后的集诸儒之大成者。
故而不必哀伤时光太匆匆,抓住当下,就减少了将来后悔的可能。
4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每当岁暮天寒,世人的心情大都一半期待一半忧愁,“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就像杜甫慨叹的,一边岁月人事相催,让人在忙碌的生活洪流里不断奔涌着向前,不敢停歇。
另一边冬至过后,阳气白昼渐长、阳气渐长,人们又不由自主地期待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而仇远比杜甫期盼得还要早,他在立冬那天就开始期盼春光的到来,甚至已经窥测到春意。
当然这春意不是来自细雨生寒,也不是来自木叶青黄,而是不知从哪飘来的一缕疏影暗香。
仇远在这梅花一绽香里,开始将春光无限想象,大有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彼时秦观在春光远去时提醒世人夏木阴阴也有可人之处,不必哀伤,也不必怅惘。
如今凛冬已至仇远又告诉世人此刻的萧瑟只是暂时,冰雪中还有梅花绽放,而春意已在路上。
这种面对岁月流逝的豁达,总能在人生的每个时刻,给予我们不同的温暖与慰藉,且共从容。
如今2023年已呼啸而去,2024的大门即将打开,希望我们在元旦那天,也能笑着说再见。
不管这一年经历了多少艰辛,让过去过去,让将来将来,让人生知味,让岁月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