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longge 02-02 09:56 阅读 我爱育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是韩愈写给当时任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是韩愈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美景的作品,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赞美了早春小雨后长安街上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的景象。

首句点出初春细雨的美好,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细雨绵绵的浪漫情调;第二句描写了雨后遥望初春的草野苍茫一片,大有色泽清新之美,使人心里顿时充满勃勃生机的喜悦。然而当人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近看“却无”,不免有些失意,如此凸显了某些事物“宜远观不可近看”的朦胧之美。第三、四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此整体概括了初春景色的清秀之美。诗人认为初春草色不知胜过那满城杨柳如烟的景色多少倍。此处以“满皇都”与前面的“近却无”形成鲜明的对比,何况满城皆是“柳絮飞花迷人眼”的繁乱,反倒不如早春时候的轻灵通透,因而突出了早春惹人喜爱的特点。

在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写通常的垂柳啼莺、呢喃燕语,而是着眼于滋润万物的细雨,以及富有生命力的青青嫰草,别出新意,彰显了诗人锐利细腻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手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自己虽已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流逝而悲伤,而是如春草般展现勃勃生机的乐观主义情怀。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这是一首意趣盎然的描写晚春景致的七绝。

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表明了时间是新年,同时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虽然已经到了春天,却还没有见到野外有鲜花开放,似乎令盼春之人有些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了。好在仔细一看,还是发现了春天勃勃生机的迹象:“二月初惊见草芽”。这一惊奇的发现,有了视觉上的突变,也不再是对于新春不见春色的叹惜和遗憾了。此处的“惊”字最值玩味,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的惊喜神情。面对春来的情感有抑有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甚为壮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表面上像是在说有雪而无花,略显春色的单调冷清,但白雪似乎很解风情,放下心中对于春色来得太晚的一脸嫌怨,故意穿过庭院前的花树,翩翩飞舞起来,如此轻灵地化作飞花,妆点枯燥无花的春色,为春天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瞬间变得惹人喜爱了。此中的“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可谓是神来之笔。

此诗从春寒飞雪的视角,抒发了一种万物皆有灵性,可以化春寒料峭为春意欣然,化情怀冷漠为意趣盎然的乐观主义情怀。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这首描绘晚春景色的七言绝句,是韩愈《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此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内容为春游郊外所见所感的即景抒情之作。

虽然本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是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这句“百般红紫斗芳菲”,此处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晚春凋零,却写草木为了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呈现出万紫千红、争相吐露芬芳的动人场面。“杨花榆荚无才思”,足见诗人体物入微,发掘前人未得之语,怪嗔柳絮与榆钱才思不够敏捷,倾尽一生都没能结出耀人眼目的花朵,此处似在责怪草木,实则是在慨叹人生的某些不如意。忽然诗人笔锋一转,一反其他诗人面对晚春迟暮的伤春之感,随后以“漫天作雪飞”一展才华。由此体现了“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展,不怕招致讥讽奚落它“班门弄斧”的个性,扬长避短,抓住这晚春时节的大好时光,依旧秉持朴素无华的品质,像飞雪一般漫天飞舞,为“晚春”增添一抹动感妖娆的春色,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寓意深广,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同时也不忘托物寄情,给人以人生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懂得如何珍惜光阴,而“春光”是不会辜负“杨花榆荚”这样“识时务”的有心人的。

此诗可谓有情有趣,含蓄幽默,巧用拟人手法,将人与花融于一体,想象之间颇富奇趣。当然,所谓“一语百解”,此诗之寓意,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会有不同的领悟。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湘中

【唐】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本诗是韩愈第一次被贬时所作。韩愈官居监察御史时,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毁而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有一天韩愈心情郁闷,来到汨罗江畔凭吊因政治失败而投江身亡的屈原,联想起当年楚国上下都沉浸在醉生梦死中,而屈原毅然上疏反遭谴责的状况,与此刻的自己又是何等相似啊!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江边到处可见祭祀所用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韩愈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扣舷歌依然遥遥可闻。韩愈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无比感伤,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怀古伤今的经典诗篇。

前两句的描写,暗寓了诗人在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他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此刻如同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浪涛翻滚。在这样的心情下,再次想起了当年的屈原。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但此中却隐含了溢于言表的不尽之意。

后两句的描写,诗人化用典故,借屈原跟渔父相遇对白,与后来渔父扣舷而歌离去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而那蕴含深意的扣舷歌,似乎永远在嘲弄着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同流合污的仁人志士。这里暗用楚辞典故,巧妙地与自己的处境联系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无端遭贬的迷惘惆怅与无比悲愤之情。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此诗当为韩愈与张署同在江陵(今属湖北)时所作。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韩愈在旅舍中写下这组诗与张署共勉。

这首诗开头一句点明了季节,勾画出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个字,更为生动传神。接下来的“枝间时见子初成”应该是作者的联想:过一段时间,绿叶掩映之间,偶尔就可以看见刚刚结成的小小石榴果了。大自然的规律,有了花开时节,就会迎来果实丰硕的季节。所以说,此处诗人既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展望未来的愉快心情。

后两句点明地点“此地无车马”。这是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有车马喧嚣纷扰,也没有人去攀折损害花枝,任凭殷红的石榴花杂乱洒脱地飘落在青苔上,此刻青红相称的美丽映入眼帘,可爱的景致令人心生怜惜。“颠倒”二字则有力地批判了统治者压制贤才的误国误人行为,同时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其实作者所要表达的还有另一层意思:这里远离繁华无游人来赏,也未必是坏事,不然这满地“青苔、绛英”的自然之美又如何体现出来呢?倘若有人来赏,就会被车辙马蹄践踏得破败不堪了,就像自己遭遇这无常世事,被人随意颠倒黑白一样,还不如任其花开自然、果熟蒂落,更为完美。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人的视觉感应,侧面烘托出石榴花的绚烂可爱,同时叹息花开无人来赏,借此暗喻虽然自己和朋友空有满腹才华,却被统治者贬谪于穷乡僻壤,才华无法施展,委婉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落寞情怀。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唐】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此诗当为韩愈与张署同在江陵(今属湖北)时所作。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作者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

诗中前两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描写了作者看到葡萄树经过主人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的状态。春夏之交,葡萄树上长出新生的嫩叶,但经过秋冬枯萎的枝条尚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所以主人将东倒西斜的葡萄架子重新捆扎完好,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

后两句告诉人们,如果想要葡萄架上都堆满葡萄,就不要耽误增加竹杆进行修缮的时间,然后扎牢架子牵引葡萄的枝蔓,让它们能够顺利攀爬,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得以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在写作手法上,注重托物言志,将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自己遭到贬谪重新起用后的美好愿望。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游太平公主山庄

【唐】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春,韩愈在一次游览太平公主山庄故址的时候,看到当年太平公主大肆修建的亭台楼阁很是壮观,惊叹之余写下了这首诗,以此来讥讽她奢华贪欲的生活。

诗中开篇便以“公主当年欲占春”,形象地描绘出太平公主当年凭借其权势,圈地为庄,想要独自占有长安近郊的山色春光之事。这“欲占”更是精妙绝伦,说明了太平公主深受武则天宠爱,为所欲为的娇纵情状,似乎没有她做不到的,不仅要占尽田地大兴土木,还要占尽春光,深刻地将统治阶级骄横贪婪的嘴脸、欲壑难填的本性揭露得一览无余。“故将台榭押城闉”,说明了所修建的亭台楼阁要比帝都长安的城墙还要高,可见其野心之大、奢侈之状,进一步加深了对太平公主为所欲为、不可一世的刻画。

后两句“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继续描写庄园别墅规模之大,以至于园林中的花草有多少都无法计数,前句故设疑问,并不正面回答,只一句“直到南山不属人”,转而融情入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也更加说明了山庄绵延数十里,直到终南山,都是山庄之地的庞大阵容。

全诗以虚写实,善用微词,诗人表面上在描写太平公主山庄的宏伟壮观,实际上是讽刺太平公主的奢侈和虚荣,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生活现状,愤慨之情虽未明确表达,却令人回味无穷。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张署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永贞元年(805年)春,二人“遇大赦”同到郴州待命。同年秋,两人同被任命为江陵府参军。这首诗是韩愈、张署同赴江陵途中的即景之作,抒发了一种喜悦的情怀。

前两句“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是作者对同行友人的劝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初韩愈和张署二人同时遭到贬谪,韩愈为阳山令,张署为临武令,都是在极为边远荒蛮的边塞之地。可以想象,那时候韩、张二人面对渺茫的前途和即将生活的恶劣环境,一定感慨仕途的浮沉不定,甚至潸然泪下。而此刻幸遇皇恩浩荡大赦天下,他们同时得以脱离偏远的蛮荒之所,必然会喜极而泣。于是韩愈劝慰友人时来运转,我们要止住哭泣,要庆幸我们又可以一同被赦免,一同在清澈的湘水中返回,赶往江陵赴任。

后两句“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进一步表达了他们的喜悦心情。在荒凉的山野之中,猿啼鸟鸣本是哀音,是孤寂、愁苦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却故写哀音而闻之不哀,进一步将内心的喜悦表露出来。韩愈此为反话正说,其蕴意之深,令人觉得更有韵味。

韩愈和张署遭贬后,时隔近两年又同时遇赦,自然是无比喜悦,所以诗中蕴含了诗人遇赦北移的愉快心情,虽也有对新任职务的不满,但总的说来,喜多于悲,所以诗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慨。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唐】韩愈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刘师命约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来到阳山,与韩愈在此相聚,此诗当作于此时。

前两句“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主要描写桃花凋落,铺满了树下的小路,因此不能前去观赏,所以不免心中充满了遗憾。

后两句“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意思是说:虽然“桃蹊”残花满地,不能前去观赏,但我听说城西梨花盛开,而且洁白如雪,我特此邀请您一起前去开怀畅饮,共赏梨花,醉倒在香雪海,您看如何?

诗末以“梨花开”转出结句,使人转忧为喜,眼前一亮。本诗中梨花是本体,雪是喻体,诗人将梨花比作积雪,从而描绘出梨花盛开时的洁白、繁盛可人,形象地表达出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的美丽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全诗寓情于景,景美情真,意向深婉,飘逸洒脱,是韩诗短章中的又一传世佳作。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池上絮

【唐】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年)。有一天韩愈在河塘边路过,看见眼前柳絮飞花在河塘上空盘旋而飞,水面上聚集了很多没有飞过河塘的柳絮,一时灵感爆发,于是就创作了这首咏叹池上柳絮的诗篇。

首句“池上无风有落晖”,说明了时间是在傍晚,而且红日已经西斜,池塘的水面上微风不生,平静安详;接下来的“杨花晴后自飞飞”,说明了这是一个雨过天晴的傍晚,柳絮在落日的余晖中,飘飘荡荡,自由自在地飞扬。如此惬意,它们是不是在有所目的地飞扬呢?于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为将纤质凌清镜”,是的,或许它们是为了飞越池面,或许它们是想在那清澈如镜的池水中,顾盼一下自以为婀娜妩媚的倩影仙姿。可是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于是就有了“湿却无穷不得归”的遗憾。那纤细的绒毛被池水沾湿,再也飞不起来了,这让它们如何能做到惬意而来又惬意而去呢?

诗中将雪白的柳絮与碧绿平静的池水、斑斓的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极美的水上飞花的画面,通过一系列仔细观察、细节的描绘,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情趣。

这首诗仿佛是漫不经心出口而成,实际上,正是诗人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深厚的语言功力的凝聚。诗人摄取了晴空下落日余晖中,片片柳絮翩然而飞,直到“失足”落水的情境入诗,创造出一幅闲静淡远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空灵闲寂的思想境界,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春光的无限热爱与崇尚之情。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这首诗是朋友之间的赠答诗,是韩愈写给白居易的酬答之作。诗中除了倾诉自己面对曲江岸边美景无比喜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赞誉了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故意使对方因为没能赴约赏此美景而感到惋惜。

开篇描写了天气的变化情况。茫茫薄雾与淡淡阴云在傍晚时分渐渐散开了,转而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与高高的楼台相映成趣,显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后两句描写了曲江岸上的风景。春光里,曲江楼台景色迷人,岸边也毫不逊色,这里的“曲江水满花千树”,寥寥几字,就已将岸边的风景勾画出来:江水清澈浩荡,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加衬托出春天的美丽。然而越是景色美好,越要珍惜这大好时光,而美好时光与好友共享,将会使时光更加美好。末尾一句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在那个久雨之后轻阴转晴的傍晚,曲江水满,绿树如洗,千百棵花树临风吐艳。陶醉在这春光美景中的韩愈,兴奋地邀约张籍、白居易同游曲江,可惜白居易因雨后泥泞没来,于是韩愈写了这首诗。虽然诗中略带几分怨怼,但是更能反衬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

此诗约作于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他们翻过荆山境界,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凯旋大军翻越荆山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大军从荆山飞驰而过,转眼之间就到了华山境内的潼关要塞。诗人在写凯旋大军翻过荆山时用了“去”,而到华山时用“来”,这一来一去,表达了此刻作者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被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争相奔来表示庆贺。在此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显得极为生动有致,而接下来所看见的“日出潼关”,又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如同日出一样: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的一时扭转,如此壮丽的画面怎不令人喜悦呢?

诗的后两句以抒情笔调描绘出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劳三军的情景。这里的一句“刺史莫辞迎候远”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便是幽默诙谐的语气中,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极为有趣的想象空间:刺史接到迎接大军的文书之后会是怎样的神情呢?然而正是这种切合喜庆环境的语言,读来使人倍感有滋有味,倘若拘于常理的描绘语言,反而很难把这样欢快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诗中的前三句都没有直接写率领凯旋的人,而末尾一句“相公新破蔡州回”直接点明了凯旋归来的军队将领,同时蕴含了诗人对宰相裴度率军亲征凯旋而归的由衷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统一战争的态度,继而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激情与爱***怀。

文章评论

韩愈经典诗词名句(韩愈12首经典七绝)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