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longge 01-25 18:28 阅读 我爱育娃
#秋日生活打卡季# 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现代的诗歌,未来的科幻,都是文学的瑰宝。 而清代诗词,特别是清代中后期的诗词,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历史

#秋日生活打卡季#

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现代的诗歌,未来的科幻,都是文学的瑰宝。

而清代诗词,特别是清代中后期的诗词,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历史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清代也有很多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学习,22首清代诗词与君共赏,愿在这金秋十月“床前明月生辉,窗台兰花暗香。”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包含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畏精神。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清·黄景仁《杂感》

表达了他对于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同时,诗中也有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和被女子抛弃的经历。最后,诗人表达了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伤和无奈,但也有一种自嘲和自解的幽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清·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一段无法触及的爱情的痴迷和痛苦。首联描述了诗人与所爱之人相隔遥远,无法亲近;颔联则暗示时间的推移,诗人仍在思念;颈联表现出诗人因相思之苦而深感痛苦;尾联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伤感。整首诗充满了浪漫而感伤的情感。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独自在秋天的江上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一”字的反复运用,强调了独自一人、没有其他干扰、只有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同时以高歌和饮酒的方式表现出了内心的愉悦和自在。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现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情怀。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作者认为,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而李杜诗篇万人传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诗歌魅力已不再新鲜。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才人”,他们能引领时代的诗歌创作,展现出新的创新和特色。

这种发展创新的观念在当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它提倡诗歌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创新应随着时代的需求而出现。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当代才人创新精神的鼓励和肯定。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强调了夜晚的漆黑和渔船上灯光的微弱。“孤光一点萤”用萤火虫的微光比喻渔船上的灯光,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漆黑和灯光的昏暗。“微微风簇浪”描述了微风吹起的水波荡漾,第四句“散作满河星”则是将微小的灯光比作满河的星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美丽和灯光的明亮。

诗人用动态描写,将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微弱的灯光、一个荡漾的河面、一个散开的灯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河面的波光粼粼和灯光的温暖。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清·施闰章《山行》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描述的是寺庙和山亭在自然景色中的存在和动态。 “野寺分晴树”描绘了山野中的寺庙将晴空下的树林分开的景象, “山亭过晚霞”则描绘了山亭仿佛穿行在晚霞之间的美丽画面。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则描绘了春天的山野深处的静谧和美丽。 “春深无客到”表明了春天已经深入,但是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落松花”则描绘了松花不断飘落的情景,这一描写也增强了诗的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以精炼的笔法,动静结合的描写,将春天的山野景致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是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而“青春恰自来”则是指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苔藓仍然拥有自己的生命力,焕发出一片绿意。

“苔花如米小”,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苔藓的花朵比作米粒般大小,强调了它的微小。而“也学牡丹开”则是指苔藓的花朵虽然小,但它仍然像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整首诗通过描绘苔藓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态度。苔藓虽然微小,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在困境中不屈服、不放弃的决心和勇气。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描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歌声响彻树林间。这里使用“骑”字直接描绘了牧童的姿势,而“振”字则间接表达了牧童的心情,展示了他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描述牧童突然想要捕捉知了,而停止了唱歌并站立起来。这里的“欲”表达了他想要捕捉知了的欲望,而“捕”字则生动地描绘了他将要行动的状态,“闭”和“立”两个动词则形象地展示了他天真的神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刻画了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无限童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景象,草地上长满了草,黄莺在天空中飞翔,杨柳枝条拂扫着堤岸,春天的烟雾里仿佛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孩子们早早放学回家,趁着风吹的好时机放飞风筝,享受着无边无际的乐趣。整首诗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清·查冬荣《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

前两句“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朝斗坛前布满清幽月光的向往,同时师雄的梦境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

后两句“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则表达了诗人拄着手杖看南雪的期望,以及和梅花一起白头的愿望。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清幽、浪漫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憧憬。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清·赵翼《题遗山诗》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元好问的国家不幸却成了他的幸事,在饱经沧桑后,他的诗句也变得工整,富有深蕴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赵翼赞扬了元好问的史学造诣和他在金元易代之际的坚守,认为他的经历和诗歌创作都体现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和对历史的尊重。整首诗充满了悲凉、沧桑和深深的无奈。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林则徐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信念,不惧生死,不避福祸,为了国家利益奋斗。虽被贬谪,但他仍保持乐观态度。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高尚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这首诗表达了谭嗣同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决心,以及为变法维新牺牲生命的决心。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达了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整首诗格调悲壮激越,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气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首诗表达了龚自珍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社会缺乏活力和多样性,呼吁当权者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选拔和培养人才。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充满感情。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清·陈文述《夏日杂诗》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窗外的水景和凉爽的枕席透入室内,诗人感受到秋凉的惬意。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则写了一夜的雨声将凉爽带入了诗人的梦中,万张荷叶似乎在为秋天到来而欢唱。这里的“一夜雨声凉到梦”表达了凉爽的感觉从梦境中传来,而“万荷叶上送秋来”则通过万张荷叶的意象传达出秋天的到来。

整首诗用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出夏日雨后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清凉舒适的氛围。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自身感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秋凉的喜悦之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表现出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和坚定的意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坚韧和抗逆性,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和打击,竹子都能保持坚韧不屈的品质,无视环境的困扰和挑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和赞美。这种精神也可以激励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潍县县衙中听闻风吹竹叶之声,以为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深深关怀与同情。他说,虽然我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我的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清·袁枚《绝命词》

袁枚的《绝命词》表达了他豁达自得、独立不羁的性格和淡然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以“野流”自喻,表示他的天性和命运无法被束缚,四处流淌。他从容自在,饭篮向晓迎接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他要用双脚踢翻尘世之路,摆脱世俗的束缚,用一肩担尽古今的忧愁。他自立自强,不愿接受嗟来之食,对无端指责和诽谤以淡然态度相对。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清·龚自珍《夜坐二首》

龚自珍的《夜坐二首》表达了他对人才匮乏的忧虑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他希望能打破束缚,让人才得以充分展现。诗中描绘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张维屏《新雷》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对美好春天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期盼新社会和新生活的迫切愿望。诗中的“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描述了自然界无声却有情的特质,每当寒冬结束,春天就会到来,这是一种生命的循环和更迭。而“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则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在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等待那新雷的第一声响起,预示着生命的新生和希望的到来。从诗中可看出,处在历史大转变前夕的诗人,已经朦胧地意识到了除旧迎新的时代要求。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清·李渔《清明前一日》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用悲壮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状,同时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哀悼和同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文章评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22首清代古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