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longge 01-25 13:56 阅读 我爱育娃
#记录我的2023# ——01—— 范仲淹 ,字希文。少年孤贫,苦学成才。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为集庆军节度推官。此后十年间,一直做地方官。 天圣六年

#记录我的2023#

——01——

范仲淹,字希文。少年孤贫,苦学成才。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为集庆军节度推官。此后十年间,一直做地方官。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由于晏殊的推荐,入京做秘阁校理。由于他正直敢言,“每论天下事,备不顾身,曾三上三下”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倡导革新,遭到保守派攻击,贬官外地。

西北边境拥兵自重的李元昊自称为西夏皇帝,并上书北宋政府要求封。十分震怒的仁宗下令悬赏征讨李元昊,结果招来西夏对西北边陲不断的攻击,成为边防大患。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范雍因兵败被革职,仁宗任命两位文职大臣韩琦范仲淹到边境主持军事,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任延州知州。范仲淹治军号令严明,爱抚士卒,他在此修筑工事,整顿兵甲,用兵有法。

镇守边塞4年,在此期间,范仲淹写下此脍炙人口的精品,每每读来不禁泪流满面。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陆游《渔家傲·秋思》

纵贯全词,意境开阔,语调铿锵,所写景色奇特瑰丽,形象生动鲜明,慷慨雄放,气郁沉潜,是词人边塞生活与心境的真实写照。

上阕着重写景,首句点明塞下秋色之“异”。接着引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不仅飞雁无留意,恐怕词人也有同样的感受,暗示地理位置的偏远极端,衬托出戍边将十的思乡愁情,从而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将士们的思归情绪固然是因为身外边境,与家人音讯隔绝而起,但也由于战事频繁,战况激烈所触发。敌军围困,角声不断,眼看重峦叠嶂,绵延千里,长烟落日,孤城紧锁,一片萧瑟,深邃孤清,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下阕则将笔墨转向侧面抒情,渲染气氛。喝的是一杯浊酒,挂念远隔万里的故乡之心却无比清澈。这句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相衬的手法,细腻地传递出词人热切眷恋家乡的心情。

另一方面考虑,敌人还没被击退,身为军人的作者,又怎么能无功而返?这句引用了东汉窦宪追击单于的典故,同样具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宏大气魄。

然而此时笔锋一转,凄凉孤寂的大漠深处,传来悠扬缥缈的羌管之声,更激起词人浓郁的思归之情。夜不能寐,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有谁知道归期呢?

这里既写了统帅,也写了士兵,字字句句皆从肺府中流出,真切感人,爱情之情溢于言表。

首词中没有着笔描写战争中动态的场面,而是通过细致笔墨刻画静态的场景,以静写动,充分表现出这场战争的冷酷与严峻。

长期的守边备战也在逐渐消磨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激情与意志,词人也在建功立业与归乡心切间备受煎熬。

基于这样的思想矛盾,词人把胶着的情感倾注于这首词当中,以景衬情,却不同于风花雪月的艳词,而是展现了豪迈的气概与深沉的情感,是唐代边塞诗在词作中的延续与发展。

在词史上,可谓踏出了突破“词为艳科”之藩篱的重要一步,对词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豪放派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这首词倒是让我想起纳兰性德的那一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连绵不绝的军队营帐,和与“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有异曲同工之处。

1043年,西夏终于与宋朝讲和。范仲淹因守边有功,被提升为参知政事,重新回到朝中。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02——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能文,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早年考进士,因试卷主张抗战,收复故土,遭秦桧忌恨,被除名。

孝宗即位,赐进士身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这首著名七绝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在此之前二年,陆游曾几次向孝宗和光宗上书,陈述“扫清燕代”、“平定河洛”之大计,结果不仅没有被朝廷采纳,反面以其诗“嘲弄风月”为罪名被弹劾罢官,他只好再回家乡山阴闲居。

这时诗人虽已68岁,但他依然“老夫壮气横九州”,未曾一日忘国。这年11月4日,一场骤起的大雨,激动了诗人的心弦,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感情强烈的爱国诗章。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起笔以“僵卧孤村”领起全篇,点明自己身处逆境,闲居乡里。这时年近古稀的诗人,罢官后住在山阴孤村,由于屡受打击,已体弱力衰,连睡卧都有些困难了。然而,作者却一点也不感到“自哀”,他日夜想念的是,再上前线,戍边卫国,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在南宋君臣苟安江左、不思进取的情况下,一位老人能有这样的爱国之情,是十分难得的。

第三句“夜阑卧听风吹雨”夜深了,他难以入睡,心中翻腾着“为国戍轮台”之事,忽听屋外风雨交加,发出巨大的声响这也许是官军杀敌的雄威吧!“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梦中之景,是幻境。作者由于白天思念战事,所以一旦入梦,便仿佛自己骑着战马,踏过冰河,收复中原大地,这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多么向敌人冲杀过去,美妙的奇想!

这首诗前面用一个“思”字,后两句用了一个“梦”在向人们暗示:诗人的这种抗金报国的想法,只能存在于“梦”里,事实上是不能实现的。看起来是在抒发个人的情怀,实质上是对朝廷投降路线的批判。

实际上陆游在九年前就写过“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陆游一生都爱国,一直到两个9年之后的85岁,仍在写着《示儿》。

这拳拳爱国之心,不单传承给子孙,还传承给了辛弃疾。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03——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中原已经被金兵占领,身处动荡不堪的时代,他目睹着金兵的步步紧逼,凶残悍勇,宋朝百姓被欺辱奴役,山河破碎。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归于南宋,一心力主抗金,他实质上是一个军事家,是一个真英雄。可是南宋一会用他,一会贬他,让他无比的尴尬。

南宋朝廷软弱,安心偏于一隅,南宋政权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大有“秋风扫落叶,日落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的危机。”

他将生命的全部执情投入收复故土、北伐中原的宏大志业之中,最终收获的却只是英雄失志、报国无门的极度苦闷。在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压抑与不平中,他将自己的一腔幽愤付诸手中的那支笔。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人登上秦淮河畔的赏心亭,极目远望,只见千里长天空阔,大江涌流天际,秋色无边。眺望远山,青山好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和螺形发髻。但这明媚的秋景,只能引起词人无穷的愁恨。

因为他流落江南,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一身抱负无法实现,在这落日映照的楼头,听着一声声断鸿的哀鸣,他只能看着手中的宝刀,一遍遍拍着栏杆,发泄心中的郁闷。但是没人能够理解词人抗金复国的赤子之心,他只能独自登临,望着眼前的大好河山空自兴叹。

尽管郁郁不得志,但词人并没有放弃尽忠报国的志向,他不愿意学张翰,因为想念家乡的美味佳肴就弃官回家,也不屑于像许汜那样只知求田问舍而令刘备轻视。

可惜词人的满腔热诚并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他闲居多年,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桓温见到昔日亲手种的柳树已经长大的时候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也同样感到伤感,可是有谁能唤来红巾翠袖的美人,替他拭去失意的泪水呢?这一把英雄泪,豪气浓情,真令人不胜慨叹。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辛弃疾《满江红》,当一个庸碌的朝廷,一个平凡的时代辜负了这位胸怀大志、帅才横溢的英雄时,注定也错过了光复中原的又一次机会。这是辛弃疾的悲剧,也是宋廷的悲剧。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文章评论

歌颂祖国七言绝句(3首爱国古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