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longge 01-24 20:42 阅读 我爱育娃
他醉后欲眠,让人们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逍遥自在和无拘无束,实质上也是自己政治上屡次受挫,蹉跎光阴的郁郁不得志而已。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他醉后欲眠,让人们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逍遥自在和无拘无束,实质上也是自己政治上屡次受挫,蹉跎光阴的郁郁不得志而已。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他以新酿的美酒和温暖的小火炉为背景,邀请朋友共饮,实则也是打发那失意无聊的时光。

古代文人以仕途为毕生追求,香草美人也好,梅兰菊竹也好,长亭短亭也好,风也好,雨也好,统统都会被他们笔下所勾勒,终究都是逃不过他们所要表达的政治隐喻而已。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宋·唐庚《醉眠》

此诗当作于公元1112 年(宋徽宗政和二年),作者谪居广东惠州。在此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日子里,作者住在山中居所,独自酌酒而醉眠,醒后有感而作此诗。

山上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好像太古时候一般一片寂静,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一天就好像度过了一年。人清闲得也有点懒了。

这里的一切,都使人恍惚如有隔世之感。这儿既无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无名利的追逐和与日俱生的忧患,一切都显得悠然怡然。

尽管春意阑珊,只剩下数枝残花,而饮者意兴犹浓,频频把盏。酒酣耳热之际,忽听得鸟声啼啭,他便又笑对鸟儿调侃,仿佛说:“我醉欲眠君且留,谅你这点絮聒,不妨我睡。”

尝尽了人世滋味后,我欲乘掩门之际,将那使人心寒的“世味”推将出去,拒之门外,永不让它再来骚犹和破坏恬淡的心境以聊自慰。

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却又忘了该用什么语言。

这里既无三两知已开怀畅饮的场面,也无田家父老提壶过饮的交往。而“眠”后在梦中兴高采烈的寻觅追求,又分明是诗人不甘寂寞苦作挣扎的努力。

但现实无情,人生有涯,虽然力求摆脱寂寞,而又终于不得不归于寂寞。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宋·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热血澎湃的爱国者。21岁号召他人,积极投身抗金斗争,力图恢复中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然而,南宋朝廷的腐败和软弱,使得辛弃疾的政治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他曾在朝廷任职,但由于与权贵的矛盾,最终遭到贬谪。这样的打击,使他的壮志难酬,爱国之情深沉而痛苦。

辛弃疾选择了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作者不仅没有因被迫闲居而苦恼,反倒有摆脱官场纷扰的愉悦。

他的隐居生活,既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回避,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和实现。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这首乡情词,描写的农村是一片升平气象,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有酒有肉,丰衣足食,人们和谐共处。

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江南广大农村局部的安宁是有的,但也很难设想,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愉快。

辛弃疾并非有意粉饰太平,而是因为他以前生活总是一心救国救民,他不知道原来在某些地方,许多人生活的还是挺好的,这也算是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吧。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

花间相过酒家眠。

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

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宋·朱敦儒《临江仙·生长西都逢化日》

朱敦儒在北宋末年,因避乱而南渡至洛阳,在那里他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词中他描绘了自己在繁华的城市中的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以花间酒家的眠宿为乐,乘风游山,弄雪过河,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唯美动人的感情色彩。

他以西都为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中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满足。他欣赏着花间的美景,醉心于酒家的醇香,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正是他内心深处向往的。

他乘风游山,弄雪过河,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他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这种乐趣中蕴含着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词中他更进一步写道:“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即使岁月流逝,双鬓斑白,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风味,这种生活态度中透露出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最后他以“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结尾,他把碧潭明月作为自己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生活态度充满了深沉的感情色彩,也展现了他对休闲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元·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在元代社会矛盾的旋涡中,张可久选择了隐逸的人生道路。他虽未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但他的心却早已与青山绿水为伴,与渔翁野老为友,沉浸在幽雅闲适的田园生活中。

《四块玉·乐闲》这首词,是张可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真实写照。开篇“远是非,寻潇洒”,表明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远离是非、潇洒自在的生活。而“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这两句,则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家园:江南的春天温暖而宜人,是燕子筑巢的好地方;而水北之春,更是一片宁静与无价的美景。“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绘:品一壶清茶,尝一尝五色瓜,欣赏四季的花开。这样的生活,安逸而舒适,让人心生向往。

张可久的这首词,透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在世俗的纷扰中,他寻找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享受着自然的恩赐。在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既唯美又深沉。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宋·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

黄庭坚,一生饱经沧桑,深谙世态炎凉。他曾经历过仕途的起伏,品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在这首词中,他却以一叶扁舟、老妻相伴的生活场景,表达出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沉醉。

自信自豪的翩翩风度的黄庭坚卷起画帘,与老妻对坐。一面饮酒清谈,一面观赏着如画江山。

扁舟象征着他漂泊的人生,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卷起画帘,欣赏沿途的风景,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态度。

几个调皮的猴子,向下俯身,闪动着诡谲的小眼睛,在偷偷地窥伺着词人洗砚台。这个镜头,很是生动传神,逗人喜爱。

靠岸了,收帆了,山岩前的小鹿,安闲地躺在那里,静静地观看着词人的一举一动,表现得饶有兴味。

准备回去了,先要洗洗砚台,然后收起风帆,最后舍舟登岸。妙就妙在他没有简单地去描写自己这三个动作,而是用猿、鹿的神态和杜鹃的反应,客观地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自信,闲适,意趣潇然。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期间,他因与朝廷政见不合,被迫离开政治中心,来到这个当时偏远荒凉的地方(贬谪杭州任通判)。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借助自然风光,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璞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

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

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唐·林逋《咏秋江》

林逋,生于唐朝末年,是一位隐逸诗人,他热爱自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他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与大自然为伴,对江湖风光情有独钟,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苍茫的沙嘴之上,白鹭安详地栖息,江水静静流淌,水面平滑如镜,映照出碧空如洗的天空。

经过雨水的洗礼,芦苇显得格外清新翠绿,江面上弥漫着一蓬蓬炊烟徐徐升起,那是渔民正在烹饪捕获的鱼儿。

如此闲适、淳朴的渔民生活,真得如江上小舟,自由自在。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清·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纳兰性德身为清朝皇室贵族,才华横溢却饱受政治斗争之困。他一生多次起伏,经历了从朝廷重臣到被贬谪远方的沧桑巨变。

在晚霞的余晖中收起钓鱼的纶竿,秋风温柔的宁静地吹过芙蓉花,不肯让它凋谢。烟水蒙蒙中,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作者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

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

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元·张可久《金字经·百年浑似醉》

此曲写作者远离是非的隐逸生活。在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社会里,只有整个人生都保持醉态,才能免受气愤烦恼的干扰,醉醺醺地浑身觉得充满春意融融的温暖 。

虽他将人生百年比作一场醉酒,充满了无奈与悲凉,抒发了对人间沧桑的感叹。但“满怀都是春”却又透露出他内心的满怀希望与憧憬。

张可久说要像东晋谢安那样高卧东山,如一片白云那样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悠闲。表现了隐者的陶然自得、忘却尘世。

隐居就为躲避是非,可是是非之风仍然拂面而来给 作者满脸抹上尘垢,让作者蒙受许多污蔑或屈辱,这种烦恼的纠缠,不知消磨尽古今多少人的身心健康 。

作者难言的切身之感自然也隐含其中。

作者正是乐得悠闲,乐得百年如醉,但这种人为的“醉”因,正是因为痛苦太多,不堪承受,不得不消极回避的结果.因此作者也冷静的看到,官场上扑面而来的是非尘土,消磨了无数士人的激情和斗志,使他们先先后后走出来,高卧东山去。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宋·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集句诗,当时人们竟相仿效,成为一种风气。他不仅集句为诗,也集句为词,这也可以说是他的首创,这首词作于词人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今南京)钟山半山园时。

该词上阕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及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下阕作者自问自答,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这首旨在一“闲”字,表现了作者远离仕宦喧嚣的闲情逸趣。

作者用前人的诗句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并通过自己的精心组合安排,使之浑然无迹,如同己作。

王安石寄情黄鹂,不仅要表现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在安逸澹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闲雅流丽的风调里显示着改革家的才性骨力。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文章评论

悠闲唯美闲情惬意的古诗词(10首悠闲生活古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