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经典古诗鉴赏,八首优美《行香子》
行香子,乍一看,还以为是中药名。
其实,“行香子”源自于佛教,正月初一清早烧香即为"行香"。这种习俗至今有些地方还在传承。
在古时,行香习俗更甚,除夕夜一过,上自皇帝官员,下自黎民百姓,都会沐浴更衣,鸣锣开道,到庙宇行香点灯,表示虔诚。
而“子”,即“曲子”的省称。“行香子”也就是在正月初一烧香时候鸣奏的曲子。
不难想象,“行香子”这一词牌的调调,必然是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气氛。
今天我们分享八首《行香子》,点燃一柱馨香,在青烟氤氲、梵音宣畅中,祝愿您在新的一年里,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01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少年时,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也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一个暖春,闭门苦读的秦观,也经受不住大好春光的诱惑,他乘兴游览了附近的一座村庄。
这里绿树环绕,春水满塘。他沐浴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在村庄的小道上来回漫步。不知是谁家的小院,关不住满园的春色,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一朵朵盈盈竞相怒放。
他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乘着游兴,他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最是人间春好处。对春光最好的眷恋,就是珍惜这一分一秒。于是,他敞开胸襟,拿出书本,伴着花草的清香和鸟儿的鸣唱。静静地品读,独享,那份安然。
02
行香子·述怀
苏轼 〔宋代〕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这一首词,作于苏轼人生的第一次起伏之际。1086年,他被召还朝,已经是四十不惑。
乌台诗案给他造成巨大的打击,他看到宦海斗争的残暴和阴郁,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而贬居黄州远离政治和热闹的生涯,也修炼了他心态上的淡然,是面临人生波澜升沉的际遇转变时淡然视之的宽大。
回到朝廷后,仕途上仍有政敌的对抗,更让他对官场生活无比厌倦,感到“心形俱悴”,产生退隐思想。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在他看来,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
人的一生更如白驹过隙、火石即灭。倒不如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其实,尘世间哪有真正的净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细品一盏茶、用心读一本书、聆听一段美妙的旋律、与山水草木亲切拥抱,这就已足够抚慰尘劳,慰籍疲倦的心了。
03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
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公元1094年,苏轼又被贬迁惠州。
比起第一次的黄州,惠州更远,更荒凉。
而祸不单行的是,一路舟车劳顿,急火攻心,他的痔疮又复发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真的是苦不堪言。
刚好到了深秋时节,倒不如就借着悲秋,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吧。
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似乎寒风吹走的不是树叶,而是自己年华的面具,让他无处遮盖自己衰老的面容。
面对着秋风的质问,他只能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
其实颠沛流离半生的他,也是深知,使人成熟的,永远不是时光,而是经历,让人成长的永远不是岁月,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
04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宋代〕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靖康之耻”后,南宋小朝廷疲于奔命。金兵入侵,民不聊生。
1129年,李清照为避乱,流离江南。先是丈夫赵明诚建康知府被免,后又被任命湖州知府。急须到京领旨应召。赵明诚只好把李清照安顿在池阳城内,单独前往。
在池阳的李清照,举目无亲,形影孤凄。倏忽已到阴历七月初七之夜,这一天本该是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人间的她和他却在两地相思。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
一种离情别绪伴着动荡不安的时局风云涌上她的心头,瞬间让她感到孤寂和无助。她执笔挥毫,填下了这首神韵无穷的《行香子・七夕》。
原本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可不料言出成真。就在此月底,赵明诚在建康病重,八月十八日终与爱妻死别了。从此,李清照悲忧成疾,被迫走向更孤苦的流离生涯......
05
行香子·舟宿兰湾
蒋捷 〔宋代〕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送春归、客尚蓬飘。
昨宵谷水,今夜兰皋。
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料芳悰、乍整还凋。
待将春恨,都付春潮。
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读完这首词是不是感觉莫名的熟悉,是的,这是蒋捷在抄袭自己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个“舟过吴江”、一个“舟宿兰湾”,除了词牌不同,这两首词当真是非常相似。
这两首词都是南宋灭亡后,蒋捷漂泊江湖行舟太湖一带时所作,其含义也大同小异,都是他在抒发亡国后漂泊无依的羁愁。
也许对于蒋捷来说,同样的春天,同样的春雨,同样的小桥流水,同样的樱桃芭蕉,怎么可能不萌生同样的愁绪呢。
06
行香子·三山作
辛弃疾 〔宋代〕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
况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
怕妨侬、湖上闲行。
天心肯後,费甚心情。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写作此词的时候,辛弃疾38岁,正处于中年,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
从28岁开始他就漂泊各地做官,已经十年了,他也想着该回归朝廷了。
从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他屡次上书求归,但是朝廷对他始终没有明确答复。
他猜不透高堂之上的君威意图,他不知道,自己明明政绩出色,为何就是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窗外,春雨潺潺,这场雨都很识趣,来的正是时候,往常这时令,他也该回家躬耕了吧。
可今年他是该回家耕种,还是该收拾行装,准备进京呢。
他不知道,君心难测,就如自然界忽风忽雨,忽阴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闷杀。
07
行香子
晁端礼 〔宋代〕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
再相逢、情分依然。
君初霜鬓,我已华颠。
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
小庭幽槛,菊蕊阑斑。
近清宵、月已婵娟。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人生三大幸事:虚惊一场、失而复得、久别重逢。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晁端礼与友人分别三年,再次相逢,却情分不减。虽然两人却都已经年华渐衰,其中多少苦恨,已经无从说起了。
看庭院外,菊花开得正艳,夜已经很深了,月亮已经上来了。不要再想其它的了,那就喝酒吧!希望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如期归来。
就像是庭中的花儿,天空的月儿,长好长圆才是最真。
08
行香子·题罗浮
葛长庚 〔宋代〕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
笑桃花流落晴川。
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
与山麋野鹿同眠。
残霞未散,淡雾沉绵。
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葛长庚是南宋的道士,常往来于罗浮、武夷诸山修道,每日都是过着山中侣麋鹿、眠白云的潇洒生活。
所以他的词作中自有一种自然超俗的情趣。
山中无历日,高枕石头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与他相伴的,只有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和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
枕细草数星星更是修道之人的常态。那草儿柔软如同毛毡,一觉睡到天亮,看朝霞满天,淡雾绵绵。
洞中的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是尘世间的红男绿女们可望而不可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