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心上人的唯美古诗词(秋草情思5首古诗词)
草是自然界的卑傲者,它却有自己的景色。
秋风悄悄从陌上划过,空中溢漫着秋草与野花的清香。
听说,秋是草中最美的季节,白居易曾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天的小草即使枯萎了,甚至被火焚烧,来年也照样生机勃勃。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笔下的皇宫,物是人非,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笔下的秋草,将离人思念的环境渲染至极深。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当凉风乍起,秋草能给人以迟暮之感,凄凄苍苍。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秋草寄托命运之悲,黛玉曾在疾病缠身的暮秋慨叹。
“北风吹沙秋草黄,汉家故陵当路傍”吕本中的秋草还能象征着物是人非。
在这诗的海洋里,秋草连绵不绝,它们不仅承载着无尽的愁恨,还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风情。在风霜的吹拂下,它们摇曳生姿,感受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韵律。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笔下的秋草,摇曳在凉州古城,不仅毫无萧瑟之感,还尽显盛唐气象。
公元754年秋,岑参即将奔赴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府,途经凉州,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遇见几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
一群老友记重逢,必须要推杯换盏,一醉方休。
皎洁的月光,参差错落的灯火,此起彼伏的琵琶声,这个夜间聚会是多么惬意啊
几杯酒水下肚,人人都在相互聊起自己的近况,动人的琵琶曲勾起人们无限感慨。
荆轲《易水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秋风瑟瑟,夜色茫茫,老友们离乡赴边的壮志和久困不达的感慨在这聚会里一一得到宣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岑参看着眼前的秋草凋零,触景生情。
功名未就,时不我待,故举酒抒怀:“岂能贫贱相看老!”奋发向上的豪情都从“岂能”这反诘语气中喷涌而出,既慰勉故人,又鞭策自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生大笑能几回”,丢掉烦闷,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斗酒相逢须醉倒”这场聚会在欢笑声中结束,而慷慨悲歌的豪情却悠悠不尽。
岑参曾有诗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除了相逢的喜悦、感慨,更多的是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
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
海边漠漠天气白,胡儿夜度黄龙碛。
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
溪水连地霜草平,野驼寻水碛中鸣。
陇头风急雁不下,沙场苦战多流星。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唐•张籍《关山月》
秋月明亮、天高地远的边关夜晚并不宁静,山上传来阵阵马蹄声,戍边的将士们正在紧张行军。
内地还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已经是雪花飘扬,千里万里一片冰天雪地。
行人望着皎洁的月光,浮想联翩,望故乡路远山高,思念亲人,何日能团聚;遥想亲人此时也正思念自己,而自身能否生还尚未得知,于是戍边的将士们唱起塞外悲凉的歌曲。
唱的什么,无人知道,但是悲歌中一定充满着他们思念家乡、思念情人的感情。
边塞将士艰苦的战争生活,雄壮悲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感人至深。
黄龙,即龙城,故地在今辽宁朝阳。茫茫无边的沙漠,秋高月冷,多么荒凉。胡兵穿过龙城一带的沙漠,偷袭我军。
边塞的将士早有预防,派侦察的骑兵乘夜出城了解敌情。部队埋伏在隐蔽的地方,无声无息,将战旗,武器都放在地上,等待着胡兵的出现,这必然有一番惊心动魄的鏖战。
无边无际的沙海,望不到一片绿洲,更难找到一条溪水。纵有稀少的溪水都潜流在已经挂着寒霜的茫茫秋草之中。
耐渴的野驼难以忍受缺水的煎熬,找不到溪水,在沙漠中鸣叫。士兵们日常生活的艰难可以想象。
边塞的秋风猛烈,大雁难以飞下。然而,在这凄冷的月夜,地上响着刺骨的寒风,天空飘逝着流星,将士们在沙场上拼命厮杀。
全诗至此,经过层层渲染,已将边塞艰苦的战争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于是,诗人点出“沙场苦战”的主旨,显得深刻有力,笔酣墨饱。
诗人感叹地写道:在无数的边塞,年年发生战争,有多少士卒丧失了生命。
他们的尸骨抛在塞外,年深日久累累白骨上现在已生长着一片又一片秋草。
逐渐衰落的中唐,早已不复盛唐繁华,战死的士卒,只能随着野草埋没在秋风里。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曾经做过唐明皇的御前带刀侍卫,一时无限风光,年少轻狂的他做了不少孟浪之事。
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他幡然悔悟,发奋读书,终成大器。
那年,韦应物在滁州任刺史。正赶上白露时节,由于远离故乡,长期僻居滁州,不由得思念身在长安的亲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念亲人,思念弟弟的时候,有诗如此。
此时秋草在白露的浸润下,多么像漂泊异乡的韦应物染满风霜,愈发渴望还乡。
可职责所在,韦应物无法抽身离去,只能将思念付诸在蕉叶题诗上,打发这百无聊赖的时光。
“芭蕉叶上独题诗”说到芭蕉叶题诗,背后有一个小故事:唐朝与韦应物同时代的草书大家怀素,酷爱书法,平日里勤学苦练,常常用芭蕉叶来练习书法,不避烈日酷暑,勤学不辍,终成大家
因而,在芭蕉叶上写字、抄经卷,在当时已形成一种风气。这里韦应物于百无聊赖中,也在芭蕉叶上题诗。“独”字的运用,更突现思弟心情之急,更见情深意长。
待到夜雨潇潇,这些思念成诗又将伴随他点滴到天明,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全诗语言平白,感情真挚,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只以“芭蕉题诗”一句画龙点睛,表达出一种生活化的细微感触和情怀。淡淡的笔调,道出了最深厚的兄弟手足之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秋,刘长卿因事贬南巴尉,途经长沙,访贾谊宅,写下这首吊古伤今的七律。
在刘长卿笔下,秋草不只萦绕着乡愁,还绵延着伤今怀古的天涯悲苦,深得古代文人共鸣。
汉代贾生谪居长沙整整三年,曾写下几篇抒情之赋,发抒自己抑郁情怀。
贾谊受奸臣排挤而被贬长沙三年,就像此刻的刘长卿因为得罪权贵两度遭贬,皆不甘也。既抒贾谊之苦,又寓自己之悲。
低回凄婉,怅然若失,刘长卿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寻觅贾谊足迹,却只剩寒林日斜,秋草寂寂。
在秋意萧瑟、气氛冷落的宅院中,刘长卿既为贾谊遭遇的不公而愤慨,也为自己被贬谪到这荒远孤寂之地而感到不平。
这摇落秋草,更知贾谊悲。这寂寂江山,可不只因秋风萧瑟,更是王朝没落使然,多少充满着无可奈何。
刘长卿此刻独自面对湘水,心中无感,只怨恨君王的恩情淡薄,使得自己虽欲以身许国,却空自许诺,徒留悲伤与感叹。
此诗名为吊古,实乃伤今,妙处在于把贾谊吊屈原、诗人吊贾谊熔为一体,形成强烈的共振,从而造成仁人志士心心相通,万古同悲的浩荡气势,感人至深。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这寂寂秋草,到了小晏笔下,就成了红尘男女之间的茫茫相思,绵绵离恨。
本来古典诗词里就有芳草喻离恨的传统,就像千古词帝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酒醉之中,晏几道拍着自己身上的春衫,衣衫上还残留着旧日情人留下的香泽,其中凝聚着过去无限的欢乐情事,词人留念旧情,因此对这点点香泽也倍感珍惜。
然而情人早已与词人分别,他只能怨恨苍天:“老天爷是有意用这种离恨来使我这迂疏狂放之人感到痛苦的吧!”
在对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词人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一年复一年,路上秋草年年生,远人久久不归:一日又一日,楼中朝暮独坐,词人时刻都为相思所苦。
这秋草与夕阳的肃瑟之景,暗合词人怅恨之情。
怅望远方,只望见白云缥缈,流水茫茫,征人的归路是那么长,他与情人还是相见无期。
离恨这般深重,相思之情已无法用语言来充分表达,那么就不必冉枉费心思和眼泪,给她写信来述说自己的衷肠了。
在痛楚的往事追忆中,这决绝而情深的概叹,意境深阔,实在是感人至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记录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