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岁月飘零间6首古诗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写诗特别夸张,不过,他这么一形象就可以看到人一旦忧愁就长白发。
在古诗词中,白发经常被用来传达主人公的悲伤、忧虑、孤独等情感。
白居易的《白发》诗中,“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杜甫的《登高》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传达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诗中虽然没有明点出白白,但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苍苍白发与不同颜色的景物勾勒在一起时,那浸润了旧时光的人生百味即刻扑面而来。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一位贤明能干的官员,他的努力使得唐王朝的政事更加稳定和繁荣。
但因玄宗对政事的懈怠以及奸相李林甫的恶意排挤,导致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被罢免了宰相职务,并在次年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盛世意味着结束。
自古以来,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
时光茌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
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如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或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今天碌碌无为的现状反差太大,于是对着镜子,暗自神伤。
镜子里突然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老了。今已生白发,实为遗憾、悲凉,更是无可奈何;
如今自己与影子相怜,深深感到孤独,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
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堂堂一位名相,却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
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作者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
“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年老的白居易也曾感叹过,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壮志难酬的确是人生的缺憾。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唐•杜甫《酬孟云卿》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友人孟云卿的回信。
杜甫人生的后半生相当坎坷,几次考试不中,居然被李林甫从中作梗,然而杜甫他也有过高光的时刻,皇帝给他专设一场考试。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皇上亲自督办的考试是考上了,结果一等就是4年,然后做了一个管理兵器的仓管员,一做就是十年。
安史之乱爆发,好不容易从叛军中逃脱投奔新帝,唐肃宗念其勇气可嘉,授其左拾遗。左拾遗虽说官职不大,但好歹可以直接给皇上提意见,可以侍奉天子左右,算是杜甫人生的巅峰了。
然而,房琯一直不得皇上喜欢,皇上找了些理由处分了他,杜甫看不过眼,上书为房琯说几句好话,结果触怒龙颜,好在有宰相张镐力救才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无实权,就是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笨、考课等事。)
临行临别,他作别孟云卿而奔赴华州,内心抑郁凄凉可想而知。
杜甫他以满头的白发,静静对峙着深夜的烛光,一种由极致的欢乐转化为深沉的悲伤的情感流露出来。
那摇曳的红色烛光,幽幽地照在他满头的白发上,暖黄与冷白,明暗交错,就像人生中喜忧参半的境遇一般。
尽管难以面对人生迟暮的悲凉,却用这烛光映照出与故友最后相聚的时刻。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相逢并不像江流那样滚滚东来,源源不断。
他感慨,不要让离别的时刻如此匆匆而过,而应该珍惜每一分钟,饮尽每一杯酒,尽情享受这最后的相聚时光。
明天过后,他将踏上前往华州的路途,前途未卜。他知道,与故友再度相遇的机会将变得渺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逢。
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情与期待,希望那一刻能够早日到来。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而仕途坎坷,家境清寒。他和卢纶同为“大历十才子”,又是姑表兄弟,相互有真挚的情谊和亲密的关系。
在一个秋雨之夜,司空曙与自己的表弟卢再次相逢,夜雨与故人,不约而至,显得异常伤感。
司空曙居住在简陋的荒村里,见表弟前来,顿时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喜的是故人相访,悲的自己怀才不遇,万事皆成空。
诗中以叶黄而将凋零喻人之迟暮已至,风烛残年;让黄叶树处在寒雨摧打之中,令白头人枯坐于昏灯之下。
当这些复杂深厚的感情汇集到一起,就有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就有一种凄苦难遣的情调和气氛。
这前半首俨然是一幅形象的贫士索居图:寂的荒村,环堵萧然的陋室,凄凄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衰颓的白发。通过这样的描画,视觉巨大冲击,透露出诗人境遇的辛酸和情怀。
秋雨沥沥,夜灯独照,不止照出了荒凉之气,更多的是诗人此生饱经风霜的命运缩影。
“以我独沉久”,承上而启下,既是对贫士生活的总括,又是对下半首抒怀的自然过渡。
正因为我如此的索居沉沦很久,已深尝“炎而附,寒而弃”的人生况味,而卢纶却能不弃贫贱,频频探望,给我带来精神的慰藉,才使我感愧交集,不能自已。
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他是纯粹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并没有暗喻诗人从青春年少到垂垂暮年的人生悲叹。
白乐天有诗云:“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在这里也有深深的迟暮之哀伤。
韦应物的“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虽机抒类同,但造境却高出一筹,所以情味也格外淳厚,格外动人。
这首诗之所以传颂千古,固然是有“雨中黄叶树”的名句,固然也有“世味秋茶苦,人间直道穷”的感慨,但最主要的还在于赞颂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有一种超脱于势利的知遇之情,这是永远感奋人,引起人共鸣的原因。
简单点,也就是作者除了带有怨凉酸楚,也有一种相遇相知而贫贱不移情分的欣慰喜悦之情。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唐•李商隐《春日寄怀》
李商隐在为母守孝期间,虽身在荥阳的山水田间,但仕宦生涯中发生的阴暗往事仍历历在目,时刻告诫他世事凶险。
守孝期满后,他将重返秘书省。经历了一次官场起伏之后,将来的仕途如何,实难预测。
35岁的李商隐,以青袍对白发道出虚负凌云万丈才的百般苦楚。
此话怎讲呢?还要从李商隐娶了王茂元之女说起。李商隐少年时期受过令狐楚的栽培,而他的政敌就有王茂元,结果李商隐转个身就娶了政敌的女儿,世人对他的好感瞬间崩塌。
他就这样卷入了牛李***争之中,此后仕途一路坎坷,这样的背负恩主的人到哪都受到排诉,受尽屈辱。
好不容易等来李德裕执政的辉煌时期,又因母去逝,李商隐不得不赋闲在家,痛失建功立业的良机。
人生的荣辱兴衰瞬息万变,我已独坐家中四个春秋。纵使风花雪月样样有,却没有人也没有酒。
这么多年过去,官位还在八九品徘徊,一年又一年升迁无望,一天又一天可怜白发生。
八品官的青袍像草一样年年相同,头上的白发却逐日增加。在鲜明的色彩与强烈的对比反差中,诉尽无奈。
纵然心有抱负追逐万里风浪,却不清楚到底走哪条路才能到达龙潭!
正如有花有月与无酒无人的反差,都是为传达李商隐恨无知音赏、怨无引路人,英雄也难以有出路。
他他这样难以得偿所愿的人还有李昱,“青袍白发归田后,依旧山林隐者风。”命运弄人,现实的无可奈何,也只能淡然归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一向都被贴上了乐观旷达的标签,看看这首词是苏轼游清泉寺的时候所作。
那时,苏轼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大病初愈后,又适逢春夏之交,万物生机勃勃,于是心情愉悦,写出这首富有生命活力、观积极的词作。
山脚下的兰草已经发芽,那鲜嫩的小芽浸在溪水之中,由于刚刚下过一场雨,松林间的小路被雨水冲刷的十分干净,没有一点泥土。
傍晚的那场细雨里,杜鹃鸟伴随着雨声一起啼叫。
是谁感叹说人生一去不回头,人老了就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年少?
你看那门前的流水仍然不断努力,执著地向西边流淌。
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要再感自己年纪老迈,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只要把握好现在,不盲目悲观,就能活得逍遥自在。
人生,如自然界的风雨阳光一样,阴晴不定,遇到问题看到问题不一样的心态,完全是不一样的效果。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宋•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作为苏轼的学生,黄庭坚此生也被迫卷入北宋的新旧***争,在宦海也是沉沉浮浮,但他也有师父的乐观。
公元1099年的重阳节后,被贬戎州(今四川宜宾)的黄庭坚在那里已经度过四载春秋。
黄庭坚心中也有不平之意,但他没有像李商隐那样在青袍对白头里自怨自艾,寂寞哀愁。
他从花事将谢联想到人生短促,不由产生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
在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他尽情欢宴,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人生苦短,一定要趁着身体健康而及时行乐,在佳人歌舞陪伴下尽情欢乐,努力加餐。
已不再年轻,但他不拘世俗的目光,只管在白发上簪花自娱,任凭世人对自己冷眼相加。
其实,黄庭坚并非胸无大志、只知享乐,只是他什途失意,满腔郁惯,因此才以这种傲儿疏狂的形象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并表达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