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三伏避暑古诗五首鉴赏)
先秦《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墨子说,为什么要建造房屋,那是冬天可以躲避寒冷,夏天可以躲避暑热。这其实也解释了人类最初营造房屋的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保全生活生命。当然房子的功能肯定不止这些。
周朝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德公,在搬迁都城至雍城时,是在夏天最热的时段,城庆仪式非常特别,就是下令杀狗祭祀城门道路,而此期间,居民静居以躲避天气炎热带来的毒气和疾病。城庆的首日,设为伏日,而这个长达一月左右的静默,就是后世三伏的源头。
夏宜长养,养生,躲避阳光和炎热,利于人口的健康和增殖,保障生存质量。
三伏天避暑,也就成为一种流传的风俗和习惯。
汉朝重道,且沿用很多秦制,三伏时段也就延续下来,官方在三伏的首伏会放假,鼓励官员人民根据自己的条件避暑。
当然皇帝避暑的条件最好,《史记·武帝本纪》里说,汉武帝每年五月都要前往雍州的云阳山避暑,到了农历八月才回到长安的宫廷。他是连整个夏季以及三伏天都在清凉的山水之地度过。
但是其他人的避暑,则主要集中在最炎热的三伏时期。
“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
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东汉 · 班固《竹扇诗 》
扇子在先秦上古就有,最初是树叶和羽毛制成,优良的羽毛的扇子成为部落首领或者王者身份的象征,巨大的扇子用以蔽日,静尘,伺者持拿,烘托身份。小型的羽毛扇,则是品级的象征。比如诸葛亮手上的一把羽毛扇,那不是普通人可以享用的。不过竹子和丝绸制作的团扇,在汉朝普及,玲珑小巧,携带轻便。
夏天皇帝和大臣上朝,袖子里都有一把大圆扇子,只是这种纨扇,后来成为女子夏天的手伴心宠。
东汉的班固写下这种纨扇,是因为当时在官僚圈贵族圈盛行。
一把薄薄光润的小扇子,根据人的需要制成,有圆形,也有方形。
摇动着扇子,扇子的风可以避暑解暑,在夜晚摇动,那微风徐徐,夏夜清凉。
班固的祖姑,恰恰是鼎鼎有名的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也有写扇子的名诗,“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避暑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至迁居到清凉的高台楼阁,下到一汤一饮,坐卧之具。其中扇子,是最轻便随身的一种消暑方式,摇动扇柄,即可制造流动的空气。
现在的空调是扇子的豪华升级版,以电为动力,制造冷热空气的循环。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曹魏 · 程晓《嘲热客诗》节录
虽然不知道魏晋时代的三伏天,如何放假,但是从这首诗来看,整个三伏期间,很多人都是闭门不出的,也将三伏天去别人家做客,看成一种不礼貌和打扰。
比如这首诗,就是嘲讽大热天去别人家做客的人给主人带来的烦恼。
每到三伏的时期,道路上就没有车马了,大家都关着门谢客,自家人出入,不去和别人家有交集。偏偏有个不识相的人,炎热之极,还去别人家里。主人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汗流浃背穿戴一番。结果这个客人来了,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紧要,热的主人摇着扇子,汗流浃背。
这件事情虽然小,但是这是做人的瑕疵。
我奉劝各位朋友,大热天没事就别串门了,容易惹人嫌啊。
说实话,我看到这首诗时,觉得震惊,真实而有趣。
我曾经想古人重礼仪,怎么过夏天?原来和我们一样啊,大热天躺在家里,那里凉快哪里呆,不讲形象,也最怕的就是有客,这样的天气最害怕泥泞在繁文缛节的应对里。
三伏避暑,古已有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躺在家里,不出门。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
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
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唐 · 白居易《天竺寺七叶堂避暑》
五代《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罢。”唐朝长安的人,在三伏天里,会前往山亭水榭,清凉开阔的地方避暑,吃冷饮,水果,在水边宴饮,通宵达旦,到了白天,就是各回各家,补睡觉去吧。有人说唐朝长安有宵禁,且十分严格,但是在这样的文献里,我看到的却是夏夜的自在和狂欢。
作为一向不大富裕的白居易,在三伏天里,选择到寺庙避暑,而不是和都市男女一样在狂欢里发散热量。
因为那里林木葱郁,气象幽深,比红尘低好几度。
郁闷加郁热,这三伏天的热浪何时能够停止。
我走进了寺庙中的七叶堂,烦躁和暑热,随着脚步,渐渐消失。
这里山林郁郁,屋檐外的雨,细密渐大,滤过林木的风,居然还带着秋意。
我在这里睡上一觉,顿觉百病消散啊。
对付暑热的方式,一方面要寻找通风的地方,第二要心平气和,所谓心静自然凉。这两点,都是白居易总结的。
“行道遭三伏,流年当百殃。
舌乾元少味,体倦不安床。
逃暑少宽舍,沃焦无冷浆。
时依乔木下,俄顷得微凉。”宋 · 郭印《林下避暑 》
不是所有的人,三伏天都在家里,从古至今,绝大多数平民和农民在炎热的时段,依然为了生存和生活奔波。在生存和避暑之间,你能做什么选择?
就算是选择,也是有限的。
在颠沛的道路上,迎来了最热的三伏天,那是真遭了罪了啊。
口干舌燥不算,而且味觉寡淡,这已经是快中暑的征兆。在小旅馆和驿站里,感觉疲惫,却又热得失眠。
我想逃避这暑热,可是哪里有宽大通风的房子给我住,我想喝点冷的,但是这白天道路,热浪滚滚,仿佛焦土。
而我只能边赶路,边在路上找到树荫和树林小休息。
就算是这样的树荫和树林,我已经感觉很清凉了啊,能够让我免死于烈阳的焦灼。
他的避暑,真是可怜,比古道西风瘦马更绝境,那是在烈日下的车马,停在了并不十分清凉的树下。但是农夫也是如此,更多的普通人的夏天,都是如此。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刺手犹嫌绿柄长。”南宋 · 陆文圭《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
在南宋,流行一种荷叶酒。这种荷叶酒,是南北朝时代的南方开始流行,到了宋朝又发扬光大。
就是将一柄荷叶连柄带叶的摘下,将荷叶扎成口袋,里面注酒。酒和荷叶混合成独特的清香。
怎么喝呢?用簪子打通荷叶柄,像一只弯曲的吸管,直接从荷叶柄里吸取酒水。
这是原始的荷叶和吸管,天然环保,绿色芬芳。
三伏天气大家避暑在荷花池边,就有专门供应这种酒水的人,方法取自民间,却又雅俗兼有,有着别致饮食的快乐。
现代人都不能舍弃吸管吸食带来的快乐,南宋的人更是觉得兴奋惊讶。
那荷叶酒的吸管,外直中通,荷叶清香胜过花香。
酒水清凉甜美,仿佛吸进的是湖中的月色,井水里的清凉。
比樱桃蜜水甜,比吃甘蔗更通畅。
我看着这荷叶吸管,仿佛大象的鼻子,上面还带着天然的小刺。
这样的荷叶囊饮品,就算是放在现在的都市,也足以成为流量啊。这是饮食上别致的避暑,依靠清凉的食品饮品,度过炎热的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