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longge 01-05 09:56 阅读 我爱育娃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自古中秋诗词,其题材不外乎折桂赏月、相思怀人、抒发抱负等等。譬如最经典的苏东坡《水调歌头》即是赏月怀人,同时抒发内心忧愁的词作。唐诗中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自古中秋诗词,其题材不外乎折桂赏月、相思怀人、抒发抱负等等。譬如最经典的苏东坡《水调歌头》即是赏月怀人,同时抒发内心忧愁的词作。唐诗中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样是借望月表达怀人之情,思远情长,极富共鸣。还有辛弃疾的诸多中秋词则借中秋望月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忧国之情等等。

题材大致不脱赏月望月的窠臼,但每位诗人词人借望月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却不相同。苏东坡、王建均是望月思亲,辛弃疾则是望月忧国,晁补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则是单纯的赏月,还有白居易的中秋诗借望月表达物是人非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甚至有的诗人同样是写望月题材的中秋诗,而情感思想却针锋相对。比如下面这两首写中秋节望月的唐诗: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李峤是初唐诗人,与杜审言、苏味道、崔融合合称文章四友,其诗对唐诗发展影响深远,据传李峤的诗句“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曾得唐玄宗两度赞叹“李峤真才子也”,足见其才。

而第二首《中秋对月》的作者曹松是晚唐诗人,其最有名的一句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唱千百年,可谓反战诗中的千古绝唱。两位诗人跨越唐代两百余年,却相隔时空,于中秋之夜写下了这两首针锋相对的赏月诗。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李峤的《中秋夜》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4句,意在借咏月表明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的道理,也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难以及诗人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

此诗仅有开头一句描写中秋之月:“圆魄上寒空”描绘出中秋圆月升空而上的景色,紧接着后数句便转而说理:世间都言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然而此地明月当空,又怎知千里之外不是风雨交加呢?

自古每逢中秋圆月,世间皆道“天涯共此时”,然而李峤却用短短4句道出一个真理:有的人享受着美好的月光,有的人却在风雨中度过一个凄凉的中秋。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在李峤笔下,即使是中秋之夜的月光也并非无私普照,更何况人世间红尘现实,更难公平。而曹松却不这么认为,其《中秋对月》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这首《中秋对月》前两句描写八月十五日中秋之时,皓月当空,世间人们共赏圆月出海的盛大场景。看似平淡无奇,但后两句却笔锋一转,一句“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写出了月光普照的无私。

所谓的“一人家”暗指帝王家或统治者,而月光普照无丝毫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无私的,表现出诗人内心天下大同、博爱平等的愿望。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

中秋咏月,李峤感叹:“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曹松却道:“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两者相越两百年,争锋相对。一个隐喻社会现实的不公,一个表达天下大同的愿望。

文章评论

中秋相思经典诗词(两首针锋相对的中秋节唐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