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的句子分享(道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语言来述说其状态,这就是整个混沌的宇宙的源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这部分能用言语表明的概念,称之为孕育的母体。
因此,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其实,“虚无”和“实有”出于同一个“道”,只不过是“道”不同的一面。“虚无”和“实有”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无数种玄妙的可能(不确定的组合,如上有下无,内有外无等)。这些无法确定的组合甚至更玄妙的东西正是“道”,换句话说,“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天下都知道什么样子才可以称得上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丑的存在;都知道什么样子称得上善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不善的定义。
因此,实有和虚无相伴而生,困难和容易相辅相成,长与短通过互相比较而得以显现,高与低互相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复声和鸣而成就曲调,前与后互相追随,自古便一直是这样。
正因为这样,圣人才在处事方面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做法,实施无言的教化方针,任凭万物自然生长。给万物生命而不因为这一点将其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也不因为这一点而自恃能力甚高,帮助万物成就自己也不会居功自傲。只有身兼功德而不自恃功德,功德才能不散去,才能帮助自己成就不朽之功。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不去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才,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要把稀有的珍宝看得异常珍贵,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因为想要占有而沦为盗贼;不要将能够诱发贪欲的事物展示出来给民众看,这样可以使民众的心思不被扰乱。
由此可见,圣人治理国家的最佳原则为:使民众心灵纯洁,帮助民众填饱肚子,弱化民众的不良欲望,强健民众的筋骨。总之,要让民众处于淡化思维和欲望的状态,让有才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制造事端。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道”看似虚无,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没有极限。它的深远无法探及,就如同万物的宗源。(它将自己的锐气完美收敛,却又能解开重重纷杂;将自己的光芒隐藏,又能与俗尘混同。)它深沉得难以了解,而又似乎时时刻刻存在于万物的四周。
我并不知道是谁孕育了这样的“道”,似乎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世间了。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天地并没有人的思维,所以没有仁慈之心,将世间万物都看作祭坛上用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它们自荣自枯;圣人也应当效仿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作祭坛上用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其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是否就像为火炉鼓风的风箱?它内部看似空虚,其实并不匮乏,越是鼓动起来,内部的风反而越是向外散去。
反思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因为他说话太多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与其如此,倒不如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把话放在心里,反而能得到更多。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道”仿佛能包容一切,同时又变化万千,并且永远不会消亡。它是缔造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母体,而这样神秘的母体有个孕育万物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天地的根源。这个出口如丝絮般连绵存在却又难觅行迹,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注释】天与地一直长存于世间(道家思想中,天地的长存是相对于万物的兴起和消亡而言的,如果就天地本身而论,天与地也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天与地能够长久地存在的原因,在于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让自己位于众人之后,可是他的思想和步伐反而走到了众人的前面;没有过于在乎自己的生命,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这是能够抛开一己之私的缘故吗?正是因为没有私心,反而成就了自己的私心。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亦指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境界已经接近于“道”了。
居住时选择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如深谷一般沉静、广阔,与人相交时保持一颗仁爱的心,说话诚实,从政则能够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的时候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难题,行动时则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这种不与万物相争,水(道)一般的心态,自然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自恃能力高而骄傲自满,不如适可而止;即使将铁器打磨得非常锐利,这种锋锐也难以保持很长时间。
将黄金美玉堆满自己的厅堂,却无人能够长久地守住这些财富;若因为富有而骄横,通常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
所以,当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应该急流勇退,因为这样做才符合天地间的大道,并能使自己远离灾祸。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三十根辐条聚集在车轴上,就有了车轴中心的空虚之处,如此车子才能正常运行,也就有了真正的作用。搅拌并揉捏泥土,将它做成器皿,而器皿有了中间空虚的地方,才能盛放东西,这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修建房屋,让整个房屋之中有足够用来摆放家具并居住的空间,这才有了一个房屋真正的作用。由此可见,如果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进行改造,就会使这些材料本身产生作用,而改造材料时出现的许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元素也会产生作用。
在有形与无形相互依存的同时,发挥的作用也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往往用有形的物体来制造无形的元素,在使用之时无形的部分往往更加被人需要。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当自己的眼前被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所填充时,眼光就会变得迷乱而看不清真实的事物;当耳边充斥着嘈杂的音乐时,自己的耳朵也会失去灵敏的听觉,进而听不到真正动听的乐曲;当自己像饕餮一般吞食着世上各种珍馐美味的时候,自己的舌头也就无法品尝出真正的美味了;每日都纵情于骑马狩猎,自己的心情和神志也会因为猎杀而变得狂乱;而面对奇珍异宝,人就很容易做出有损于道德的行为。
因此,圣人应当仅仅追求果腹温居,而不是追求声色犬马的享受,更应当摒弃那些欲望的诱惑,保持恬静的生活方式。
老子认为,困扰人心的五大元素分别是五色、五音、五味、猎杀和珍贵的物品,每当人们醉心于这五大元素或者其中任何一种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是在享受,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东西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或者说让人无法得到真正应该得到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前文提到的“无欲无为”。
更深一层而言,真正的享受是理性的节制,享受“无”,而不是虚华地放纵并享受奢侈的“有”,这一点遵从道家“贵无不贵有”的思想。简单而言,追求声色物欲的满足容易让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扭曲,即使物质文明得以进步,精神文明也会枯萎。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注释】得宠或者被侮辱时就如同受到惊吓一般,将大患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
什么叫作得宠或者被侮辱时就如同受到惊吓?其实得宠并不一定是开心的事,因为得宠就会担心失宠,失宠就如同受辱,得到与失去都是因为自己身份卑微、在人之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何得宠或者被侮辱都是卑下的事,同时又如同受到惊吓。
什么又叫作将大患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我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拥有身体,害怕身体受到伤害,担心身体会陨灭;如果自己没有了身体,那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因此,如果一个人把天下和自己的身体看得同等重要,也许就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了;如果他忘掉了自己,心里只有天下,就可以把整个天下完全托付给他了。
通俗来讲,一个人过于看重尊严、荣辱同样对自身有害,很多人以为受辱伤害了自尊,其实受宠同样如此,因为被宠的前提就是默认自己的尊严比对方低下,而且宠辱之间还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对自己的心灵与精神更是不小的损害。
重视自己的身体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人们在很多时候都会更多地为自己着想。如果一个人对待天下的得失、荣辱、喜乐、伤痛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那么这个人治理天下是合格的;如果这个人对天下的关心能够超过对自己身体的关心甚至忘掉自己的身体,那么选择这个人治理天下是明智的。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有些东西无色无形,根本看不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夷”;有些东西寂静无声,根本听不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希”;还有些东西没有实实在在的形状,根本无法触摸得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微”。对这三者不能够盘根究底地询问,因为它们原本就浑然一体。
这个混合的事物外显的部分并不是非常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是特别晦暗。它没有开始的端口,也没结束的尽头,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最终只能将其归结为超凡物质一般的存在。这也许就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一种没有实物的形象,一种若有若无的恍惚之感。
当我们去迎接它的时候,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的时候,又看不到它的末尾。我们最应该做的是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掌握和驾驭现在能看到、听到、感触到的一切事物,认识到宇宙的开始,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道”的规律。
换句话说,“道”是虚无缥缈的,我们无法看到、听到、摸到、感知到,但是“道”的确真实地存在着,而且它每时每刻都在按照自身独有的规律运动。如果真的能找到宇宙的开端,看到所谓的“道”,掌握“道”的运作规律,也就可以掌握世间万物的根本了。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注释】古时候善于行使“道”的人,精神境界通常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这些人处世微妙而玄奥,让人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正是因为他们很难被常人理解和认识,所以在此勉强形容一下他们:
他们总是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涉水过河,怕踩破冰层掉进寒水之中;
他们总是警觉戒备,仿佛一个国王害怕邻国的军队随时来进攻自己的国家;
他们总是恭敬郑重,仿佛是要去远方赴一场重要的宴会的客人一样;
他们总是行动洒脱,仿佛是初春的冰块缓缓地消融;
他们总是淳朴厚道,仿佛是一块浑然天成、未经人工雕琢的艺术品;他们总是豁达宏远,仿佛一座深幽的山谷,拥有承载一切的空间;
他们总是浑厚朴实,仿佛浑浊的河水,并不排斥与万物相合;
他们总是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总是清风徐徐,仿佛永远没有休止的时候。
谁能使浑水慢慢地澄清,变成净水?谁又能使寂静慢慢地变得活跃起来,让空间里出现生机?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自满,也正是因为他从来不会感到自满,所以才可以去旧存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
简单而言,一个人要给自己空间,需要保持容释、淳朴、旷达的心境,而不能僵硬、狭隘、刚愎、排外。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够进步的地方,也才能有进步、有未来、有发展,以利于生命的延续。例如一只杯子,只有当它没有满的时候,才有空间,人们才会继续用它;一旦它装满了东西,就难以承载更多,那它的作用也就到头了。
【原文】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心灵虚空到极点,内心静谧到极点。人们应当用这种心态面对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样才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和了解“道”。
世间万物共同蓬勃生长,我从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中观察其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这样的规律不外乎从生长到死亡,再从死亡到生长;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等等,以此生生不息,在变化中生成一种静态的规律。
万物纷纷纭纭,各自循归其本源。回归本源称之为寂静,仿佛不在运动,而这种寂静就是回归本源的状态。回归本源的状态可能以一种常态出现,它就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能够了解这种永恒的规律才能称得上明智。如果不能了解这种规律而妄想胡作非为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灾难。
认识永恒的规律之后,通常能变得大度。只有拥有广阔心胸的人才能做到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顾全大局,进而君临天下。君临天下的人才能合乎自然的规律,能够顺从合乎自然的人才算得上得道。真正晓得“道”的真意能终生不受危难的侵害。
简单而言,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复命”。道的本体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正因为其生生不息,运作起来才没有穷尽,而将这种规律运用得好,从个人到宇宙都会和谐地运作并长久地存在。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代表世间规律的“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那些为了争夺胜利的智巧之举出现之后,才产生了严重的欺诈行为。家人之间失去了和睦,才出现了所谓的父慈子孝。国家的政治陷入混乱,才出现了所谓的忠君爱国之士。
简单而言,如果一切都遵循本源的规律,也就是“道”,那么根本不会出现“仁义”“孝慈”“智慧”等现象,不要以为这些现象是好事,如同前文所言,好与坏是互相依存而出现的,出现了这些看起来好的元素,必然是坏元素也相应而生了。总之,希望一切能按照本源的规律运作,达到道的状态。
- 上一篇:那些富含哲理的感悟句子(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