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longge 12-04 19:56 阅读 我爱育娃
西朝枚乘“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在西汉,枚乘说,八月十五,邀约朋友一起去扬州,在扬州的曲江边,去看壮阔的广陵潮。这说明在汉朝,扬

西朝枚乘“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在西汉,枚乘说,八月十五,邀约朋友一起去扬州,在扬州的曲江边,去看壮阔的广陵潮。这说明在汉朝,扬州的广陵地区,农历八月十五的江潮和海潮,非常壮观,相当知名,是很多高官文士争相打卡的地方。

而且他强调的是八月望日,就是农历八月的十五,月圆之日。不仅在他心中,在他诸多的朋友当中,广陵潮,都是值得千里迢迢去遭遇去观摩的。

在汉朝,扬州广陵一带正好在江海之边,是出海口,一年最大的潮汐会出现在八月十五左右。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有“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说的是江潮海涛的兴起,是随着月亮的盈亏而变化的,月亮满时,潮水就大,月亮亏时,潮水就小。王充曾经在扬州居住,这当时著名的广陵潮,他一定不会错过,而这篇写潮汐的段落,对应的就是他观察到的广陵潮。

广陵潮随着泥沙沉积,出海口继续东移,扬州成为内陆城市。广陵潮在唐朝的大历年间消失。代之而起的就是浙江钱塘江入海的钱塘潮。而最壮丽澎湃的潮水,依然出现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之后。

为什么巨大壮观的潮汐会出现在中秋节之后呢?

这是因为,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月亮 太阳都正对着地球赤道,地球,月亮,太阳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太阳,月亮的合力引力最大,故而潮汐最大。

那么还有一个时间点,是农历的二月十五左右,唐朝张若虚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只不过仲春时期,江水没有秋季浩瀚,江水和海潮的激射没有秋季壮观,但是也是一年中看潮最美的时段之一。

浙江钱塘潮是继历史上广陵潮之后的中国最大潮汐,也是目前上全球三大潮汐之一。

所以中秋节不只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月亮的澎湃后劲在钱塘潮。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第一篇写观潮的诗,是东汉末年的曹操。这首诗很多人都会背,文雄曹操以简练气势的文笔,写出了在东海边,看着潮水涌起的那种波澜壮阔。

我站在碣石上,去看沧海,水面何其辽阔,海岛环立高耸。海岛上树木丛生,草木丰茂。这其实是写的海潮还没有来临时的那种平静壮阔,一种平静的浩瀚之美。

但是忽然间,秋风过从,潮水海涛涌起,迅速上升,逐渐高过了人的视线,天上的日月是在海浪里沉浮,天上的星辰是在海涛里出现。它们在巨大的海潮里沉浮。

我看到这些,深感震撼和荣幸啊,我的心和志向就像这沧海一样,豪迈激扬!

那么,我为什么今天将这首并非写浙江潮的诗,拿来解读呢?

因为曹操,他看到领略到的就是八月十五左右的海潮,只不过地点是山东。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 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他特地登临此地,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有用意的,因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来过此地。曹操并非匆匆路过,至少在这个碣石山,他是做过相当时间的停留的,是特意选择在八月十五左右,郑重登临。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他至少在这里有过白天,还有过明月皎洁,星河璀璨的夜晚,为的是吸纳天地间的磅礴之气,暗酝他的帝王雄心。

这首诗不因曹操在历史和民间的奸雄骂名而埋没,此诗千古不朽,因为写出了自然和心胸的磅礴澎湃。

那么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是见过广陵潮的,只不过文笔没有他父亲好,写来写去,就是几个字,意思是这么大的波浪,隔开南北,真是天堑啊。他写不出曹操吞吐日月的雄气。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中唐 · 刘禹锡 《杂曲歌辞 其七 浪淘沙》

唐朝人以八月观浙江潮为荣幸,刘禹锡年轻时是到过浙江的,不过这首诗却是贬谪在四川的时候写的。四川夔门以滟滪堆险滩著名,惊涛拍石,凶险无比。这令他想起浙江钱塘八月的秋潮。

八月的涛声震动着地面,仿佛是从地里发出的吼声。

浪头高达数丈,触动着岸边的悬崖,却又折返回去。

转身潮流涌向江水和海水交汇处,卷起带着水的泥沙像大雪一样喷涌磅礴。

实际这是最好的写钱塘潮的诗,在经过了时间和世事的沉淀波折后,刘禹锡以中年鼎盛的笔力写出了钱塘潮那种扑向岸边,折返,归海,呼啸喷薄的气势之美。

宋朝苏轼的《浪淘沙》显然是站在刘禹锡的肩上,化用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名句。

但显然,唐人刘禹锡的气势,更胜一筹,更贴近钱塘潮本身。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北宋 ·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浙江钱塘潮在宋朝更为知名,且成为地方民俗,当然靠近海边的人们精细化掌握潮汐的规律,通常在中秋节之后的第三天,潮水达到最鼎盛壮观的时期。

故有八月十五月,八月十八潮的说法。

而宋朝人显然注重海战。八月十八这天在海上举行阅兵,连带奋勇弄潮的渔民,上万观潮阅兵的民众,形成宋朝的看钱塘潮的盛况。

苏轼三十多岁曾经在杭州任职通判,在这里度过三年,他最喜欢最期待的,当然包括八月十五的赏月,八月十八的观潮。

他赞叹,八月十八的钱塘潮,那是天下最壮观的景色。在一片波涛汹涌,海浪滔天之中,军人和渔民,举着红旗青旗出没在潮流里,在黄沙白浪中弄潮,惊险刺激,豪迈勇武,那是人与自然的互相征服的壮丽激烈之美。

最壮观的大潮,最无惧的人们,构成最美的山河图。

而岸边的人,一半是震撼欢呼,一半是担心牵挂吧,请你点上蜡烛,祝福这些健儿好运。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南宋 · 徐瑞《八月十八日观潮 》

经历了北宋之亡,想必南宋的人们更渴望复国和胜利。

虽然南宋朝廷奉行苟安政策,但是钱塘江上的八月狂潮里,仍旧有数不清的健儿和船只,时刻准备迎风破浪。

当远远看到一线银白的潮水从天边滚来时,岸边的船只和人们已经准备好了。

当黄色的巨浪咆哮而来时,先人的人,举着红旗迎浪,随后,千艘船只迎着巨浪向前。

这中间有没有军队呢?我想是有的,因为有这么大的规模。

宋朝的海上贸易发达,也需要军人来捍卫国土和财富的安全吧。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月夜舟如天上坐,极目更无山一个。

海神夜半忽出奇,雷鼓长驱雪山过。”南宋 · 钱时《夜半观潮 》

喜欢这首诗,因为视角奇特,且有身临其境的雄奇。

在月夜的海上的小船上,看着海天一色,眼前远处全是海水,全然看不到山,如此平静。谁会想到海潮会来呢?

但是宋朝人已经精准算出海潮来临的路线和时段,往往是在半夜子时,月亮最圆最中天的时候。

仿佛没有任何预警,海神夜半就忽然来了,听见潮水雷鸣,然后是排山倒海的几米高的雪山一样的浪潮,气势汹汹的碾压过来。

站在小船上,看见海立云垂的壮观,是何等震撼。

好在我在这首诗里,没有看到恐惧,想必早已经做好防护,否则,这对于没有防护的小船来讲,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你面前忽然出现一座连绵的向你迫近的雪山,是何等的感觉?

这首诗,有大片的震撼美。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看花须近寒食,看潮待过中秋。

二月十五花信,八月十八潮头。” 明 · 王叔承《西湖杂兴》

钱塘潮成为江南一张地理名片。

说着浙江杭州西湖,春花秋月,寒食中秋,都是最美的景色。

春分有春江花月夜,秋分有中秋,有八月十八壮丽的钱塘江潮。

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要错过寒食,不要错过繁花似锦的春天。

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要错过中秋,不要错过明月,和浪奔浪涌的八月十八潮。

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


文章评论

秋月唯美诗词大全(古诗六首赏读秋月潮汐)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