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家训文言文翻译(15条传世家训)
古代15条传世家训, 字字珠玑, 句句藏智慧!
1、习俗移人,如油渍面,虽贤者不免;况尔曹初学小子,能无溺乎?
--王阳明《王守仁家训》
习惯会慢慢影响一个人,如同油会浸到面里一样,贤者也不能避免。况且你们只是初入学途的晚辈,能够不受世俗的引诱吗?
2、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
--徐勉《戒子崧》
轻薄自身的遭遇,一直到今天,尊贵的官职、丰厚的俸禄,可谓是全都有了。
3、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
--姚崇《遗令以诫子孙》
古人说:富贵是招引怨恨的根源。当一个人显贵时,神灵会猜忌他所取得的成就,众人会憎恨、嫉妒他高高在上的权力。
4、子弟年幼,早晚不时稽查,不许远离膝下。
--《于氏家训》
对于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每天早晚都不时的进行着监督,不让他们离开父母的身边。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只要意志能够坚定,连金石都是可以裂开的,谁可以阻挡的了呢?
7、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太傅仔钧公家训》
“耕”、“读”两字是为传家之宝,“俭”、“勤”两字是为发家之道。
8、“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诸葛亮为了蜀汉之国事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写下这封书信告诫儿子。
10、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唐代 韩愈家训
从这几句家训格言中,不难看出韩愈正直坦诚的个性,以及对待人生是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要告诫后代的。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北宋 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语源自《学记》。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
12、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北宋 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告诫后代们要勤于读书,尊师重道,要讲求礼仪,懂得谦让,和朋友邻居要和睦相处。
13、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押字)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北宋 包拯家训
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子孙后代做官者中,若有贪污的人,都不能回老家,也不允许死后葬在祖坟上。包拯的家训,不仅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14、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南宋陆游《陆游家训》
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15、幼儿曹,听教诲:
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明代《王阳明家训》
告诫孩子们要听话,勤于读书,孝顺友爱,谦恭有礼,有节制。不要说谎贪利,不要任性斗气,不要苛责别人,但要自律。不能盛气凌人,要有容人之量。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