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longge 11-16 19:28 阅读 我爱育娃
边塞诗,起源于汉魏六朝时期,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因国力强盛,很多文人投身边疆以求立业,涌现出大量的边塞诗人,其中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边塞诗,起源于汉魏六朝时期,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因国力强盛,很多文人投身边疆以求立业,涌现出大量的边塞诗人,其中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是为佼佼者,史学将其并称为“盛唐四大边塞诗人”。

在唐诗灿烂的星河里,边塞诗无比耀眼。走近它们,就如同走近了诗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如同走进了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的盛唐时代。

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的10首边塞诗,带你感受独属于盛唐时期的时代脉搏。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说】

只见那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王之涣是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更被章太炎先生尊为“绝句之最”。遗憾的是留下来的诗太少。这首七言绝句,满目苍凉悲壮,似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心有所动,情有所感,他以此诗展现着边地壮阔广漠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抒写着戍边战士处境的孤危以及他们深切的思乡之情。盛唐边塞诗的里:“绝句之最”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

高适「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赏名句】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人说】

雪化时,入侵的胡兵悄然策马退兵,月光照着戍楼,羌笛声悠扬响起,萦绕其间。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呢?原来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

◆高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和岑参齐名,人称“高岑”。在这首诗的意境里,诗人描绘的是一幅美妙阔远的塞外春光图,又仿佛是作了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田园画卷,雪净,月明,梅花纷飞,委婉唯美之下,是战士的思乡之情和戍边之志,虚实交错间,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盛唐边塞诗的里:“独树一帜”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至今羌笛怨无穷·———

金城北楼

高适「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赏名句】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诗人说】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公元752年秋冬相交之际,当时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途经金城(今兰州),他登楼远眺,触景生情,他以明快苍劲的笔触,赞美着依山傍河的金城壮美景象和边疆凄清的生活场景,把赏景的欣喜、国事的感慨、以及向往报国安边的愿望,都融汇在这七言八句之中。是盛唐边塞诗的里:“最明快苍劲”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

高适「唐」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名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诗人说】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军队擂击金鼓,浩荡开出山海关,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但此诗奇在高适写这首诗时并未到过边塞,全凭想象而作,气势如虹,慷慨悲歌,不仅揭露了一个作为主将的骄逸轻敌,不恤士卒,以致战事失利的历史事实,也抒写了忠勇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只能决心以身殉国的感情色彩。高适的边塞诗,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苍茫之中不含凄凉、冰寒之中饱含热力、荒凉之中蕴含活力”,这首《燕歌行》,被很多人称为 盛唐边塞诗的里:“压卷之作”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名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说】

旧是秦汉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守边御敌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李广还在,绝不会允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首《出塞》,表达着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深切愿望。诗人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汉关秦月,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盛唐边塞诗的里:“最经典慷慨”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说】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的雪山都是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他们说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但此诗是一个特例,“黄沙百战穿金甲”,可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金甲磨穿,意志并没有消磨,“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千古悲壮。盛唐边塞诗的里:“最豪壮铿锵”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名句】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诗人说】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就出战了,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这首《出塞》描写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城头的战鼓声仍在回荡,刀鞘里的血迹未干,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肃杀悲壮,热血未冷,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并借战士们的勇武杀敌、速战速胜的飒爽英姿,从侧面衬托出盛唐时期的兵强马壮、国力雄厚、威慑四方的兴旺景象。盛唐边塞诗的里:“最肃杀悲壮”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说】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觉单薄。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著。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着红旗,红旗被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远行的人,雪地上空留下一排,马儿行走的蹄痕。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这是岑参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约公元754年,岑参再次出塞,希望建功立业,此诗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塞外之景,送客之情,离愁和乡思,都充满了瑰丽浪漫的感情色彩,也充满了澎湃的英雄主义气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他在边塞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佳句。盛唐边塞诗的里:“最瑰丽浪漫”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名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说】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以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这是一首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的名篇佳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自然本色,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伤而不悲的生活情趣,泪而不忧的人情味道,在诗人笔下慢慢展现开来,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令人共鸣。盛唐边塞诗的里:“最自然本色”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花门楼前见秋草·———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唐」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赏名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诗人说】

弯弯的月儿悬挂在凉州城头,皎洁的月光照亮整个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数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一首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长夜漫漫。河西幕府里有我很多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年。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斗酒,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月照凉州,琵琶声里,十万人家,阔大宏远的开篇,带人渐渐进入一种和平安定的气氛。“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并不是唏嘘哀叹,而是一种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从诗间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盛唐边塞诗的里:“最豪迈乐观”的边塞诗。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

文章评论

听月明羌笛,品千古盛唐(盛唐的10首边塞古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