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经典古诗词(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在唐诗宋词里,名句迭出,佳作无数,可你是否知道,那些隐藏在绝世名篇背后的故事?
当才华横溢的诗人提笔作诗时,为了写出完美的诗篇,他们往往对诗句里个别不太合心的字进行反复地推敲,这当中就留下了不少反复改诗、推敲的佳话;
也正因如此,一首诗词里的某句话,因为一个用的恰到好处的字,变成了让无数人惊艳的诗句,成就了千古名篇,让后人击节赞叹。
1、《玉楼春》
北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手定稿第七则:“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意境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红杏在枝头开放,本是静景,一个“闹”字,化静为动,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宋祁也因为这一佳句,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2、《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为了写好第三句,可谓呕心沥血。第三句的“绿”字处,一开始用“到”字: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不满意,将“到”字改为“过”字:春风又过江南岸;又觉得不好,又将“过”字改为“入”“满”等字;
王安石反复改动了十数次,才最终确定为“绿”。“绿”字原作形容词,在这活用为动词,既写出了春风到来大地不知不觉绿了起来,也写出了春天来到后,江南处处充满绿色的气息,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用了“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风雨过后,叶子变得更绿有光泽、肥沃;红花受到风雨打击后而凋萎的海棠花雨后情景。
李清照的这句词,与另外一首词里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起,这三句都是她的经典名句,都有“瘦”字,故有“李三瘦”的称号。
4、《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写诗时,对“僧敲月下门”的“敲”到底是用“敲”还是“推”,拿不定主意。一天,他骑着驴比较着“推”“敲”两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贾岛的“推敲”,成就了流芳千古的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宋代: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旖旎春光、点写歌舞升平的游乐词,笔调轻快流丽,如行云流水,令人陶醉其中。
关于此词,有两段有趣的记载;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
清朝王弈清《历代词话》记载:淳熙年间,宋孝宗常常陪太上皇即逊位的高宗赵构游幸西湖。
太学生俞国宝自负多才,经常在西湖断桥边买醉,挥笔在酒店的屏风上留下一首《风入松》;赵构看见了这首《风入松》之后说:“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建议把“明日再携残酒”改为“明日重扶残醉”。
虽只改动两字,却变实为虚,意境确有升华,可谓妙哉!
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是诗人精益求精的推敲功夫也委实令人钦佩;
一个字成就一首千古名篇,这样的例子,在诗词史上还有很多。简单列举几段名句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巧妙之字:直和圆,让整句诗显得形象生动,婉如一副水墨画~)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秦观)
(巧妙之字:半,门掩一半,似有人来,时间仿佛静止,只为等一个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
(巧妙之字:割,一个字,使静止的泰山充满雄浑的力量,隔断南北阳光)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巧妙之字:轻,细;梦有多轻,还没做好就醒了;愁有多细,丝丝缕缕,乱人心扉~)